分享

《釜山行》观影小感:在绝望铁轨上寻找希望的列车

 PIAO949 2016-11-01

  《釜山行》被很多网友定义为丧尸片,无论从内容还是人物关系来看,这都没有问题,活人与丧尸的对抗推动剧情的发展。但从电影的深层内涵来看,这更像是一部灾难片,是一部以丧尸元素为表现载体的灾难片。相对于传统灾难片的场景大制作,这种灾难片投资相对较小,从电影市场运作的角度考虑更为切实可行。整部电影几乎就是在一部运行的列车上完成叙事,相对密闭、狭小的空间,没有太多高难度的动作与复杂镜头,大大降低了拍摄的成本。但电影制作成本的高低不是评价电影的标准。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很多,我感受最深的是通过灾难的设置,把人置于绝境,激发出人性最本真的状态,在人性与社会性发生激烈冲突之时,如何发挥人类的智慧,完成人性与社会性的再次对接。

  作为灾难片来观看,可以将《釜山行》与《泰坦尼克号》对比思考。《泰》的叙事有完整的背景铺垫,在灾难发生之前有充足的场景过渡,船就是一个小社会,灾难发生前,人物的社会性在船上已经展开,头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就是对社会阶层的直接划分,沉船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灾难是渐进地发生,人的社会性与本性之冲突是缓慢地进行;《釜》的叙事隐去了背景铺垫的环节,或者说背景铺垫太过简单,列车车门关闭的一刹那,一个丧尸进入车厢,灾难就伴随着丧尸传播的速度迅速展开,没有太多的过渡,直奔主题,人物直面灾难,而且车厢的空间设置比船更为狭小逼仄,给观众带来的生命之绝望的压迫感更为强烈,人的社会性与本性之冲突的场景表现成为影片最集中的镜头。

  我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其说这是统治阶级获取民心赢得支持的宣传口号,不如说这是一种社会治理的理论假设,毕竟在实践操作层面还做不到绝对平等,我们看到的平等,更多地是能够看到的平等。真正能够让我们“人人平等”的是“灾难面前”,灾难不受人掌控,不因你是权贵而对你绕行,面对灾难,人人之间没有贫富差别、阶层差异、贵贱区分,都是孤零零平等的个体。这种面对灾难时的平等,在《釜》片中得到很好的诠释。众人同处一个车厢,没有了身份的区别,所有的人只有一个身份——幸存者,而且这个身份随时可能都会失去,成为其他幸存者躲避的对象。太湖影片推进的过程就是一个幸存者逐渐缩减,丧尸逐渐累积,双方优劣力量对比逐渐被拉大的过程。

  影片在人物的设置上颇具匠心,没有采取孤胆英雄独自战斗的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的简单的传统个人英雄主义,实际上这也不是韩国国民的文化性格。以集体对抗灾难,集体中有分裂、有崇高、有自私,道出了人性的复杂,人的本性与社会性对立而又统一。在集体中,失去社会性的人,任凭自私自利的本性伸展,即便暂时获得喘息的机会,终究还是难逃一劫。如何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任何执政党都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角度上,冲锋在前的三人无异于对执政党的隐喻,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直接决定着车厢里所有人的命运,一个执政党的最高领导层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无法凝聚整个民族的情感与力量,这个国家必然如这列自身体内生病的车厢,终有停下脚步的那一天。

  导演选择了六个(组)人物参与对灾难的抵抗,展现出几种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挤在一个车厢,必然产生冲突,在我看来,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主人公石宇是金融经理,典型的代表韩国的社会主体的中产阶级,其女秀安跟随他一起坐火车去釜山找妈妈,这也是“釜山行”电影名字的字面含义;摔跤手尚华带着怀孕的妻子盛京,这是一对善良的年轻夫妻,能够主动帮助他人,不计较个人得失,韩国社会普通家庭的代表;一对老姐妹,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对社会有所抱怨,对亲情格外珍惜,韩国老年人的代表;棒球情侣,天真而充满活力,有爱而敢于担当,年轻人的优秀代表;流浪者,破衣烂衫,身处社会最底层;金常务,高速巴士公司常务,社会上层人物,自私自利。

  六组人物构成了六边形叙事:

  最上端是尚华,他代表了最高的善。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壮士,没有任何的缺点,几近完美,一开始被拒门外时能宽容,发起进攻时能主动担当,第一个冲锋在前,关键时刻,舍弃自己保卫众人,实乃忠肝义胆之士。即便最终“牺牲”的壮烈,导演也没有给出他被丧尸感染后的吓人面容,保全了他正面光辉的崇高形象。他注定是要离去的,好人的离去是对灾难残酷性的最好注脚,也最能打动观众柔软的内心。作为补偿,他的怀孕的妻子注定要活到最后,不然就没有天理,不能让忠义之士的血白白流淌。

  左上端和右上端分别是石宇和流浪者,他们代表了上升的善。他们一开始都有缺点,是社会性中有瑕疵的人。石宇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世俗的眼光来看,作为社会精英的他是成功的。但他身上存在着极大的局限,太过于考虑自己,不主动帮助他人,但也不会主动伤害别人。石宇有自私自利的一面,流浪者有胆小懦弱的一面,但是,经过灾难的洗礼,他们人性中善的一面都开始闪光,最终都以牺牲自己拯救别人完成善的人格的重构,经历灾难的过程就是他们摒弃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弘扬积极的一面的过程,他们的人格是逐渐上升的,因此他们处于六边形的中上端。

  左下端和右下端分别是老姐妹和棒球情侣,他们更多的是忠诚于自己的亲情、爱情。姐姐被关在门外,可怜无助的妹妹厌倦了人渣们的自私自利,抱着同归于尽的壮烈开启了阻拦如远古猛兽般恐怖的丧尸群的闸门,完成自我的心灵救赎。棒球男放弃自己逃生的机会,紧紧抱住已成丧尸的女友,宁愿被其啃食,不能同生,但求同死,即便做鬼,依然深深爱你,生动诠释何谓生死相依。在亲情、爱情的另一方殉难时,他们没有超脱自我的局限,选择自我放弃,以身殉情,通过生命的放逐完成对情感的依恋。本质上,他们还是“小写的我”,拘泥于自己的情感世界,没有舍身的大爱,但他们性格中并没有恶的因子,即便灾难来临,也不会选择牺牲他人来拯救自己。他们的善,没有完成向上的流动,因此,处于六边形叙事的中下端。

  最下端是金常务,他是恶之极的代表。他没有一点点的善,甚至没有一丝的怜悯和恻隐之心,极端地自私自利,几次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换来个人片刻的苟延残喘。可以想见,他的财富获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他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不守诚信、违背道德、违法乱纪,但在表面上做的毫无痕迹,这类人的富有是以透支社会诚信为代价,这类人是社会真正应该警惕的。他在车厢里的行为是其长时期的个性累积的投射,最后他被感染时,导演给了他很长一段时间,让观众记住他丑恶的嘴脸。

  活到最后的秀安小朋友和孕妇盛京是六边形的中心眼,从头至尾,他们目睹了灾难的全过程,见识了各类人的各种形态。小朋友是灾难片中永远少不了的群体,而且往往能活到最后,代表着新生与希望。孕妇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预示着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她)的父辈经历了空前的灾难,以无比沉重的代价换来他(她)的降生,这也是影片给人留下的希望所在。

  影片通过灾难对人的压迫,将人性中的善和恶激发出来,正常社会情态中,我们看到的善和恶未必是真的善和恶,尤其是善,因为对施善者而言,他不会有所失去,为善的代价不仅几乎为零,而且还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回报,但灾难状态下的善,绝对是冒着生命的代价,这是真的善。利己与利他、小我与大我,丰富了影片的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