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拜师:行跪拜之礼去糟粕之式

 汉青的马甲 2016-11-01

野夫老师收徒,徒弟对他行跪拜之礼,引起一些同道中人强烈的不适感。裤子老是个耿直得可爱的人,有事说事,不讲情面,公开对野夫表示失望。我早上看了野夫对此事的回应,觉得自己的观念跟野夫也有雷同之处。我也认为,跪拜只是一种礼仪。若是与尊严,人权,人格扯上关系,就过于严重了。我完全可以接受这种传统的师徒关系。

 

跪,其实就是一个动作。但是,在中国的传统风俗里,除了跪师傅,跪长辈,跪先祖,神明是可以接受的,对他人行跪却是折损尊严的大忌,因为“男儿膝下有黄金”。而跪拜是下臣对皇权,奴仆对主人臣服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中国人也有让他人跪在自己面前,以示威风的坏习气。因此,在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之下,跪拜被认为是一种制造权威,等级的腐朽行为。因中国数千年,深受等级制度及观念之害,好不容易在新文化的引导下,使得国人渐渐有了平等意识。不论官民,父子,师徒,夫妻,皆是平等关系,生怕陈规旧矩又死灰复燃。因此,表现出这种愤慨,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我认为,跪拜之礼,可以止于礼仪。而一些传统的礼仪,是有助于人们在内心去获得一种敬畏,安宁或归属感的。在我的家乡,民间手工艺都是靠师徒之间,一代代言传身教传承下来。民间拜师跟在学校见老师不一样。民间拜师似乎不用交学费,只要老师答应了,就会住进师傅家里,等于进了师门。从此师徒好比父子关系,同门之间的情谊,也像亲兄弟一样真。徒弟除了学手艺,在师傅家里像子女一样干活。师傅在徒弟心目中的份量是相当重要的。过年过节,除了孝敬父母之外,还要孝敬师傅。而师傅则要把平生的本事,尽悉传授给徒弟。

 

民间有一个说法,“教会了徒弟,师父没饭吃。”因为手工艺人靠手艺吃饭,靠四乡八里的百姓养活。多了一个艺人,就少一半活路。因此,带个徒弟就像把自己的饭碗分一半给外人。

 

我们阳逻有个叫周刚的书法家,唯唯跟他学书法,我就问,“拜师没有?”唯唯说,她们也有一个简单的拜师仪式。看来,这种传统的拜师在民间并没有失传。我认为书法这种艺术,也是需要拜到师父门下,才能学到自成一派者的精妙。对于师父来说,徒弟毕竟不是外人,除了是一种信任的亲人关系,徒弟学成之后的成就,也会有师父的功劳与荣耀。到了宋庄,跟着画国画的老师学画画,猛然间也感觉到,那位画家是在教你吃饭的本事,让你获得了生存的技能。他这样无私的对你奉献半辈子的心血积累的艺术成就,也不容易,于是心里不油得会生感恩之心,跪拜师父,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情感表达。

 

跪拜除了能表达对师门的感恩与敬畏,我认为,同时也是一种庄重的承诺。中国人历来重视行跪之礼,如果对师父下跪了,就等于承诺要好好听师父的话,听师父教,要好好学艺。同时,也成为一门技艺的合法继承人。若是江湖上说,此人是谁的徒弟或传人,就意味着,他的技艺与人格魅力都要体现师门之风范。因此,拜师又像是一种文化风骨的传承。也是因为这种严谨的传承制度,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而一代代大师,除了技艺精湛,为人也须德高望重,受人景仰。这种传统的言传身教的师徒关系,似乎是几千年来捍卫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唯一方式,经过了几千年的检验,它应该是中国传统习俗中,非常美好的一部份,不应该被全数抛弃。

 

但是美好之中,也有糟粕。前段时间看了郭德纲跟徒弟的纠纷,似乎郭德纲在徒弟面前,太过苛刻,独断。对徒弟爱护不足,将徒弟变成赚钱,省钱的工具。这样的师徒关系就不美好了。我在北京参观了老北京的戏园子。里面就提到,旧式梨园师父可以任意打骂徒弟,并称之为不打不成才。窃以为,拜师仪式可以是旧的,但师徒关系就一定不能这样陈旧了,师徒之间私下里或师门之外的平等与尊重,还是要提倡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