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抗抗:如何在世态的改变中,坚守自己的梦想

 老鄧子 2016-11-01







不仅仅是书店


by 张抗抗


十年来,我一直牵绊在一部长篇小说中,并没有描述当代现实生活的写作计划。


《把灯光调亮》突如其来,事先毫无征兆,更无“预谋”。 忽然有一天,它就像一个成熟的果子,自己从树上掉了下来。它不是“酝酿”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而成。  


这部中篇小说所涉种种,取自各个不同的地区:我偶然去过的那些城市、我居住的城市里经常光顾的那些书店;我偶尔认识的一些书店老板和员工、我早已熟悉的那些书店经营者;我读过的和没有读过的书、我参加过的书展和读书节、以及书业调研活动……  


在书店里,我是一个普通的顾客;面对茫茫书海,我是一名睁大眼睛的淘宝者;在那些痴狂的爱书人中,我排在队伍的末尾;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以读者和公民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一个写作者。我通常都不在书中自赏,而在书外踯躅。近年来,我为实体书店的生存发展呼吁奔走、据理力争,冷眼热肠忧心碎嘴,全然出于我对书籍的敬意——一个写书的人,是天下好书的受惠者。   

于是,那些琐琐碎碎的事情、状态、细节,就这样点点滴滴地积攒沉淀下来,蛰伏在我的笔记本里,从未将此当作文学素材。只因某一日的暗夜,眼前骤然亮起的一扇窗一盏灯、耳边掠过的一句话一声叹息,突然唤醒了沉睡的仓储。偶尔听到小说女主人公卢娜的原型人物,在不经意间讲述她的故事,好似无意中递给我一把钥匙,让我走进了书业人的心灵小世界。  


当情感被触动的那一刻,文学的灯——亮了。  


那一刻,由“生活”转换为“小说”的触点,不期而至。   


文学“写什么”和“怎么写”,取决于作者在“想什么”,也取决于写作者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不敢妄谈“底层”与“小人物”,因为人类的精神底色,其实并无本质的差异。在这部小说里,作者似乎“生活在书中”。这有两层交叉的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些日常“生活”,究竟是在书之上还是书之下?那些缺少书籍的生活,是否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生活”?如果书本(或文学)具有不可颠覆的精神性,那么文学作品可为精神的生长与伸展,提供怎样的滋养?  


小说的女主人公卢娜,一个平常的小城女子,白天卖书、夜里有梦。小说开篇的那个陌生人曾说:我想让书店活下去。至小说结尾,卢娜的老公对她说: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这一头一尾的呼应,都关涉到了“生”与“死”的话题。现世的书店和卖书人那种相依相生的困境,隐现了“精神生命”与“世俗生命”,在这个物质时代,相悖相斥的冲突与挣扎。  


试图借助沉默的书籍,追索文化残存无几的“剩余价值”、追问世态的病相与病症、填补现代人的心灵空洞。当陌生人与卢娜等待的那个永远不回来的人,构成了一个首尾相衔的圆环时,所有的记忆存储都活过来。不仅仅是书店,而是人——如何在世态的改变中,坚守自己的梦想。也不仅仅是“关注现实”,而是关注一个民族的未来。


——end——











2016年第6期目录



实力再现

把灯光调亮/张抗抗 
创作谈/不仅仅是书店
深水/罗伟章
创作谈/浮标与暗流

现实立场

天蝎/南飞雁
创作谈/我们的七厅八处
真想不到你是这样的人/赵瑜
创作谈/很有必要向麦克尤恩致敬
青梅了/窦红宇
创作谈/怎一个“了”字了得

新锐出发

父亲的猎枪/李蔷薇
创作谈/为爱而殇
平安里/张玲玲
创作谈/往日不复来
守戒 /觉乃·云才让

创作谈/追寻内心深处的呼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