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图】独家解密小米生态链VR公司摩象科技,国产vr头盔哪个好

 吴恺逵 2016-11-01

【组图】独家解密小米生态链VR公司摩象科技

时间:2016-11-01 21:41:36编辑:六维空间手机版

  智东西 文|四月

  导语:认识李树欣,是在去年底腾讯Tencent VR开发者沙龙的演讲台上。时隔11个月,再见到台下的他,已是上海摩象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提及摩象,可能还有些陌生。换个说法,就是小米今年新纳入的VR生态链公司,也是正式版小米VR眼镜背后的打造者。

  上个月,雷军手持白色版小米VR眼镜,正式对外进行了发布。现在它已陆续发往开发者手中,朋友圈不时还可看到收货的新照片。预计12月初这款头盔将正式售卖。

  现在,这家小米VR眼镜背后的生态链公司浮出水面。



  近日,智东西独家采访到摩象科技创始人李树欣。他向我们讲述了团队近半年的产品研发和创业历程,与小米和一些合作细节得以展现。此外,在今年四月收获小米的天使轮投资后,摩象科技再获京东的第二轮投资,两者在业务层面的合作也得到首次肯定回应,与京东的合作方向或许成为与阿里Buy+类似的VR购物场景应用。

  一、腾讯之前 在半导体扎根十余年

  与去年在腾讯演讲台上见到的李树欣相比,台下的他显得很平易近人。高个,语速轻缓,调理清晰,与那种慷慨激昂、满腔热血的典型创业者明显是两种风格。

  虽步入中年,但“摩象”还属李树欣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此前,他曾在深圳腾讯的智能设备创新中心担任技术总监,负责挑选具备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的智能硬件创新项目。再往前,李树欣在多家国际知名芯片和IP公司工作十余年。

  让我们先将时钟拨回至本世纪初,互联网刚刚兴起,芯片战场群雄争霸。毕业后李树欣在英特尔扎根多年,曾参与了XScale嵌入式项目组,这是英特尔早期开发的一款偏移动端的芯片。可惜该项目组在2006年被卖给Marvell,让英特尔错失了智能机时代的巨大红利。

  随后,李树欣来到MIPS,全球著名半导体设计IP公司。如果说,此前李树欣接触的电子产品以3C类为主,那么后来MIPS的经历则让他参与和对接到了更多领域,如NFC芯片,无线路由器到高性能计算机等。后来进入ARM,李树欣仍主要围绕着技术顾问方面的工作,“这段经历让我接触了很多类型的硬件项目,覆盖的公司面很广,更重要的是听到了很多成功和失败的项目经历”。

  在几家半导体巨头的工作经历,李树欣见证了移动芯片时代的重要变革,同时也为李树欣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软硬件开发经验,对于如何将底层的技术与应用结合有着更深的理解。

  二、从巨头的VR部门到独立创业的思考

  2014年,李树欣开始正式进入到互联网领域。在与腾讯相关人员的多次沟通与交流后,李树欣从上海来到深圳腾讯,与田刚一起创立了腾讯智能设备创新中心 ,李树欣主要负责技术与产品。

  “这个部门主要是为腾讯挑选新的硬件创新项目,然后投资重点发展,类似于内部创业。”李树欣介绍。他表示在职的两年间看过很多硬件项目,但还是对VR情有独钟。“记得第一次接触VR,还是用Cardborad类的产品,当时体验了一个3D游戏、一部恐怖片”,李树欣对此记忆犹新。随后,他逐步意识到这类产品的与众不同,“那种体验是人们隔着手机屏幕不能感受到的”。李树欣认为,VR更深的意义在于,为身体和物理环境受到客观限制的人提供更多逼真、丰富的体验。

  2015年底,我们看到腾讯内部对于VR创新项目的重视和相关发声。那么,李树欣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选择独立创业?

  “在大公司内部创业,你面对的投资人只有一个,就是你的老板,肯不肯出钱和给资源只能靠他拍板;但出来后面对的是整个资本和用户市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更大程度上地坚持自己的理念”。在李树欣看来,独立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理念。

  据李树欣介绍,当时腾讯内部同时推进的还有数个项目,并不是集中在VR单个项目上。“仅限于研究和概念性阶段,没有落地到实体产品”。

  此外,基于此前的芯片与项目经验,李树欣敏锐地感触到,“VR技术兴起后将带来的产业革命具有巨大可能,是不可多得的创业良机。选择在今年这个时间点进入市场是非常合适的”。



  三、四月创立摩象 40人团队分设三地

  今年4月,李树欣正式从腾讯离职,创立摩象科技。现团队约40人,分设在上海、北京、东莞三地。其中上海总部主要负责硬件开发和设计,北京分部则负责内容开发,东莞部门负责生产与制造。

  此前一直在腾讯深圳工作,之所以要将总部设在上海,李树欣主要是考虑到硬件底层与芯片公司总部多设在上海,积聚了丰富的相关人才。同时,李树欣早年在上海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也是重要原因。

  据李树欣介绍,摩象科技团队的特点在于“精专”,各司其职,每个人职位的边界豆很清楚。“40人左右虽不多,但具体有涉及到20多个岗位,如图形计算、传感器、结构光、视频算法等”。李树欣认为,VR头盔虽然只是一款单一产品,但需要综合多领域的技术和人才。

  团队中积聚了各领域的精干,在全局把握和统筹上仍需兼顾全面。李树欣介绍,此前在英特尔的两位同事助力不少。作为合伙人,浦汉来是半导体领域的博士,主要负责把关产品;另一位顾勤伟,除了芯片行业背景,还曾在猎豹等互联网公司工作。

  “团队分设在三地主要是考虑到地利因素”。但另一方面,过于分散的团队可能造成沟通与交流的不便。对此,李树欣表示,团队管理上,主要是他自己三地奔波。三地团队各司其职,平时沟通采用即时通讯的方式。

  四、与小米的距离:仅一条街之隔

  


  摩象在北京的分部设在上地,约10人左右,与五彩城旁边的小米总部仅一条街的距离,“主要是配合小米团队推进系统和软件的开发”,李树欣介绍。

  小米VR眼镜,仍是一款需要适配手机的VR头盔。但与此前推出的49元玩具手机盒子不同,小米VR眼镜类似于Gear VR,需要适配指定手机,小米 5、小米 5S、小米 5SPlus、Note2四个系列。此外,李树欣强调,前期小米推出的玩具版主要是为了市场预热,摩象团队没有参与玩具版项目。

  此外,负责小米VR业务的小米探索实验室还开发了一套定制版的VR式MIUI系统,以确保小米VR整体套件的用户体验。摩象在北京的团队主要就是为与小米对接和沟通这部分业务。

  “单纯只做一个应用软件不能保证VR体验效果”,这是基于此,李树欣决定要和手机厂商抱团一起做VR。与一般的Carboard产品不同,“摩象科技的手机盒子共有248个零部件,硬件和结构都进行了革新式的设计”。李树欣强调。

  至于为何要从手机盒子这个品类切入,而不是PC VR或是一体机。李树欣将其归结于“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选择”。李树欣认为,PC端的VR受众面太窄,一体机确是未来方向,但为时尚早。“手机端VR是当下最适合普及、最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

  产品在性能方面的表现,李树欣提到,“可将时延控制在20ms内”,这也是业内保证流畅舒适VR体验的共识。此外,头盔内置独立运动传感器系统,包括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加速度计等传感器。

  据李树欣介绍,手机本身不具备高速传感器,安卓系统也不支持相关数据的计算。所以需要在头盔内置高速传感器。“为此团队还特意开发了一套数十万的校准系统,专门针对这套高速传感系统”。

  在产品结构方面,最大的亮点还是加入了运动控制。这与五月谷歌I/O大会推出的Daydream标准设计很相似。但李树欣强调,手柄是在谷歌公布Daydream方案前就已经设计好,“考虑到传统头盔式产品的侧边按键操控很费劲,手肘容易疲劳,所以加入手柄控制器。我们看到谷歌的设计后也十分诧异。产品原型在团队成立一个月后就已经完成”。

  从拿到的实体产品看,小米VR眼镜的控制器包括触控板和按键两部分。其中按键摩象科技采用的是横向设计,而谷歌提供的是纵向设计,在细节上两者有所差异。

  上月雷军现场发布了小米VR眼镜后,现已陆续发货到开发者手中,在笔者的朋友圈中还不时可看到收货的新照片。

  五、成为小米生态链公司的源起

  小米生态链为什么选择在VR领域投资李树欣团队,摩象又为何接下小米抛来的橄榄枝,这是很关键的。

  首先摩象团队通过朋友在创业之初即与小米有接触,之后促成了双方的投资,小米从天使轮即介入了摩象项目,所以早期的起步资金也得益于小米的投资。

  与很多小米生态链的企业类似,摩象团队作为小米生态链投资的公司之一,核心还是看重小米供应链所能提供的资源,包括品牌背书、售卖渠道、供应链资源(基于手机供应链基础,传感器、外壳等)。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用户群,小米在过去几年已经积累了上亿的手机保有量,用户基数很大。但如果和小米绑定,会不会让用户群局限在小米用户中?对产品销量的预期,李树欣给出的预期范围在百万台左右。

  以手机为主体,小米已经拥有广泛可靠硬件产品渠道。李树欣认为小米用户在手机品牌用户中最契合VR使用者,原因是年龄集中在18-35岁间,以IT技术男为主。另外通过多方客户端调研显示,小米手机用户是移动端购买意向最高的一批。

  六、未来的想象空间在哪里?

  在VR硬件市场,目前核心技术还是在由海外几个巨头引导,国内VR创业项目的想象空间在哪里?对摩象来说,单纯做硬件肯定是不够的。

  至于未来的发展,李树欣的计划是成为内容集成方,但做好自己的设备是第一步。VR产业仍处于早期的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充斥太多的可能性,并不会设置一个固定的精准方向。“首先要有保证体验的设备,才能搭建内容平台”,李树欣说。

  现阶段,摩象团队在硬件和内容两块都在尝试,同时有所侧重,内容领域会涉及游戏、视频、直播等,摩象现阶段只做视频。

  在早前智东西采访小米VR负责人唐沐时,对方曾表示,成为内容平台是小米在VR方向更想做的事情。不过李树欣强调,摩象要做的内容应用与小米将推的VR APP并不同,至于差异在哪?目前还没法比较,从目前的局面看,小米的VR APP应该涵盖的内容范畴会更大,而摩象则更偏向单个垂直方向。

  此外,在今年四月收获小米的天使轮投资后,摩象再获京东的第二轮投资,两者在业务层面的合作也得到首次肯定回应,与京东的合作方向或许成为与阿里Buy+类似的VR购物场景应用。

  七、结语:VR创业从未止步



  听完李树欣的创业故事,感觉少了些热血激昂的鸡汤味道,多了份基于VR发展路径的冷静判断。当然,能让一位擅于理性分析的半导体老兵放弃稳定的高薪职位,因为VR,在中年开始一段极富冒险意味的挑战,足以可见VR的魅力和李树欣冷静外表下暗藏的热情与壮志。

  同时,我们也试图从李树欣的对话中描绘出小米在VR领域布局的野心和蓝图,目前来看,以硬件为出发,以内容平台为方向的“大政方针”,具体产品细节、技术差异、内容平台玩法,还要看后面的推进。

  都说今年是VR元年,但当战局进入到下半场,资本开始要收紧钱袋,我们很难再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晋者,摩象算得上是例外。时间节点很重要,稳扎稳打的策略更重要,毕竟在VR领域大都是冲着持久战来的,真正的曙光只会留给坚持走到最后的一批。

  话题再拉回到摩象团队本身。得益于小米与京东的加持,摩象现在重点应放在巩固和完善现有业务,保证顺利发货和头盔品质,在近期内预计能够得到快速成长和市场认可。算是开了个好头。但后续,如何拓展更多的市场和资源,形成以自身业务为中心的独立商业模式或许会是摩象需要突破的重点。

  充分了解了小米的VR生态链公司后,这里还有一份小米的VR战略揭秘,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关键词”小米VR“可阅读更详细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