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读莎士比亚

 阿里山图书馆 2016-11-01

 这是讲座,也是一场音乐会。11月5日下午,畅销书《乐之本事》作者、台湾知名乐评人焦元溥,将携手三位台湾音乐家在北京音乐厅用音乐阅读莎士比亚经典作品,介绍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古典音乐间的紧密联系并带来精彩演出,曲目包含脍炙人口的经典,也有鲜为人知却动听至极的乐曲。

不少文评家视但丁《神曲》和莎士比亚戏剧为西方文学最重要的两大经典与“正典”。无论你是否同意,这两大名家确实影响深远,前后主宰各式艺术延伸作品。以后者而言,其遣词用字已是英文辞语之源,譬喻涵义之深更成不朽典范。他的作品被一次次搬演,又被一次次改编:《麦克白》可以成为黑泽明的《蜘蛛巢城》,也是吴兴国当代传奇剧场的《欲望城国》;悲剧《奥赛罗》和喜剧《第十二夜》,都被改编成以美国校园为背景的电影《千方百计》和《足球尤物》;《哈姆雷特》是军教电影《天兵总动员》的主题,也是迪士尼动画《狮子王》的故事梗概。虽然我们至今对莎士比亚是否真有其人尚无完全定论,他的作品却真切地影响我们,中文世界也难以脱离他的力量。

能说会唱的莎剧人物

从2014年莎士比亚诞生450年,到2016年纪念他逝世400载,这两年我们可有看不完也听不完的莎士比亚——是的,和莎士比亚有关的音乐创作,数目能和希腊罗马或宗教故事相比。首先,如果你有考古兴趣,仍能找到莎士比亚创作时所流行的乐曲。他的戏剧不乏酒馆或军人歌唱场景,应该都会用当时曲调搭配。此外,莎剧有时也会要求角色歌唱。小角色常以歌曲带动气氛或塑造情境,《皆大欢喜》和《一报还一报》都有这样的设计,而丑角更是要唱歌。《第十二夜》中的弄臣费斯特就有诸多歌唱桥段,演员可以即兴发挥,莎翁的优美文词更吸引诸多名家为其谱曲。比方说这首《过来吧,死神!》,就是有趣名段:

过来吧,过来吧,死神!

让我横陈在凄凉柏木棺材中央;飞去吧,飞去吧,气息!

我受害于一个狠心的美貌姑娘。

为我罩上白色殓衾铺满紫裳;没有一个真心人为我而悲伤。

歌词听来悲惨至极,却是弄臣在开苦于单恋的主人玩笑。为爱痛苦?那就去死好啦!听了如此夸张的歌曲,公爵大概是哭笑不得。

配角唱歌,有时主角也唱。《暴风雨》中精灵艾瑞儿和《奥赛罗》女主角黛丝德梦娜各有著名唱段,后者的柳歌(Willow Song)堪称不朽场景。同样经典的是《哈姆雷特》中女主角奥菲丽亚的发疯场景。她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女,与哈姆雷特相恋,却因种种阻力而无望结合。作为哈姆雷特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奥菲丽亚最后被情人抛弃,父亲之死又给予沉重打击,以致精神错乱,最后失足落水而死。作曲圣手理查·施特劳斯困于合约不得不写,却和乐谱出版商闹脾气,于是不怀好意地拿奥菲丽亚的疯言疯语写下《三首奥菲丽亚之歌》。本以为乐谱会因此无人问津(谁要来唱疯女人?),但大师出手仍然不同凡响,心理层次写得精彩动人,意外成为女声乐家争相演出的热门曲,作曲家本人该是始料未及。

脍炙人口的莎剧配乐

剧中角色可以歌唱,剧中场景也可使用配乐。这可是单纯的进场鼓号或仪式曲调,也可以是作曲家按照剧中需求特别谱写。常被誉为最后一位作曲天才的康果尔德,在当年欧洲确是名动公卿的音乐俊彦。他于1920年为维也纳的《无事生非》演出写作戏剧音乐,后精选出四段成为组曲。无论是管弦乐版或小提琴与钢琴合奏版,都是二十世纪脍炙人口的杰作,甜美悦耳令人难忘。

但说到莎士比亚戏剧音乐,最著名的冠冕自然还是要加给门德尔松为《仲夏夜之梦》所谱的音乐会序曲与戏剧音乐。作曲家先是在十七岁那年,因着迷莎士比亚此剧,提笔写下约十二分钟长的《仲夏夜之梦》音乐会序曲。人间仙界两相对照,灿烂美丽又纵观全局,莎士比亚的灵光四溅,竟让一位青少年尽得精妙,在洗练轻盈的旋律与音响中诉说此剧种种,有精灵天籁也有驴头嘶叫,还有工人戏班的滑稽舞蹈,秾纤合度甚至无法增减一分,不可不谓之奇迹之作。

但更让人惊讶的,是十六年之后门德尔松又应普鲁士国王之邀,为《仲夏夜之梦》戏剧演出再度提笔,谱写出十三段戏剧音乐,包含脍炙人口的《诙谐曲》、《仙后摇篮曲》,还有无论听不听古典音乐都会知道、家喻户晓的《婚礼进行曲》。从神童到大师,此时已是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总监,三十三岁的门德尔松,写作技巧已是炉火纯青,可就音乐风格而言,新作竟让人无法察觉十六年来的变化,前后不见扞格。虽说岁月还是有其助益:《诙谐曲》神乎其技的木管调度与弦乐设计,《仙后摇篮曲》如梦似幻的声乐编写,《夜曲》优美至极的法国号运用,还有《婚礼进行曲》那在古典句法、浪漫乐思、大小调里悄悄游走的旋律与和声,既歌颂情人结合,却又道出爱情无明,本身就是一则寓言——这就不见得是那十七岁少年所能懂的。

再接再厉的电影配乐

随着时代演进,莎士比亚戏剧不但能在舞台演出,还可成为银幕产品,作曲家当然也就一路写下去。以《亨利五世》而言,这是莎翁历史剧四部曲最后一部(前三部为《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第一部》和《亨利四世第二部》),先前观众已在《亨利四世》中熟悉了被描述成放荡难以控制的王子亨利,但在《亨利五世》中这位年轻王子必须蜕变为成熟男人,最后在阿金科特一战以少胜多,征服法国。此剧曾有劳伦斯·奥立弗的1944年自演自导版——在1944年推出,自然是为鼓舞二战时期的英国人心。电影配乐请来英国作曲巨擘华尔顿,果然有足以传世的手笔,目前多以《亨利五世》组曲形式出现于音乐厅,继续歌颂英国与莎翁的荣耀。

同样是自导自演,到了肯尼斯·布莱纳于1989年推出的新版,电影配乐意外交给当年默默无闻,本身是演员出身的作曲家杜伊尔。杜伊尔的功力无法和华尔顿相提并论,但他为剧中“荣耀不要归与人”一段赞歌所谱的旋律实在动听至极,电影中更是催泪。专辑请来拉图指挥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演出,更显气势磅礴。当年初出茅庐的配乐作者,在《亨利五世》大获成功后不断发展,从《理性与感性》、《哈姆雷特》、《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决战猩球》和《雷神索尔》等片一路写来,如今已是相当著名的电影音乐名家。回头看当年的《亨利五世》配乐,还真是一段美好记录。

火力全开的莎剧延伸

上述种种,都还和莎士比亚戏剧演出有关,但莎剧相关音乐作品中占最大宗者,仍属改编或延伸创作。仅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就有古诺的歌剧,柏辽兹的戏剧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以及伯恩斯坦与桑德海姆合作的纽约版《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剧《西城故事》等名作,数量之多难以计算。若要挑其一为本文作结,我的选择则回到英国作曲家:艾尔加于1924年所写歌曲《帝国盛会》中的第一曲,《莎士比亚的王国》。

《帝国盛会》是以阿尔弗雷德·诺伊斯之词所谱的八首歌曲(前七首为独唱,第八首为合唱团所谱),当年于大英帝国展览会上演出,歌曲多在诉说大英帝国诸多领地的荣耀(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等)或称赞国家的强盛,第一首却是向莎士比亚致敬。毕竟一如歌词所言,世间所有国王终将逝去,但莎士比亚永存不朽:

他经过地像个小贩,却有不为人知的财富。

无敌舰队的大船,也没办法承载他的黄金。

诸王终将走向黑暗。

在英格兰征服的时刻,却不知道她的光芒已经来到;她所不知道的征服力量。

谨以此歌向莎士比亚致敬与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