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敦煌壁画的变色问题

 木头1018 2016-11-03

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始建窟,经历了1650年,现存735个石窟,其中492个石窟是有壁画和彩塑的。如果把与莫高窟相邻的几处石窟算上,这个庞大的石窟群——“敦煌石窟群”,无疑是我国一批巨大的文化财富。敦煌石窟大都开凿在砂砾岩,地质上称为酒泉系砾岩,它是由沙和砾石混合沉积而成。因为地质关系,石窟内部难以开凿加工成为比较平整的面,所以只能在坑洼不平的岩面敷上泥土,使其成为平整光洁的壁面,以便于在其上绘制壁画,这就是莫高窟形成壁画和彩色壁画的地质因素。

莫高窟北区崖面


敦煌壁画大多数存在于石窟内部,较少受到外部自然气候的影响。敦煌属于大陆性气候,少雨干燥,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敦煌壁画能保存上千年而不朽。作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壁画,虽然不同于纸质和丝绸上的绘画,保存条件相对稍好一些,但也是比较脆弱的艺术品,在上千年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下,它也逐渐产生各种病害。为了进一步的保护壁画和彩画塑像,首先需要了解壁画和塑像色彩的物质属性。

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师范大学的董维宪、陈中行教授曾用化学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而使这一工作中断了。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初期,敦煌文物研究所和国家化工部兰州涂料研究所合作,对莫高窟、榆林窟的壁画颜料进行分析,使用现代化的设备X射线衍射仪及X射线荧光仪,对莫高窟中的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和清代共44个洞窟中红色、蓝色、绿色、白色及黑色颜料进行了分析(详见《敦煌研究》1983年创刊号第187页)。分析的结果是莫高窟的绘画颜料主要是无机矿物颜料。其中白色颜料有:高岭土、白垩、滑石、石膏、碳酸钙镁石、还有各种铅的化合物。红色颜料有:红土(包括赭石、铁丹、段红土等)、辰砂(银朱、朱砂)、铅丹、雄黄。蓝色颜料有:石青、青金石(在国画颜料中有所谓头青、二青等实际上都是石青,因研磨的细度不同,越细色度越浅,下面所说的绿色颜料也是一样)。绿色颜料有:石绿、氯铜矿(石青和石绿都是铜的衍生物)。棕色或黑色颜料有:炭黑、铁黑及变色颜料二氧化铅。金色颜料有金粉或金箔。银色颜料用的是云母。以上是兰州涂料研究所的分析结果。上述这些颜料都是矿物或称无机颜料,这些颜料的分析所使用的仪器是针对无机物质,敦煌壁画中是否使用了有机颜料当时则没有得出结论,比如说国画中常用的花青和藤黄。

《敦煌研究》创刊号


古代的画师就是使用上述颜料绘制成千变万化、色彩绚丽、千年而存的壁画。这些色彩经受了一千多年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使它们覆盖了一层历史的色彩,使它们更为淳厚、沉着雅致。可以说是我们现在的画家难以想象的色彩感觉,比如莫高窟第254窟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就一直吸引着众多画家进行临摹。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莫高窟第254窟-北魏


关于壁画颜料的变色

壁画上覆盖了一层历史的色彩,是指古代壁画颜料在自然因素下,即在日光(温度)、空气(氧、湿度)的长期影响下,颜料产生了各种变色的情况,严重的就是一种病变。

莫高窟从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公元420年前后),几乎每一个朝代的壁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色现象。其中以北周、隋、初唐、盛唐、宋、西夏、元壁画变色比较严重,下面举几个例子:

说法图-莫高窟第428窟北壁-北周


北周的莫高窟第428窟:早期大型石窟,南北壁上的壁画人物都是灰色,边沿是黑色,白色的眼睛白色的鼻梁,看起来很奇怪。南壁对面的龛中塑像两侧的菩萨眉眼、鼻、嘴以及面部的轮廓线条都很清晰,面容丰满,面部的肌肉基本上还是肉色,略带灰色。本窟中心柱后面的窟顶上的平棋上的飞天,身体还是鲜亮的肉色,这些对比说明了南北壁的人物现在所看到的灰色,也是从肉色变化而成的,表面的线条完全风化掉了,才形成了目前的状况。严重变色是在光线比较明亮的地方,没有变色和变色不严重的是处于光线较暗的部位。

人字披东披-莫高窟第419窟-隋代


隋代的419、420窟顶部的经变本生故事,画面除青蓝色、绿色、白色之外全是一片褐色或黑色,只能仔细观察,才能辨别出绘画的生动情节,变色使画面灰暗模糊,大大减弱了绘画的视觉艺术效果。在莫高窟初唐、盛唐的329、205、171窟等许多都存在上述情况。壁面上除青、绿以及朱砂之外,大部分呈棕、深棕、棕黑、黑等不同深浅的褐色,色调过于浓重,分不清人物姿态与面部表情,呈现一模糊的浓重色块,大大削弱了壁画的艺术感染力,当你仔细辨认,仍然能体察到壁画的内容及人物的大致形象,但是比较艰难。

经过分析上述,各种色度的棕色或称为褐色,现在物相是二氧化铅,在样品中还有铅丹的成分,铅丹是壁画上应用非常多的红色颜料。这种红色的铅丹,在自然界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缓慢变化成褐色、棕色,但主要是光和湿度的长期影响。第220窟甬道上现存的五代菩萨像,使用了大量的铅丹还没有变色,因为这幅画成于五代(906-960年),大概过了一百年左右就被宋或是西夏封闭起来了,隔绝了空气和光照的影响。到上世纪70年代,才清理出来重见天日,其中的壁画保存的非常完好,鲜亮如新,铅丹没有变色。分析上述颜料变色的例子,都与铅丹有关。铅丹的分子式Pb3O4变色之后成为PbO2。铅丹是古代炼丹烧制而成的,比较容易取得,画师们为了追求壁画艳丽的色彩效果,在一些朝代(初、盛唐等)使用较多,因此变色也很严重。

新样文殊等一铺-莫高窟第220窟-甬道北壁-五代


变色较少的壁画与上述严重变色的情况对比:西魏的285窟壁画颜色清新,人物的面部线条清晰,形象完好;中唐的159窟、196窟一部分呈红色的颜料主要是红土,赭石都是比较稳定的颜料,中唐壁画人物的面部手足都不画成红色,只用赭石描成红色的轮廓和五官,画面清新淡雅,鲜明而不艳丽。中唐及部分晚唐洞窟较少使用铅丹、铅白及朱砂,成为显著的时代风格。中唐在敦煌是吐蕃时期,因为战乱关系,所以内陆的铅丹和朱砂运不过来,是否有这种可能,这是我从历史方面的分析。由于壁画上用铅颜料比较少,壁画才保存了清新的色调。从西魏第285窟和中唐第159窟的颜料保存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颜料在使用中,不能太随意的把许多种颜料调和在一起,用得比较简单为好。

南披-莫高窟第285窟-西魏


在中晚唐时期,在一幅画中有佛和菩萨的形象,佛的面容变成棕或黑色,而菩萨则没有变。这是因为在佛经中是佛有三十二相,佛面如紫金,比较红润一些,所以画师用了铅丹,以至于到今天会变成棕黑色。关于壁画颜料变色这一课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以下举几个例子:莫高窟第263窟原来是北魏时(公元500年左右)建造的,到西夏(公元11-12世纪)在壁画上重新抹泥画壁画,大约在一百年前,一个外国人剥去了西夏的泥层,于是北魏壁画又暴露出来,现在看见的是八、九百年前(保存至西夏时代)壁画的状况,壁画中的人物的肌肉部分是一种肉红色,边沿部分是更红一些的颜色,鼻梁部分用纯白色表示高光部分,形成较为立体的面部形象,同一窟中没有被封闭的部分肉红色变成了灰色,边沿部分变成了黑色,而鼻梁和白眼仁依然是白色,为人物造型的线条没有了,形成北魏变色壁画中千佛的“脸谱”——“小字脸”。

三佛说法图中的菩萨-莫高窟第263窟-主室南壁-北魏


前面提到过的第220窟,原来是初唐贞观年间所建,西夏抹泥重画,因为当时抹泥时没有破坏初唐的壁画,泥层有剥落处。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剥离西夏泥层,使整窟的四壁初唐壁画重见天日。大概在西夏抹泥时,壁画变色不严重,所以现在看时还相当鲜艳,有的部位已经局部变色了。从石窟现状及分析研究来看,壁画变色起主要原因是光照的影响,但也不排除空气里一定湿度的影响,但首先要考虑壁画颜色在空气中存在八、九百年到一千五、六百年了。它本身经历的时间太长,客观环境的影响因素也多。诸多因素的影响多而复杂,有些现象一时还不能很好的解释,只有留待今后的保护工作者、科学家、美术家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安装窟门避免光照、通气干燥。

根据研究,影响颜料变色的除颜料本身的质量(可能是纯度)外,外因主要是光线中的紫外线(不可见的光)。但是据研究,任何可见光对颜色都有影响,我建议研究院应该对壁画保护提出一个在石窟中临摹、摄影或干其它工作使用灯具时,规定一个安全照度和照明的时间,让壁画颜料不至于在近期受到人为的影响,使它能够再保存一千年或更长的时间。

来源:敦煌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