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侗族酒文化》序

 太平盛世在等你 2016-11-0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以固态发酵、固态蒸馏为特征的曲蘖酿造技术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贡献的“第五大发明”,曾经对东南亚各国的酿造技术以及西方的酒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侗族酒文化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我国酒文化的历史,酒不仅以物质形态出现,更重要的是以精神文化形态的呈现,它渗透到宗教、风俗、礼仪、军事、政治、文学等各个方面,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酒之普及,可谓深入千家万户。无论是种种习俗还是接待贵客,酒在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酒已经成为每一个民族社交生活的核心媒质。

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时间的流逝中凝练出自身独特的文化。说到侗族文化,最著名的有六件宝。一是侗族大歌,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艺术,已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稻鱼鸭复合种养技艺,在水田里同时种稻、养鱼、养鸭,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三是鼓楼,雄伟壮观,代表了侗族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其文化习俗延续了侗族浓厚的原始集体主义价值观;四是风雨桥,楼阁长廊相连,壮丽美观,既可交通,又可避风雨和歇息;五是侗款,比较完善的制度文化,非常有社会治理的效用;六是侗戏,一朵绽放在中华戏剧艺苑上的奇葩,标志着侗族文化艺术已经走向成熟。此外,侗族善于植树造林,生产笔直高大的木材,木质千年不朽,获得供给皇家建筑用材的“皇木”专卖,并对外进行木材贸易,创造了木商文化。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侗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强身健体、治伤医病的经验,侗医侗药在民间广泛应用。黔东南侗族人自纺纱自织自染葛、麻、棉布来缝制衣服,配以刺绣品和银饰品,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服饰。油茶、腌鱼、腌肉、牛瘪、羊瘪等是侗族人民的特色食品。侗年、三月三、吃新节、祭萨节、林王节等成为侗族人民的传统年节或节日。其间侗族人民创造了踩歌堂等民族舞蹈和“斗牛”“抢花炮”“摔跤”等民族体育项目。侗族文化丰富多彩而神秘,其中,酒文化也是多彩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侗族文化的总范畴里,一直存在着一个蕴涵丰富、相对独立完整的酒文化系统。中国对酒文化的研究比较晚。“酒文化”一词直到20 世纪80 年代才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首次提出来。侗族对酒文化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的事。连重要的侗族典籍《侗族通史》《侗族通览》等等对酒文化的记录也是非常简单甚至空白。一直以来,侗族还没有一本较系统研究酒文化的专著。现在,我很高兴地看到,《黔东南日报》文化版编辑、侗族青年学者宋尧平对侗族酒文化进行了较全面的记录和搜集整理,并加以初步的研究,其中有不少宝贵的资料是第一次公布于世。这项工作是开创性的,填补了系统研究侗族酒文化的空白。因此,该书稿成为2016年度我国侗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出版后,就是记述和研究侗族酒文化的第一本著作。

在我国,酒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正在成为一门显学,受到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前,酒文化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游客对于酒文化需求的增加,“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侗家酒风酒俗也将被合理继承和开发利用,焕发出它的诱人魅力。可见,宋尧平编著《侗族酒文化》一书,对侗族地区的旅游业或文化产业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尧平的《侗族酒文化》,内容分为十五章,著录了侗族酒的起源传说、酿酒工艺、酒礼、酒规、酒俗、酒具、酒令、饮酒观、酒歌等诸多酒文化现象,非常具有侗族特色。汉文化中关于酒的起源的各种传说异彩纷呈,有“上天造酒说”“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侗族酒文化》一书也对侗族酒的起源传说进行了探究,有“偶然发现酒藤说”“蜂子发现酒说”“杜康发现酒说”等,这些传说有的是新发现,丰富了世界族群关于酒的起源的传说。

阅读全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侗乡,接人待客,非酒莫属。“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这是天经地义的老古礼。侗家人饮酒时非常讲究酒礼酒规,酒礼渗透到宗教祭典、人生礼仪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侗族酒俗,若按照人生礼仪事项,可分为“讨八字酒”“结婚酒”“三朝酒”等;按照生产生活划分,则有“老庚酒”“安碑酒”“晒谱酒”等。在传统民族节日和外来节日里,如“侗年”“萨玛节”等也各有酒风酒俗。

侗族人喝酒不离歌,酒是歌的助兴剂,由此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酒歌。边喝酒边唱歌不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也是侗族人相互交流、增加了解的酒俗。男女青年相聚相饮,可以借酒歌表达彼此的志向及爱恋;朋友之间相聚相饮,可以增进感情,以歌抒怀,驱赶内心的寂寞与忧愁;不同辈分之间相聚相饮,可以传授知识,讨教问询,谈今摆古,其乐融融。侗族的酒歌有很多种,按照不同的酒席名目唱不同的酒歌,孩子满月酒唱满月歌,男女结婚酒唱新婚,生日过寿唱祝寿歌等,不同的酒歌表达不同的礼俗。

酒具,是酒文化最原始的载体。酒具包括盛酒的容器和饮酒的饮具,甚至包括早期制酒的工具。侗族民间酒具的制作与运用,是侗族酒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表现了侗族利用自然及改造自然的能力、水平和特色,充分体现出侗族对生存环境的认知以及审美的趣味。侗族使用的酒具一般有木制酒具、竹制酒具、酒葫芦、兽角杯、陶制酒具、金属酒具、石制酒具。这些酒具证明了侗族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酒在侗族饮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饭桌上可以无肉,不可以无酒。侗族人民平常多以饮酒消除疲劳,大部分男子晚餐都要少量饮酒。侗家各种节日多,红白喜庆多,社交往来频繁,家家户户热情好客,人们总是以酒待客,以酒为乐。家家都会自酿自烤土酒。在侗乡,以籼米、糯米、小麦、小米、玉米、高粱、甘薯以及水果等原料酿成以下颇有知名度的侗酒:侗乡米酒、甜酒、广西三江鼓楼重阳酒、镇远报京侗家小米酒、天柱侗家奇液、黎平包谷酒、天柱五蛇酒、剑河翁萨酒、榕江侗乡蜜酒、湖南通道“苦酒”等。

《侗族酒文化》一书,只是对侗族酒文化现象进行记述或描绘,将之客观呈现到读者的面前,少有理论阐释的内容,这大概跟宋尧平的记者身份有关,多年记者生涯让他习惯了“用事实说话”。这反而成为本书的一大特点,也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宋尧平在介绍叙述侗族某种酒文化现象时,没有长篇大论,大都惜墨如金,点到为止,这也符合当今的时尚与生活需要。现在大家都在使用手机进行社交,日志、说说、QQ短信、微信等等网络文体,都在向短小精悍的文风发展,因为信息时代每天信息都在井喷,知识都在爆炸。现实生活中时间就是金钱,贵在抢到先机,要求传递信息快之又快,这样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催生了网络短小的文风。宋尧平的《侗族酒文化》一书就有着网络与新闻媒体那样的文风,全书字数不多,行文短小,但给读者的信息量大。

在这里的最后,我也要说明我没有把侗族酒文化列为侗族一大宝贝的原因。这是因为人类越来越看到酒是双刃剑,既对人类生活有利,又对社会人生有害。世界各国从安全与健康考虑,正在一些工作时空与生活领域戒酒与禁酒。我不希望读者读了宋尧平的《侗族酒文化》后,迷恋侗族的酒风酒俗、酒规酒礼,走火入魔而步入嗜酒如命的人生之道。其实,历史上侗族在创造和运用酒文化的同时,早就看到酒的危害,也看到酒风酒俗中产生了一些不雅的形象和嗜酒如命的酒徒。所以,《侗族酒文化》一书的《饮酒观》里也写到了过量饮酒的危害与侗族劝世歌劝人们正确对待酒甚至戒酒的说教。今天我们研究酒文化,弘扬酒文化,是要对酒这一媒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让酒文化在社会人生中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邻里的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每一个人的安全与健康。(傅安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