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式太极拳的重要原则

 LKJHGFDDAZXCVB 2016-11-03

陈式太极拳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喜爱的拳种之一,只有了解太极拳的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相对的练习,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陈式太极拳的重要原则

一、练理不练力

所谓“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想要练好陈式太极拳首先就要对“理”字进行充分的理解,才能少走弯路。

“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即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

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形随的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

练习陈式太极拳要讲究循规蹈距,顺其自然,千万不可以急于求成,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练力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种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


二、练本不练标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

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其二是指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

“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培根润源”,“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

三、练身不练招

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初练太极拳的人,往往最爱了解每招每势的用法。

如果单从招势上去解释和理解太极拳用法及内涵,不可能得到太极拳之精髓。练太极拳必须经过熟练套路、动作正确、去僵求柔的过程,使周身相随,内外相合,内气充实饱满,把功夫练上身。

太极拳主要是练自身整体功力,在临敌应用时则根据客观形势,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并不拘泥于一招一势。

内气充实了,全身尤如充满气的球体,有感皆应,挨着何处何处能击。如拳论所说:“到成时,敌人怎来怎应,不待思想,自然有法。”


陈式太极拳劲路的两大要领

劲路在太极拳实战中占有重要地位,劲路的熟悉程度决定胜负,因此,我们一定要熟记以下劲路要领。

一、劲路的目的在于造势

譬如一根有弹性的橡胶管,将之按某一方向拧转,使之盘旋曲折成一根弹簧,然后松开手,它便自动展开,恢复形变,即重新变直,变长,变匀称,变鼓胀。我们将盘旋曲折的过程叫顺缠,将重新展开的过程叫逆缠,从这个意义上看,顺缠是真缠,内合而柔蓄,逆缠是解旋,外开而刚发。

太极拳的劲路,说到底,就是这样一个盘旋与解旋的互变过程。换句话说,太极拳就是这样一个以形生势,以势运劲的造势艺术。 所以,太极拳又称十三势,其套路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起势,运势,用势,收势的过程。与人较技,也全在以势合势,以节击节,借人之力,顺人之势。故拳论有“得机得势”四字真言。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太极拳曾经被人们视为老年人的运动,其实太极拳是一种灵活的拳术。


什么是势,《孙子兵法》回答很明确:“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与此不谋而合,拳论云:“棚劲义如何,如水负行舟。”棚劲是太极拳的母劲,其如水负行舟,与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同为造势,一目了然。 太极拳始终强调,劲路的目的是造势,即以形生势,以势运劲。

二、劲路要求整体螺旋缠丝

老子云,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按照这个思路,可以想见,人在母腹,初为胚胎,与母同息,无思无虑。逐渐发育,生手生脚,展开成人。这其实是一个DNA双螺旋结构解旋,而翻译出蛋白质,并逐步构建出机体的过程。再按照“顺则凡,逆则仙”的思路,佛道之人往往都是以天地为母腹,合手盘足,打坐修真。

即生长发育为解旋,打坐修真为盘旋。 仔细研究人体解剖学,肌肉、韧带、骨骼等的组织结构以及连接方式,具有整体上的螺旋盘曲的特点。当我们端碗吃饭,就是向内盘旋,即顺缠。当我们挥手说再见,正是向外解旋,即逆缠。这些动作做出来,总是毫不费力,不思而得,极其自然。


∞∞∞∞∞∞∞∞∞∞∞∞∞∞∞∞

我快乐,因为我爱太极拳!

我健康,因为我练太极拳!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