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社会这样评价老师?!

 菊花廿六 2016-11-03

教育无小事,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昨天,微信朋友圈里的小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讨论。网友们各抒己见,虽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


教育热点话题讨论

有些人这样说:

 ·教师是个良心活,害怕孩子不成才、更怕孩子不成人!
孩不打不能立,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老师管60多个熊孩子,你们可以轮流去体验两天在说话!


·对于今早老师打孩子的视频,有一个警察朋友在圈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家长不舍得管,老师不敢管,长大了犯罪了,我来管! 回想当年我们80后都是这样过来的,谁没挨过老师的打啊,老师打完回家父母接着打,学生有错就要敢于指出不然以后怎么管理啊,不然以后犯了错误怎么办啊?


·这样给人生活各方面也造成影响了,直接曝光,太不合适了!这件事情,我觉的有点小题大作,谁上学的时候没有被老师打过,小孩在家里不听话家长都骂和打,在学校里就没有一点规矩怎么可以,到了社会不翻了他的天了。我觉得老师有错,学生也有错。要是我也会揍的,


·一个所谓的教师打孩子的视频,被某平台放大,于是,引起一场波澜。我本不喜欢看这类八卦视频,也极少为此发表评论,但看到许许多多的朋友在传这个,还赫然发出了女教师的照片,我感到震惊。我震惊的不是到现在还有教师在打孩子,而是这样的暴力行为依然出现在朋友圈。动不动就把一个人的照片甚至视频公布到网上,加以声讨,而往往声讨者以为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度。

这种暴力行为,这几年因为自媒体的发展愈加来势汹汹。“踏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这是一种暴力倾向,教师该不该打孩子?这个不用讨论;质问的家长有没有过分?这个不用讨论;录像的家长把视频发出来而不是去学校去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这个必须讨论!以为自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于是可以无视别人的权利,绑架大众的情绪,这是比拿了刀子当街行凶更可怕的阴暗心理和恶劣行径。

多一些对自己的管制,多一些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或许,这个世界会更平和一些,更美好一些。


·我看还是与家长沟通欠缺,应该说多数家长还是理解的。当老师真不容易,容易被人误解。



有些人这样说:

·老师的教育方式不恰当,但是这种盲目的,自以为是伸张正义的曝光方式值得商榷,弄得老师四面楚歌,建议大家先要把老师看成是普通人,老师也不是神啊!


·首先说老师的初衷是好的,而且她是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只是年轻一点,经验还不是很多而已,质问她的人其实更显幼稚,几千年来的教育中管理学生一直都包含适度的体罚手段。


我也是新营小学学生的奶奶,我觉的学校处理的很好。作为教师本人因为年轻,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到欠这也很好。有错就改改了就很好。


·有些人这样说:

·现在的孩子难管教作为家长都知道,当今的教师也太难当了,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成人应该有把握自己情绪的能力。何况为人师表...


·感觉老师是处理的不够好,当众体罚有点太伤自尊。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的孩子是如何的难管教,造成这种现象的不能全算到孩子身上,家长们应该多深思一下。


·学生固然有错但是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一个为人师表的职业,体罚学生是不应该的。


除了学校教育,我们为孩子还能做点什么呢?

宠出来的孩子--危险 捧出来的孩子--霸道 惯出来的孩子--任性 娇出来的孩子--脆弱 打出来的孩子--逆反 骂出来的孩子--糊涂 逼出来的孩子--出格 磨出来的孩子--坚强 苦出来的孩子--懂事 教出来的孩子--传统 闯出来的孩子--勇敢 搏出来的孩子--成功 表扬出的孩子--自信 溺爱出的孩子--依赖 哄出来的孩子--虚伪 纵容出的孩子--傲慢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社会的原因,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使孩子耳濡目染,这些都是决定孩子的行为方式、语言方式,或是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方面。家长对于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就会帮助他抵御不良影响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我们的行为影响着孩子,他们时刻在注视着我们并加以模仿,这是他们早期获得生活经验的重要方式。

帮助孩子培养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融于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的,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很多时候,价值观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所以说,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哦!


你的一个ZAN,可为小编工资涨五毛!

五毛啊!亲人,点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