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神派扶阳第一要药——附子(下四)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6-11-04



13.夜间口干舌燥症案

姚某某,女,66岁,教师。2006105日就诊。

近半年来夜间口干舌燥,白天饮水较多,但仍觉得喝不解渴,近半月来有进行性加剧的趋势,半夜起来常有喝水,不饮水就觉得口干似火,且舌难转动,发音困难,曾多处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排除糖尿病等内分泌多种病。现症见:舌燥口干,饮多尿多,畏寒肢冷,五心烦热,舌淡胖大苔润,脉沉细无力。证属阴阳两虚,治宜阴阳平补,引火归源,方用全真一气汤加味,药用:

熟地黄100g,党参30g,麦冬10g,砂仁10g,白术10g,牛膝10g,制附片30g(先煎1小时),桔梗10g

用法:3剂,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服药后,口渴症状大减,小便减少,夜间不需要饮水,发音恢复正常。再进3剂,以资强化疗效。

随访:1月后随访,病无反复。

【按语】天癸过后,肾精亏虚,阴阳不足,水火失常。阴虚则生内热,阳虚则生外寒;阴亏则夜晚阴盛之时津液难以上承,故口燥咽干;阳虚则津液不化,无力蒸腾,故而饮不解渴,饮一溲一,并步入恶性循环。治用全真一气汤加味,重用熟地黄与附子,阴阳平补,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阳生阴长,阴阳互生而病得以速愈。

 

14.长期腰痛案

李某某,女,36岁,农民。2006106日就诊。

患者有慢性腰痛病史10年余,经常习惯性腰扭伤,腰部发凉,经过B超、CT等多种检查未发现异常。经常是弯腰后不能立起,慢慢活动后才能伸展,曾应用过多种治疗方法均无显著效果,每次电热疗后一时好转,停后又病如初。现症见:腰背酸痛,不能过度活动腰部,弯腰后不能立即伸展,腰背部发凉,畏寒肢冷,天冷或冬季腰痛加剧,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无力。证属少阴阳虚,治宜温肾壮阳,强腰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药用:

麻黄10g,制附片60g(先煎2小时),细辛10g,炙甘草10g,杜仲10g,牛膝10g,肾四味各30g

用法:3剂,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服药后,自感腰背部有类似理疗后的温热感,腰痛减轻大半,全身轻松,要求再服,又进3剂,腰背痛消失,为巩固疗效又加服3剂,隔日服1剂。

随访:随访年余,病情无反复。

【按语】腰背痛比较常见,临床也比较难治。郑钦安曾说:“此肾中之阳不足,而肾中之阴盛也。夫腰为肾之府,先天之元气寄焉。元气足则肾温暖和,腰痛之疾不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补肾强腰之品,一使太阳之寒邪从外而解,二温少阴之火;外邪得出,肾阳得振,故而“腰者肾之府”,可恢复功能自如的状态。张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不仅散寒解表,同时启阴交阳,温里解表,表里交通,内外同治,故而疗效迅速。

 

15声哑伴病窦案

阎某某,女,43岁,市民。20061021日就诊。

患者有病窦综合征病史10年余,长期服用中西药物而病情不能缓解,心率经常在38~42/分,曾在北京阜外医院就诊考虑上启搏器,经住院观察月余最后认定不易安装,后返回调养,服中药也未见明显的改善,并有习惯性外感。心电图提示:心率40/分。现症见:声音沙哑,一说话多几句就发不出音,病人讲每当心脏病情加剧时,就发不出声音,久治不效,咳嗽吐痰,畏寒肢冷,心慌气短,不能上楼,从一楼到五楼要上一层休息5~10分钟,平素怕冷,纳呆腹胀,舌淡水滑,脉沉细无力重按消失。证属心肾阳衰,寒邪外袭,凝滞经脉,治宜温阳解表,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药用:

麻黄10g,熟附片75g(先煎2小时),细辛10g,炙甘草10g,桂枝30g,干姜60g,生姜50g

用法:3剂,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服药后,病人症状大减,发声正常,自述前所未有过的自感好转,再服原方药,加重附片90g4剂。

三诊:服完4剂,发声恢复正常,以生姜羊肉汤进行调理。

四诊(12月):随访,自服药后,未再发作习惯性感冒,声音未在出现沙哑过,食欲大增,体重增加5公斤,精神好,现可一口气上五层楼也不觉累。要求加强治疗效果,又服四逆汤加肉桂方:

熟附片50g(先煎2小时),干姜45g,炙甘草10g,肉桂30g。每周服用1~2剂。

随访:2007831日病人专来告,病愈年余,上楼走路一点气短心慌都没有,声音没再哑过,体重增加10公斤。

【按语】病人患病窦10年余,心肾阳虚显著,习惯性感冒不断,步入恶性循环之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故而习惯性感冒难以根治;外感之后,内舍于肺,肺窍闭塞;肾阳亏损,少阴经脉疑滞,《内经》有“肾和则能闻五音矣”。肺窍闭塞,少阴经脉凝闭,内外相招,故发声困难,特别是烦劳外感之后反复难愈。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重用附片,温肾振阳,宣窍开闭,特别是二姜合用,即能发散风寒,又能温中固内,内外同治,近效显著,远期疗效也较为巩固。

 

16.长期低热案

李某某,女,40岁,农民。2007210日就诊。

患者低热1年余,每天上午7点以后开始发热,体温37.1C左右,下午2点以后最高达37.3~37.4C,活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可减轻,曾经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现症见:气短懒言,体困乏力,不耐劳作,畏寒肢冷,喜热恶寒,口渴而饮水不多,大便偏干,舌淡水滑,脉沉细无力。证属虚阳上浮,治宜温阳益气,方用四逆汤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2小时),干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

用法:3剂,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服药效果较佳,体温恢复正常,身困乏明显改善,又服3剂,以巩固疗效。

随访:随访月余,病情无反复。

【按语】《内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女同志一生经、带、胎、产,操劳过度,加之人流频繁,均可造成女同志之阳气耗损难复,损伤过度,阳虚外浮,阳气外张,张则发热,此乃虚阳外越之所形成,加之病人一派阳虚阴盛之表现,故治用回阳饮(四逆加人参汤,郑钦安称回阳饮)温阳益气,以补耗损之阳气,故而疗效显著,效如桴鼓。近年来笔者多次应用回阳饮治疗妇女长期发热患者已经有数十例之多,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如果没有深刻领会出郑钦安的扶阳理念,是绝对不可能收到这样好的治疗效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