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戒行和奉献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提升

 行菩萨道 2016-11-04

比戒行和奉献更加重要的是内心的提升,戒行是在行为和语言上的防恶止非,而奉献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当下的幸福和快乐,这些都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善心的外在表现


然而,持戒再清净,道德再高尚,奉献再多,帮助的人再多,也还是人天善业,还属于欲界法,只能带来人天福报,并没有超越欲界因果,更不能解决自身烦恼的问题。比戒行和奉献更加重要的是内心的提升。因此,希望实现生命意义、寻求生命超越的善人们,应该在树立信仰、完善道德戒行和奉献自我的基础上,进一步致力于提升心灵。




如何提升心灵呢?要学会自我调控,善于调伏和引导自己的心,做心的主人。有些人可能会辩解说:心属于我的,我当然是自己心的主人,为什么还需要做心的主人?


好,假如你是心的主人,那么,你想要让心欢喜,它就能欢喜;你想要让心快乐,它就能快乐;你想要让心专注,它就能专注;你想要让心平静,它就能平静;你想要让心不陷入情绪,它就不会陷入情绪。做得到吗?做不到!证明心不由得你做主,你并不是心的主人。


所以,想要调伏内心,做心的主人,首先必须认识自己的内心,看清心的真面目。我们的心做烦恼的奴隶实在太久太久了,受烦恼控制和奴役的心,一直都追随着贪、瞋、痴,追随着烦恼,追随着习气。未经调伏的心习惯性地追求欲望,追求欲乐,追求它认为可以获得快乐的对象,就像苍蝇喜欢叮尸体或腐肉一样。




如果做任何事情都不去调伏心,只让它追随着自己的习惯,心就会像苍蝇一样往臭的地方、腐烂的地方飞。心的习性就是如此,不去调伏它、控制它,它就会追随着习惯、习气,而且做出对自己不利、对他人不利的事情。未经调伏的心就像一匹野马般不受控制,难以驾驭,连自己的行为、情绪都控制不了。发怒的时候克制不住自己,还要骂人、打人、摔东西,甚至用自残来发泄不满。


为什么心情经常起伏波动?为什么经常会闹情绪?因为心没有力量,做不了主,心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不断被拉去造新的恶业。未经调伏的心,还有一个特点是喜欢胡思乱想,习惯打妄想。坐着时打妄想,走路时打妄想,干活时打妄想,连睡觉时心都不肯闲下来,还是继续在打妄想,并以梦境显现出来。




难道我们在这一生才开始打妄想?难道我们在这一生,心才开始纷纷扰扰、胡思乱想吗?不是!在无始生死轮回以来,我们都是这样打妄想;一直以来,心总是追随着自己的烦恼、习气,没有一刻平息。


所以,想要做心的主人,就需要看护心、调伏心、引导心,就像善于治水一样,把心引导向正确的方向。




内容节选自玛欣德尊者所著《生命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