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机构功能布局是这样影响运营效率的

 快乐英平 2016-11-04
                       

今天说的案例是北京市月坛街道敬老院,该敬老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汽南社区内,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床位数为37床。以下从建筑功能布局的角度来剖析该因素对养老机构运营效率的影响程度。

1  建筑功能布局简介

敬老院由原有的招待所的两栋楼整合原本南侧的自行车库整合改造而成,各部分全部为一层平房,平面呈L型。在功能布局上,南北向建筑内安排了老人房间和入口门厅。基于原有场地限制,主体的双人房被夹在两条走道之间,为了补充其天然采光在南侧走廊添加了南向高窗采光。

南走廊的另一侧为敬老院的入口门厅、公共卫生间和部分的3人间。东西向的建筑中主要安排厨房、餐厅、公共浴室等其他辅助空间。与南北向建筑相连的最南侧为公共起居室。

L型场地的转角处为敬老院入口,通过入口花园可以方便的分别进入两部分建筑。在通过花园和南北向建筑的北侧走廊连接之外,管理人员办公室也设在两部分建筑的连接处,方便工作人员随时观察两部分建筑内的活动并能方便的到达建筑内的各个区域。

2   管理模式对运营效率的影响

(一)街道与企业合作的管理模式

月坛街道敬老院的规模比较小,共有床位37张,目前工作人员的人数共为30人左右。其中护理人员大约为20人,其余为管理人员和餐厨人员、保洁人员等(见下表)。



该敬老院原本由月坛街道于2006年拨专款筹建,然而开业后由于定位不准,经营面临困境。2007年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开始介入敬老院的管理,通过其人员专业的管理经验和护理知识将敬老院转型为全护理型,也帮助其摆脱了经营的瓶颈。这种政企合作的经营模式也表现在其员工的管理上,目前全院除护理人员的员工皆为街道聘请,而护理人员和院长则为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的人员。

据了解,这种合作的管理模式对敬老院的运营效率不无裨益,其主要原因是具有专业护理人员管理经验的机构(天津鹤童)可以专注于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培训上,提供老人最好的服务。而街道也可以避开其不熟悉的对专业护理的管理,就近招聘清洁等勤杂人员,并积极筹划敬老院外延的社区上门服务。

(二)通过空间回路提高员工配置效率

目前机构护理人员按每天三班轮流工作,早、中两班每班大约4至5人,晚班2人左右。据院长介绍,目前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是较高的,这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在使用中将护理站(兼办公室)靠近走廊尽头的危重老人房间改为两头开门(见下图)。



于是在方便时常注意老人情况的同时,也将护理工作的流线形成了空间回路(见下图)。这既方便了护理人员的巡视、换洗衣物等的流线,也为保洁人员的清洁工作动线提供了方便。可回游的空间给工作人员更多路线选择的空间,很好的节约了工作中因奔走而浪费的时间和工作人员的体力,对提高工作效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布局对运营效率的影响

(一)功能复合的门厅空间设计

建筑入口门厅处安排的几组沙发和电视形成起居室的氛围,空间有限但具备了多功能的特质。除了供老人日常休息之外,门厅还起到了咨询室的作用(见下图)。有意向入住的老人及其子女前来时,可以在门厅处与工作人员交谈,了解设施的特性,同时工作人员也借此机会了解老人的各种情况和评定需要护理的程度。这是养老设施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常被人忽略。同时,在入住后老人的子女前来探望时,门厅也提供了老人与家人团聚叙话的空间。


虽然入住的老人大部分需要长期卧床护理,门厅空间内还是安排了少量的棋牌空间,除了使敬老院氛围更活泼之外,对尚有能力进行棋牌活动的老人也是很好的训练机能的机会(见下图)。应该说,此门厅虽然面积有限,但使用率高,功能性强,在起到敬老院的门面作用外,对其整体运营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通过高窗增加自然采光

限于原有建筑的格局,敬老院主要的卧室处于南北两条走廊之间,且南走廊的另一侧安排有少量的卧室和其他辅助用房,因此中间的护理用房的采光收到限制。

然而,自然采光除了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之外,对于减少日间人工照明、降低机构的运营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敬老院中,为了补偿自然光线,南侧走廊在上方增设了高窗,让走廊和中间的房间都能得到南向光照(见下图)。


同时中间卧室面向南走廊的一侧采用大面积的开窗,这样既使得卧床老人能在其卧室内享受到阳光之外,也使在走廊巡视的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观察室内老人的情况(见下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巡视效率。


(三)不利于护理效率的过小公共卫生间

由于该敬老院在改造时的设想是为基本能自理的老人所用,同时出于总建筑面积的限制,公共卫生间只安排了男女各一个厕位(见下图)。但改为护理型敬老院后,虽然各卧室中都配有卫生间,护理人员仍希望有空间宽敞、多厕位的公共卫生间来加强如厕护理的效率。院方认为如果公共卫生间的厕位增加到5至6个的话,可以节省大量的如厕护理的人力。虽然这在服务的档次上有所下降,但对收费较低廉、人手有限的街道护理院来说是十分有效的提高护理效率的措施。


(四)便于护理人员操作的室内储物空间

敬老院中的老人房间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储藏的问题,在入口门上侧加做了吊柜,用于收纳换季的被褥等大型物品。虽然吊柜拿取较为麻烦,但能有效增加收纳面积,弥补了公共储藏空间不足的窘境,而工作人员能就近取放这些大型物品也有利于其工作效率(见下图)。


同时,从实际使用中可以看到,由于入住的老人全部为不能自理的老人,本欲供老人私人使用的橱柜结果也都是工作人员在代为取放衣物。据反映,卧床老人需要挂起收藏的衣物的可能性较小,工作人员帮其整理衣物时全部为折叠收纳的,而柜中隔板较少让工作人员觉得使用比较不方便,降低了其工作效率(见下图)。


(五)便于管理与护理的专用床设计

据院长介绍,老人房间的用床也与一般的床有所不同,此敬老院的用床可以通过插销装卸护栏(见下图)。由于有些老人有精神障碍,护栏不但要防止老人跌落,也要防止半夜随便下床游荡,因此护栏做成整个床的长度。这一小装置对敬老院的夜间管理极其重要。同时,在床头配有特质的吊杆,既可以在老人起身时供他们抓握,也可以在生病时用作输液的吊架。这些特殊的设备对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六)轮椅用餐分区设置的餐厅设计

餐厅受到空间的限制而分为两部分,走廊中的餐桌供可自己行走的老人使用(见下图)。


而独立的餐厅供坐轮椅的老人使用(见下图),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的护理方便。这主要是因为在独立空间中,工作人员可以讲小方桌围和成圈状,让老人分坐外圈,而工作人员在中间通过转身即可同时照应多为老人用餐。因为面积有限,空间通过镜子来增加宽敞感。


(七)有利视线控制的活动空间设计

东西朝向的、位于建筑南端的老人活动空间虽然面积不大,仍然起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由于此空间南向且四面围合中玻璃面积大,在下午可以当作阳光房使用。具有特色的是,在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将做轮椅的老人面朝电视围合成圈排列,这样站在电视机旁的工作人员通过视线控制就可以方便的了解老人们的情况,老人们也因为有电视声音作为背景而不显得沉闷(见下图)。


可以自己行走的老人则可以选择一边的沙发休息聊天,享受悠闲轻松的氛围,但也在工作人员的视线所及范围之内。总体而言,在活动时段,聚合式的使用使仅用一位工作人员就管理所有老人成为可能,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在空间设计中借鉴。

(八)墙面耐磨性和耐污性的反思

总体来说,月坛街道敬老院虽然收到场地面积和就建筑改造的诸多限制,但在适当的改造后目前建筑的使用状况还是非常不错的。但调查中也发现,虽然设计中已经对轮椅的通行和可能的使用情况等进行考虑,在使用中老人卧室入口的墙上还是留下了轮椅摩擦的痕迹,卧室的床边也有部分墙面上留下了因为摩擦等留下的污迹(见下图)。这提醒我们在设计中要更重视对墙面的保护等细节的设计,以延长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全生命周期的整体使用效率。


同时床边的插座由于担心老人出危险而被封上了,可见无论出于安全还是节约的目的,在设计老人卧室时就应该考虑家具的摆放,合理安排插座和开关等的位置,免留安全隐患。

总  结

月坛社区养老院是目前值得提倡的社区型小规模多机能的养老设施的较好典范。虽然初期投入的成本不高,建筑也是因陋就简的用原有的旧建筑改造而成的,但是在运营之后还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中低层阶级居民的欢迎。究其原因,首先是将原有建筑转型为养老院的改造设计非常成功。虽然用地非常紧张,环境上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改造后的敬老院却显得非常明亮、宽敞,各项功能齐全,建筑的两条走廊间形成了空间回路,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效率。建筑的改造中处处体现了对养老院建筑功能的深入理解和对细节的关怀。其中与运营效率相关的最为重要的包括以下几点:

(一)尽量在护理区形成空间回路

本敬老院的护理效率颇高,其中空间回路的形成是关键的因素。同时,从本案的回路可以方便的进入洗衣房、手推车储存处、活动室、门厅等各种公共空间(见下图),使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的同时也完成了巡视查看老人活动情况的任务,有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行走距离和作业负担。


(二)通过功能的复合节约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敬老院的门厅、器械储藏等空间都兼用多重用途,使区区550平方米的建筑中的每个空间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这种空间的功能整合对于同类小型养老机构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例中的门厅就集合了老人活动、来客咨询、家人集会等多种功能(见下图),使机构正真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效提高了机构运作效率。


(三)形成围和空间,利于工作人员视线控制

在本案的活动室和餐厅的使用中都涉及让老人围坐成圈,而工作人员位于中间的做法。这种类似幼儿园班级设计的方法在养老机构的设计中同样适用。在聚合的空间中,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通过视线了解老人的活动状况,随时为其服务,也减少了一项作业所需的工作人员人数。尤其在用餐护理中,通过小桌围和成圆形空间(见下图)或是使用特制的马蹄形餐桌,都能形成围和形空间,方便用餐过程的护理。


以上的这些设计要素对同类型的机构设计中提高机构运营效率具有普遍意义。但我们在总结设计上的这些要点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专业的养老机构经营团队的介入也对其成功有巨大影响。如同在设施介绍中提到的敬老院在交给鹤童集团管理前后的冷热两重境遇的对比所示,合理的定位和专业高效的管理对养老机构能否生存至关重要。无论如何,月坛街道敬老院证明了在我国大城市社区中的小型养老机构整合多种功能,通过政企合作来达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