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种本能揭秘为什么我们放不下手机,离线思考,保持专注?

 帅汤007 2016-11-04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忙碌,却不知道忙了些什么。每当夜晚降临,就会有一种羞愧感涌上心头,该做的,想做的都没有做。然而,睡了一觉,第二天又开始了这种重复性循环?

许多人都有这种困扰。我们每天被各种琐事缠身,手机逐步成为最大的干扰,刷朋友圈,玩微博,思维混乱,精神分散。想做出点成就却无处下手。

我们得了一种新的症候,叫作无手机焦虑症(No Mobile Phone Phobia),表示离开手机就会感到焦虑。我很愿意把它当作一个笑话,但统计数据告诉你令人悲伤的现实。

汤姆·拉思在《你充满电了吗?》一书中提到过一项调查研究的资料,这项研究调查了15万智能手机用户,发现这些设备平均每天被解锁110次,晚高峰时期,被调查对象平均每小时要查看9次手机。因为干扰,我们每天平均损失了28%的时间,而每看一条信息,我们都需要67秒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地随时保持在线。比如说,你需要感觉到被重视,或者需要显示存在感,你希望有人需要你,希望得到参与感;你也可能缺乏自信,想要取悦别人,或是自尊心不足,害怕承担责任,缺乏意志力,如此种种。

当我们心甘情愿地被手机奴役,甚至像鸦片成瘾一样离不开手机,手机已经渗透至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却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吸引: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但也让我们分散精力,无法专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放不下手机?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特奥·康普诺利在他的著作《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中给了我们答案。

我们之所以放不下手机,离线思考是因为我们的本能缺陷。


离线思考为何如何困难?

一、我们是天生的条件动物

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中,狗一听到铃铛一响,就会分泌唾液。狗群已经形成了所谓的“巴甫洛夫反射”或者“条件反射”。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你的手机上,手机“叮”一声会让你情不自禁要查看手机。

对很多人来说,最轻微的无聊和空虚感也会促使他们停下手边的任何事情,掏出手机。重要的工作,重要的谈话,重要的家庭活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无法阻止连线的巴甫洛夫反射。你常常中断现实中与人的接触,转而去追逐更贫乏、更不重要的虚拟接触。正如狗不能自发地停止分泌唾液。

记得有一次,我刚在简书的写文章,有一篇文章被推至首页,文章的曝光率大大增加,手机不时有消息传来,手机一响我就像着魔一样不断打开手机看文章的阅读量、喜欢数、关注数。结果,一本只需要花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完,结果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瞬间感觉感到自责。自那时起,我就关闭简书的消息通知,虽然时不时还会看,但是屏蔽“巴甫洛夫铃声”,还是大大减少了看手机的次数。

本能拆招:屏蔽你的“巴甫洛夫铃声”,批量完成同类任务。

二、我们天生热爱眼下的满足

大脑似乎天生喜欢眼下的满足,对亿万年前生活在荒原上的人类祖先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他们必须及时抓住每一个进食的机会,否则很可能等不到第二次。这样的基因也被遗传至下一代。

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chel)曾做过一个富有创意又非常切题的心理学实验。实验的受试者是600名4~6岁的儿童,沃尔特给了他们每人一块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能坚持15分钟不吃掉这块糖的话,你就能得到第二块糖。然后他离开了房间,透过单面玻璃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只有1/3的孩子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长期的跟踪结果显示,那些有能力忍住欲望、推迟满足的孩子明显能力更强,也更成功。

· 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更好,在SAT之类的考试中得分也更高。· 他们变得肥胖的概率较小。

· 他们对药物上瘾的概率较小。

· 他们离婚的比例较低。

· 他们的情商更高。


眼下的满足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当学习和娱乐活动相冲突的时候,我大多数情况下会满足我没心的欲望。比如:我会为了看《四大名助》、《饭局的诱惑》等而推迟看书、写作、学英语,哪怕我明明知道推迟满足从长远来看会给我带来更大的益处。

本能拆招:如果先天不是自律的人,后天也可以学习推迟满足,或者教会你内心那位荒野居民推迟满足。在满足欲望之前想一想:这样做是不是值得,并且不会后悔?

三、我们天生容易养成习惯

通过不断的重复,行为会变成自发的、无意识的习惯,我们连线的(错误)方式通常会变成习惯,所以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连线,而且很难改变。

不难想象,容易养成习惯,这在生存竞争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所以这样的特性通过基因传递延续,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易于养成习惯带来的好处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我们能够轻松地形成固定的流程,于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不需要消耗太多资源和能量。

当然,不受控制的坏习惯或过时的习惯会带来麻烦,所以我们必须将它们“擦除”。对于某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来说,这可是件难事。比如:我们与手机形影不离。

本能拆招:养成好习惯,抑制坏习惯。比如:每天离线两小时,抽出固定的不受打扰的时间,来完成专注的工作和对话。放弃多任务并行。

四、我们天生倾向于快速反应

在人类祖先面对剑齿虎的时候,思考的冲动无异于自我毁灭。携带思考基因的祖先不太可能有机会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而那些拥有快速、即时反射基因的祖先却能够顺利生存繁衍。经过简单环境中数千代的演化,反射基因在自然选择中战胜了思考基因。

时至今日,这些原始的机制依然在很多方面影响着我们。如果不加约束,内心的荒野居民会阻断我们的思考,尤其是在新鲜刺激的环境下。

因此,我们很容易屈从于冲动、在变幻莫测的互联网上漫游。在信息爆照时代,我们摄取大量的信息,却不加以思考整理。我们看似懂得很多道理,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本能拆招:训练专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会独处。

五、我们天生对危险十分敏感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如果有某种特质能让你对危险更加警觉,那么你生存繁衍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和其他动物一样,我们演化出了对潜在危险的敏锐感觉。与普通正常的信号相比,潜在的危险信号更容易攫取我们的注意力。

因此,每次收到带来意外、坏消息、烦心事或是预警危险的邮件和信息,时刻检查邮件的欲望就会得到强化。你的情绪越紧张,检查的次数就越多。

尽管你知道,大部分邮件都是无关内容,没有任何危险,但依然于事无补,甚至正好相反。很多研究表明,与常规定时的危险信号相比,罕见、不规律、无法预测的危险信号更能强化这种搜寻行为。

一段时间以后,一旦我们开始检查邮件,身体就会进入预警模式(还记得巴甫洛夫的狗吗?),内心的荒野居民也会产生典型的压力。应激反应:要么战斗,要么僵住,要么逃跑。这种慢性的提心吊胆也让我们更容易生病。

本能拆招:屏蔽你的“巴甫洛夫铃声”,固定时间检查邮件,如早上一次,晚上一次。

六、我们天生好奇

好奇心是面对新鲜事物时产生的探究反射,在演化的历程中,这是个非常古老的特性,归反射脑掌管,而且不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要维持生存,好奇心非常重要,好奇心强的个体更可能生存繁衍下去。此外,发现新事物会带来即时的满足,即便探索的结果完全无关甚至是负面的。发现新事物会促使大脑分泌兴奋化学物,带来满足感。

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在一大推完全无关的邮件中找到一封有用的,那简直就像“在一大堆垃圾里发现了金矿”。尽管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习惯处理电子邮件,但依然很难控制我们不断查看的冲动,也很难学会批量处理邮件。因为发现“金矿”本身就足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奖励来得并不规律的情况下。

本能拆招:有些时候需要抑制你的好奇心,专注批量处理事情。

七、我们天生热爱兴奋感

奖励越不可预期、越不规律,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就越多,兴奋感就越强烈,上瘾的风险也越大。一旦你陷入了这个循环,巴甫洛夫效应就会起效,让你进一步上瘾,因为“很快就能得到奖励”的认知就像狗听到的铃声一样,也会带来兴奋感。所以与相对较长的邮件相比,简短的信息带来的兴奋感更强。例如:邮件、短信和微信。

更糟糕的是,你的大脑会逐渐习惯多巴胺的刺激,接下来要更多的多巴胺才能产生同样的兴奋感。于是你需要不断增加刺激的频率,缩短刺激的间隔时间,才能获得同样水平的快感。一旦习惯了高水平的多巴胺,原来的普通水平就会变成谷底。而且,在每一次“兴奋期”之后,大脑通常会自我调整,为普通水平以下的状态作过度补偿,于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达到正常的感觉。瘾头就是这样形成的。

一项调查表明,现在超过1/4的成人和接近半数的青少年拥有智能手机。

37%的成人和60%的青少年对手机“高度上瘾”。

23%的成人和34%的青少年会在进餐时使用手机。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很多人对随时在线已经上瘾。现实情况甚至可能比调查数据更加糟糕。因为,众所周知,大部分瘾君子会低估或者拒绝承认自己的瘾头。

本能拆招:如果你已经在线上瘾,那只能养成好习惯,慢慢摒除坏习惯。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八、我们天生追求确定性

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大脑,它就会拼命地追求确定性,同时尽量避免不确定。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如果明知有很多消息正在蜂拥而来,你很难控制自己不去看手机。那些消息重不重要?是老板发来的吗?或者某个重要客户?事情急吗?如果我没有及时回复会有什么后果?只要掏出口袋里的手机点两下,所有疑问就会尘埃落定。尽管理智上我们知道,真正紧急的邮件非常罕见,但你依然会不理性地渴望排除“万分之一”的不确定性。

我们内心的荒野居民也不喜欢不确定性。如果没有思考脑的干预,他会跟随反射脑的指引。在人类祖先生存的那个世界里,致命的危险随时可能降临,但环境相对简单,他们从长辈那里学习到的“真理”帮助他们快速有效地做出反应。生存繁衍不需要太多真理,抓住几条就够了。质疑这些真理会拖慢你的速度,最终可能让你丧命。我们身上最强大的两种认知偏见是证实性偏见和选择性感知:为了避免不确定性,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支持自身结论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本能拆招:要避免这些偏见,唯一的办法是停下来进行思考,接受批判性思考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过真正的对话或建设性的辩论来考验自己的想法和结论。

九、我们天生需要归属感

数以千计的出版物(尤其是压力研究领域的文献)表明,时至今日,归属于某个运转良好的社会系统仍是健康、幸福和完美生活的基础,通过外部干预加强归属感,幸福感也会得到增强。

在今天的社会里,随着传统意义上的部落逐渐弱化消失,人们又在社交媒体上创造了虚拟的新部落并投入大量时间,这不光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可能也是为了获得地位。互动交流能增加幸福感,孤立、消费性的网络活动却会增强孤独感,降低归属感和幸福感。但无论是互动还是孤独地消费,这两种情况都会进一步增强你对随时在线的需求。

本能拆招:群体交流固然重要,但适当的独处专注同样重要。放下手机,离线思考,给自己整理工作和生活的时间。

十、我们常常被相当神经质的感觉驱动

H.萨士泰勒和同事研究了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有三种:

(1)窥视他人生活;

(2)为自己创造一个有特色的身份;

(3)满足内心的自恋倾向。

不断检查社交媒体比检查邮箱更糟糕,因为它会带来额外的问题:社交媒体会催生“身份焦虑”,让你感觉更加孤独、悲惨。而所谓的“身份焦虑”,基本上就是“嫉妒”的学术委婉说法。

每个人都只会发布生活中有趣、正面的东西,你会感觉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的丰富。所以,你对生活的满意度会下降。千真万确,你越沉迷于微信,那么你在现实中的真实朋友就越少,与人相处的时间也越少,而且你会越发相信,谁都比你过得幸福。如果你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见到大量真人,你就会以更加真实的角度看待他们的生活。

研究表明:使用脸书真的会让你更不快乐。

你感觉孤独或者不快乐,于是就去微信上寻点儿开心。如果找到了一些能带来兴奋感的东西,它会让你感觉好一些,却显然不足以抵消你由此产生的(一点点)不快,所以你会一直寻找下去,形成恶性循环:你越频繁地查看微信邮件,就越无法满足,感觉越不快乐、越孤独;于是你就更需要小小的兴奋感,因此你更加频繁地检查微信邮件,变得更加不快乐……

本能拆招:专注于自己的生活。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从容和淡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最更好的自己即可。

做的事情并不在于多,而在于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而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享受这种愉悦感。

既然我们天性有这么多缺陷,那是不是放下手机,离线思考,专注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呢?

本书作者给我们提供四点建议:

第一,彻底离线——抽出固定的不受打扰的时间,来完成专注的工作和对话。

第二,批量处理,尽量减少切换次数。

第三,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第四,科学应对负面压力。

具体如何做到,下回分享。

一切方法以行动为基础。如果不行动,再好的方法也等于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