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图】旅游购物回扣的猫腻,你怎么看?(节目原文),导游回扣案例

 吴恺逵 2016-11-05

【组图】旅游购物回扣的猫腻,你怎么看?(节目原文)

时间:2016-11-05 02:06:00编辑:六维空间手机版

  

  

  据财经频道的记者暗访云南旅游市场了解到,9月19号在朵吉水乡的藏寨里,游客跟着一位藏族导游来到了当地的交易市场里面全是游客,随后导游带游客来到了位于川主寺的一个藏药材的综合商场,这个店的冬虫夏草的售价从258元到500多元一克不等,藏红花也从98元一克到200多一克不等,从藏药店出来,游客们直接就被带进了相邻的这家以牦牛肉为主的土特产商场,在这里一袋250克的牦牛肉的售价大概在80元左右,一些牦牛肉干类的产品价格达到每斤150元左右,离开土特产店,游客又被带进一家名叫丝源印象丝绸馆的地方参观。为比较价格,晚上记者来到附近的松潘县城,走进当地的土特产商店对比价格,这里的虫草、藏红花以及牦牛肉的价格都比购物店便宜很多。

  


  在业内人士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松潘县4A级景区德吉梅朵风情街,工作人员说虽然在这条街上所有的购物店是开放式购物,但游客在每一家店购物,旅行社都可以拿到相应的回扣。这里的一位姓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风情街上的购物店众多,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公司,通过业内人士的引见,记者找到了这家集团公司的销售负责人焦经理。

  通过焦经理,记者拿到了一份2016年购物签单联系表,这里面详细记录了四川省内旅游景区周边购物店的名称以及每种商品的购物返点提成比例,包括一些晚会门票以及烤全羊等自费项目的提成比例等等。按照这份表格计算,朵吉水乡每天的营业额一百万的话返点60%,德吉梅朵风情街每天营业额50万元返点50%,丝绸,水晶,牦牛肉每天总营业额一百万返点50%,仅粗略的统计,九寨沟黄龙线路上的这几家购物店每天返给旅行社的回扣就高达数百万元。

  昨晚(11月3日)《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演播室请来了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旭,还有财经评论员李藏宇,一起来聊聊一张返利表揭开旅行社和购物店之间的猫腻,里面的黑幕到底有哪些?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1 为什么一些旅行社明目张胆违反《旅游法》?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主持人周运表示很多人都惊叹,一个银器的回扣的点位能到6成,这也难怪当年一把梳子能卖一千块钱,因为这回扣的确是高。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明目张胆的违反我们现行的行为,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陈旭(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价值和价格如果背离的太多的话,太离谱

  


  根据《旅游法》的规定我们是不得组织游客去到指定的购物店去购物,看到这我就想起,前不久疯传的一个视频,去韩国游,韩国的导游说你要不买东西的话,我赚什么?旅游购物也作为旅游的组成部分,我们这里尽管说没有这样强调是旅游购物必须绑在一起,但事实上我们北京比如一日游免费或者仅仅是一百元要去逛长城,逛十三陵等等,人说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你不购物哪行,所以从我们这个披露出来的事实来看,这个购物一定是旅行社组织旅游,旅客去旅游的一个重头戏,但价值和价格如果背离的太多的话,那就离谱了。

  李藏宇(财经评论员):低价团,根本没法覆盖旅行社的成本

  


  有的导游甚至直接强迫购物,这个起码导游给你讲的天花乱坠的,你当时就信了,自愿买的,可是这个问题是你当时信了,但是你一回来就明白了。因为我有一同事就有这种经历,他也是去类似这样的旅游,我就不提去哪了,他买了一个银器,其实那个银器的价格,银子本身是有一价格,然后机器加工是一个价格,人工加工又是另外一个价格,越来越贵,他当时买这个银器的价比当地最贵的手工价格还贵。导游带旅游者去的都是一个封闭场所,你根本无法跟其他的同样商品比价。故意要封锁你的相对的购物信息,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条件在里边,所以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价格不能叫公正的市场价格。

  2 怎么看待旅游诱骗消费?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里,很多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网友“悟”说,现在这个旅游陷阱主要都是导游所致,如果不是导游带去这些购物点的话,他根本不去的,对于这个导游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可以减少旅游陷阱。

  李藏宇(财经评论员):这其实是一个生态链

  


  旅游社先把这些游客低价买过来,骗过来,然后他要交给导游或者是地接,这些导游、地接相当于我买了一群游客过来,怎么办,我要靠你把这个钱赚回来,于是当地就产生了这样类似的购物商店,购物商店,你看我凭什么要给你50%的回扣?就是因为这些游客到这来,他买的东西的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你想我给你50%,我至少剩下还赚一半,就意味着你买的东西至少比它实际价格高4倍左右。

  陈旭(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客经济账算的不是很细,也是关键。

  

  人的一般基本心理,这个看看,那个看看,包括导游口才了得,这个这么好那么好,这么便宜那么便宜,这个本来卖100块,我10块,1折就卖给你了,大家有过这种体验吧?所以咱们叫用诱骗也好,忽悠也好用这种词,他实际上对你的心理是有相当的研究和了解,因为我觉得我们作为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有某种新鲜感我得拿点东西等等,而且一般能这样出来旅游的人,经济账算的不是很细,这个很关键。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网友“飞跃”说,旅游被购物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对消费者而言是防不胜防,因为旅行社导游以及购物场所由于拥有共同利益,早已经结成了一个利益联盟,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掩护,掩护到什么程度,据说已经出现了一个新词叫隐性店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里,财经频道的记者在云南暗访了解到:黄先生是成都一家老牌旅行社的经理,他们旅行社只做九寨沟黄龙的地接服务,据黄经理自己说,他们公司每年接待的人口在15万人左右,旅行社的主要利润就是靠游客购物的提成来弥补,而要想让游客多购物只能多进购物店。

  这家旅行社的负责人说,《旅游法》明确规定了旅游团进购物店要事先跟游客说明,而且进购物店的数量还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他们会想办法来规避法律监管,其中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把游客带到一些名义上是景区,实际上是购物店的地方,旅行社称之为隐性店。

  有了这些隐性店,旅游社就能光明正大地告诉旅游者进的是景区或是一些博物馆之类的景点。在这些购物店中,游客购物后一些旅行社回扣 均单能达到40%,高的一般都是50、60%。这几家旅游社的负责人都向记者承认,目前四川省内的旅行社很多是靠游客的购物回扣返点来赚取利润,也已经成为当地旅游行业一个公开的秘密。

  3 怎么来界定它是个旅游景点还是一个购物店?

  陈旭(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如果价格贵的离谱,归根结底目的是消费

  如果是个景点就不应该发生交易行为但如果是一个集市有了交易行为,而且这种交易的价格是背离它的价值的,所以根本上来讲,不管他用什么样的名字,就是诱惑你消费,如果你是景点,一般来说出了一张门票之外,真正到了景点里边,这么大一个景点,你还在消费吗?一般来讲不消费了,但它是集市,大家都知道集市是干嘛的?交易,而且交易刚才讲,如果你真的价格特别公道,我们叫地毯价,那行,如果你价格贵的离谱,那归根结底你把人带到这来,目的是让你消费。

  李藏宇(财经评论员):关键在于旅游收入是否建立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上

  

  如果我们从正面角度来理解,比如当地为什么要做一个叫做集市的旅游景点,我们都希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希望游客的消费的更多的留在我本地,可是所有的景区景点,它都有一定接待量限制的,尤其是我们新的法律法规都有规定,既是为了游客的安全,也是为了游客的体验,你不能无限制的在景区进人,其实它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你的景区的容量,怎么办,有的地方可能就想,那我要造新景区,新的景区哪那么好造,第一个你需要大量投资,这些地方政府往往是没有那么多钱的,那怎么办,我就要吸引民间投资,其实这些理由都没错,我有一家公司来愿意投钱,可以,打造旅游景区,然后有游客来,既给当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又有收入。关键是你这个收入是不是建立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上。若是封锁信息,带来额外的高额利润,这个是违法违规的行为。实际上它对你当地旅游业长远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里网友也是纷纷吐槽被迫购物经历。

  网友“金色九月”说现在旅游社和购物店勾结骗游客的事,原因也有游客贪图便宜,没看清背后的陷阱,但是没办法,人都是贪图小便宜,所以旅游要理智选择旅行社,千万别听信所谓的低价游,没有免费午餐的。

  网友“枫叶”说,是提醒了,要收集证据,比如说对话、录音、视频等等,安全的前提下及时举报主关部门及时处理,该罚罚,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旅行环境才能好起来,才能大家开心起来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里主持人周运说到比如一千块钱的梳子发现我买贵了,按照新的《旅游法》的规定,先由旅行社垫付我的退款的这个钱,但是久来久去磨了很久,最终虽然是赔了,但是成本太高,很少人投诉。我们联合数字100还做了一个调查,说到底有多少投诉,现在说没有的还是占到大多数,7成以上,有的只有26%,但是让我们略感欣慰的是下面这个调查结果,在投诉过后比较满意的有3成的人,一般的也有4成的人,投诉完了还非常不满意的只有很小的比例了,就说投诉好像还挺有用。

  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旭补充到,如果有这种欺诈行为发生,有其他的一些我们在旅游当中一种不当的行为发生还是要投诉,就跟我们报案似的,我们很多东西丢了可能觉得报案没有用,但是在某一个特殊的比较集中的时段发生了类似的案件很多的话,有关部门就会重视,像刚才这个数字统计,说我们满意、比较满意的,满意或者一般的占70以上,而且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的占25%左右,就可以看出事实上我相信市场管理部门也好,政府也好,还是对这些旅游者,这些从业者还是有规制的,还是有制度的。

  4 维权的成本高,很困难,怎么办?

  陈旭(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需要政府和市场来监管

  

  这个事如果光靠消费者本人去维权,我认为这个制度设计就出问题了,所以这还是要政府和市场来管,当地的政府,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对于这样的行为如果一旦被投诉并查实的话,该怎么重罚,如果有这种重罚的机制,那我觉得可能这些欺诈者们,非法经营者们就要收敛一些,你光靠我们个人力量,就咱们刚才说的,咱们时间精力金钱投入,这不现实的。

  李藏宇(财经评论员):购物场所无法监管是个问题

  但这个确实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目前旅游市场,我们管理基本上横向、纵向,纵向比如旅游局系统的垂直管理,你只能管旅游社、管导游、管景点,但是真正的购物场所你基本上管不了。可是你去当地的工商、物价部门投诉这个成本就高了,一般人都选择不去投诉了。

  猜你喜欢

  →驱散雾霾 不能只等风!(节目原文)

  →煤价高涨,去产能如何不松动?(节目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