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情报】杭州学军小学:名誉校长谈了这4点学校管理妙招

 好好生活图书 2016-11-05


在这里观察学校



在这里理解学校
在这里建设学校



“校长会'凝聚全国教育精英,提炼中国教育智慧,与您一路同行!









文\ 杨一清,特级教师,杭州学军小学名誉校长

1、用了一批年轻人做学校各级管理者
人的能力有大小;才干有高低,但没有人天生就是当管理者的。学校管理者的成才必定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践,就是承担压力,就是要使我们的年轻同志把压力转化成为工作的动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不能造就一批善于领导和管理的人才。近几年来,我校大胆地起用了一批年轻人做学校各级管理者,包括校级、中层和各个科室的组长,仅学校中层和校级管理者的年龄就由10年前的46岁下降到现在的38岁。为了让这批年轻管理者尽快脱颖而出,要给他们压上合适的担子。每次到学校挂职锻炼的管理者,我都让他们早上手,负责具体工作,放开手让他们干。人的才能只有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显示出来。


俗话说,无欲则刚。我们的管理者,只有无私,才能无畏,才能成长。把他们放在矛盾冲突的环境中锻炼是培养人的好方法。比如,我把年轻的管理者放到招生工作中去锤炼。事实证明,在风口浪尖上培养管理者极为有效。管理者体会到有一定的压力,负有一定的责任,就必须首先约束自己,学会容忍,学会解决冲突和矛盾。这种锻炼不仅有益于他们工作能力的提高,更有益于他们良好品德和人格的形成。


我们要因势利导,激励成功。不能简单地要求下级服从上级,言听计从,专听组织安排和工作需要,不能采取强迫命令,甚至以权压人,而要有意识地根据下属的能力、兴趣、潜力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其尽快地适应环境和工作,获得成功的激励。


2、注重培养“把关”意识
校长还要注重培养“把关”意识。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作为校长,要分清事的大小,轻重、缓急,然后采取不同措施。我历来主张,工作中要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学校各部门都建立起工作标准与服务规范。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校长定夺决策的时候,这时需要校长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周密、细致、合情、合理、合法,秉公办事,按政策办事,让家长称心,让社会满意。


3、年轻校长还是要兼课
我接触到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了学校领导工作以后,往往忙于应酬,忙于处理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很少兼课,有的甚至根本不上课。我认为校长,尤其是年轻的校长要兼课。当然,兼什么课,兼多少课,可以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年轻管理者兼课有利于了解教学情况,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体会教师的甘苦,密切干群关系。所以我认为,校长要上课,学科不能丢失。


学校管理者通常是以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且得到同行教师公认而被推崇的。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没有止境,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其内容和要求也将跟着发生新的变化。面向21世纪,要求年轻管理者具备广博的学识、优化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教学艺术、教研科研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


学校管理者加强教学研究,实际上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学校管理。管理者抓住学科教学的主线,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工作中的问题,便于及时思考、调控、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是有效管理所必需的。


4、“零距离”和“等距离”
学校领导在学校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不是人际关系距离越小,学校气氛就越健康。丧失原则的哥们义气只会对学校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害;调动不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学校领导的权威也就因此而丧失。学校领导保持清醒头脑,保持与每个人合适的距离,做到“零距离”和“等距离”,这是建设健康校园的重要条件。


所谓“零距离”,就是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应该没有隔阂,没有戒心,大家可以以心交心,畅所欲言。一句话,心心相印。这就能达到领导和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效果。零距离使我们能听到群众真正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在管理的过程中,保持零距离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教师去做事,而不去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难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学校领导,在某些问题上,应当进行换位思考,要能站要教师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体验、理解他们的各种感受,做到不急不躁、尊重他们,尽可能量与他们保持情感体验上的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易于同他们沟通情感,达成共识。


所谓“等距离”,就是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对一部分教师亲密无间,好得不得了;对一部分教师冷淡隔阂。对“亲密无间”的教师要保持“等距离”,这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学校领导和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有利于“透视”教师。


无论讨论公事或者处理一些私事,不要平时“关系好者近之,关系淡者疏之”,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同等的距离,甚至要对“亲者严,疏者宽”。要做到光明磊落,认识每一位教师的价值,能够使人尽其才,同时给予适时的点拨和恰当的点评,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校领导的这点清醒,是学校教师队伍得以不断提高、教师从学校领导那里不断得到有益指导的基本保证。这样,教师队伍就会充满活力,学校就会长盛不衰。

来源:京师书院BigDat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