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一辈子奉行的“八字养生诀”

 平潭牛倌 2016-11-05
导读

  时针转入冬季频道:马上就立冬了,冬季养生也该提上日程。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简单意思是,冬季是万物潜伏的季节,要早睡晚起养精蓄锐。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知道冬季养生“八字诀”:捂膝、暖胃、强肾、养心。


  捂膝:减少磨损增加润滑

  膝盖是一个关节,就跟轴承一样会产生磨损。随着年龄增长,供给膝盖的气血也少了,所以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膝盖保养。尤其在冬季,寒冷潮湿的天气、冷水刺激,都会诱发风湿性关节炎,或使已经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病情加重。

  膝关节炎患者应选择舒适的鞋子,最好穿松软、鞋底有弹性的鞋,以减轻重力对关节的冲击,减少磨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运动会对膝盖造成损伤。不要让关节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的运动,尽量避免长时间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远途跋涉等较剧烈的对关节有损伤的运动。

  暖胃:冬季养胃春节进补

  冬季因为天气寒冷,是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不注意防护,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者是旧病复发。冬季一定要注意暖胃。

  1措施一:增衣暖胃

  感觉这几天“寒风那个吹啊”,冷飕飕的吧,这时候是棉衣上岗的时候。中老年人一定要随天气变化适时增加衣服,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否则的话,容易可能导致疾病,如腹部着凉、胃病复发等,进而影响到身体健康。两件常用的暖胃“武器”值得注意,一个是护腰;一个是热水袋。

  2措施二:饮食暖胃

  温食是暖胃的最直接方式,早晚饭时喝些热粥对胃肠功能大有裨益。温热驱寒的食物是暖胃的第一法宝,如姜、蒜、羊肉、狗肉、胡椒、茴香、虾、韭菜、大枣,都可以增强人体阳气,很适合老人冬天食用。此外,老人还可以多喝一些红茶,有暖胃之效。


  壮肾:肾为先天之本

  肾是人体生命之本源,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

  中医认为,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强肾才能健体。冬季强肾注意两点:要防止冬季严寒气候的侵袭;补充足够的能量:多吃点坚果类,核桃、开心果等都可以补肾。适度吃一些海鱼、羊肉、狗肉,也是必要的。尽量不喝啤酒,不要过多吃豆制品,植物性蛋白摄入太多,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多,加强肾脏负担。

  养心:两招远离心脏病

  冬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每年冬季,医院收治的心脏病、脑血管病患者会明显增多。所以,心脑血管患者到了冬季一定要格外注意。推荐两招可以远离心脏病:

  1注意足部保暖

  在寒冷的冬季,万物闭藏,心血管疾病患者首先要注重保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耐寒能力差,体弱怕冷,当遇到寒冷刺激时,容易引起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而感冒是加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衣着方面更应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常言道,“寒从足下生”,足部的保暖尤其不能忽视。

  2多补充高蛋白食物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做好保暖工作的同时,还应及时补充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热力效应”,即摄入后有30%-40%的热量要消耗放出。也就是说,食补时补充蛋白质会使身体觉得暖和不怕冷,正符合冬季机体的需要。同时,补充蛋白质还会使人觉得兴奋,有精神。


  食物中肉类含蛋白质最高。营养分析表明,蛋白质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羊肉、鸡肉、牛肉、鸭肉、猪肉。其中羊肉为20.5%,猪肉为14.6%。中医认为,羊肉属大热之品,性温味甘,有补肾壮阳、温中祛寒功效。鹅肉少吃,鹅肉性凉。

  小编提示:总而言之,一个注重外在保暖;二要注意食补,做到冬季养生“八字诀”,健康长寿就在眼前。

  体检专家提醒大家:如果你还有关于体检不懂的问题,记得下方留言问体检专家哦~~

  每年定期体检必不可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