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辛 |《经典中医概论》09: 理法方术与大方向

 行走如初 2016-11-06







理法方术与大方向 



所以,我们从三焦来看,所有的病,不外上焦、中焦、下焦三个层次出了问题。这三个层次,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虚和实。一个中医,每天看病人,男女老少什么病都有,其实就这两类。


前面讲过了虚,就是三焦能量不足,虚。


什么是实呢?


三焦就像一个气球。如果打上气然后用力捏,到一定程度,会发生什么?炸掉。在炸之前,某个地方会变薄、突出来,这就是脑血管爆裂的模型嘛。或者别的地方会突出来,可能是妇科肿瘤,或者肝血管瘤。


气机就是一团能量在三焦里边不停的运转,我们的肉体就是一个壳,里面的能量太大,但是流通不畅,内外不通,就是实证,“实则开”,气机的自然运动方向就要往外开,当开出去的渠道受到封闭的时候,就会在某个点上爆发。


当一个气球没有气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同学:瘪掉了。

李辛:对,瘪掉了。人体的气球比较复杂,里面有各种不同的物质(皮肉筋骨髓),有各种不同的空间(脏腑、经络、血脉)。对于没有气的人,有的是这里瘪,有的是那里瘪,变化出种种症状。


治疗原则,实病要开,虚病要阖。


所以当我们说养生的时候,不是说你该吃绿豆、红豆、或者人参、阿胶……,或者用刮痧、针灸、按摩等等的方法,这些都是治疗上的细节。


中医讲“理法方药”或者“理法方术”,方法是最后一步的操作,要明白道理,明白人体当下是虚还是实,先找到大方向,开还是阖,这是最基本的理。






“开”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问病人:有运动吗?大便、小便、出汗、月经是否通畅?往上往外是开,往下通也是开的一种。这是一。


第二,有没有正常的社会活动?跟人交往是否有障碍?精神心理是否畅达?有不高兴,敢不敢说出来?难过的时候,会不会流眼泪?想买件衣服,会不会憋了三年还是没买?最近三个月有过休假吗?这些是精神上的开,很重要。


这些都是一个东西,是大方向。我们要去了解这些最基本的部分。这些部分,是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的。你自己深入了解了这些东西,而且帮助病人意识到,并在生活中改变、调整,那个力量就很大了。


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内心状态、身心感受无知无觉,却指望通过吃一把绿豆就能改变很多。这个对简单轻灵的小鸡小鸟还行,我们那么大、那么复杂的人,要靠它来改变,不那么容易。除非你是非常干净的肉体、非常清净的心灵和非常简单的生活。否则的话,一把绿豆是调不动你的,一包汤药也不太容易调动你。


真正能调动你的,是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习惯、选择、心理习惯、你怎么看待自己,怎么来调

整自己。




知常达变与标本缓急



1996年我在上海工作,人民广场的下面有很大的电子游艺厅,有个拿锤子打鳄鱼的游戏,很多鳄鱼,此起彼伏,那个挺好玩的,打到它就叫。


有时候看病,看到一个人病了很多年,北京、上海,甚至美国的各大医院都看过,症状缺越治越多,我就想起这个游戏,这就象一路上被很多锤子打了的鳄鱼。一路上的治疗,都是在抓那些不断变化的症状和诊断——“变”。而忽略了人体本来自然的三焦能量的状况和运行规律——“常”。


“平常”,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中医治病,就是帮助一个人回复平常。


在这个回复的过程中,医生会兼顾两个方面:


第一叫做“急则治其标”,有一些比较急的症状,需要先处理,否则会干扰影响进一步的深入全面的调治。比如有个人肚子很痛,那我需要马上给他缓解,我就先给他扎针、止痛。这是治标。


第二,“缓则治其本”,这位病人有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下焦不足、中焦虚寒、表气不畅,这称之为“本”。在缓解急症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调治。


以前老师有教我看病的诀窍,当一个病西医不知道是什么病,中医也看不出来是什么问题、什么原因,你也不知道怎么治的时候,怎么办?调常。


每次病人来复诊的时候,要问他的生活状态,吃喝拉撒睡,这才是中医看病的基本指标。

吃得好吗?睡得好吗?动得好吗?拉得好吗?出汗正常吗?尤其是慢性病,把他的这些基础指标调到正常了,就意味着生机恢复,气机平常,这个时候,人体本有的生命力,就能把这个病给化解掉。任何的病都是这样。


所以说中医是“来帮忙”的,病人才是“当家做主”的,不是医生来全盘接手,指东打西。可惜病人常常放弃自己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的责任,医生说什么,他就接受。





很多情况,指标看起来有点吓人,医生也说得吓人,于是病人被吓到了,乱了方寸。在中医来看,三焦能量和流通度还不错,神也比较定,可能只是因为思想上有些疑惑、纠结,或者因为最近天气的变化,能量稍微有些不调,或者是开阖的节奏与幅度,最近有点跟不上,于是出现一系列症状和异常指标。


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指导病人,先学会定神,问问自己,真的很严重吗?先把体检单放下,观察一下自己这个真实的人,别着急下手一通乱治,这一点很重要。


为什么神要定?神乱了,气机也会跟着乱。那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假症状”出现,应接不暇,越治越乱。




自愈的条件



什么病自己会好?什么样的病不会恶化?


先把医院里中医、西医吓人的诊断放一放,按这个思路来判断:


第一,神是定的,而且是舒缓的;

第二,元气不是太虚的,或者说下焦气不是太虚的;

第三,   中气、消化能力,饮食、排泄是相对正常的;

第四,   睡眠正常;

第五,   几个通道:出汗、小便、大便、月经,是正常的。


这样的病人,不管得到的西医诊断是什么,只要找到对的医生,甚至,如果没有生命危险,不一定找医生,只要把工作停下来,或者减少,换个好的地方生活,什么病都会自己好。


另一种病人,虽然只是一个感冒,病人也不当回事:大夫我感冒了,有点难受,您给我开点药,明天还得飞澳大利亚。


这样的一个人,诊断只是感冒,可是如果他下焦气很虚,虚到不能稳定供应肺气,说话已经气短了,也不能稳定供应心气,嘴唇已经发紫了。其实他的三焦的能量早就不足很久了,渠道也不畅通了。


这种情况,他意识不到自己真实的情况,如果医生没有判断气机格局,只是按感冒来治,就可能出意外,变成医疗事故。


因为正常的感冒属于上焦病,需要开,而这类虚性感冒,虽然有感冒症状,这个症状是标,本是虚的,应该阖,结果把需要阖的虚证,误开了。大方向错了,就有危险。


所以要忘掉所有的病名,先如实观察这个活生生的人,看他的气机格局,不能被症状和诊断牵着鼻子走,否则会被误导。包括到药店买药,不要说我感冒了,我要买点感冒药,然后任凭店员推荐,其实感冒药也是要分清虚实寒热的。


不管是什么病,先看下焦和中焦。为什么我一直在讲下焦、中焦,很少讲上焦呢?因为我们要选择可以操控的变量。


因为上焦气来自中焦和下焦,与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清气交换,清气,是自然的力量,跟社会经济环境一样,是共享的。没有太多可以调控的余地,除非换个环境。开上焦可以通过药物、运动等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所以这部分我们先不多讲。


为什么中医非常重视脾胃、重视消化?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最可调控的一个环节。

下焦呢,不太好调控。对于现代人,损伤下焦最重要的因素,是睡觉太晚,还有神气过用、用意太过、用眼过度,手机、电脑不间断的使用,黄帝内经说,眼睛是神气出入之所,神气最大的门户就是眼睛。


还有,当你去深入思考一样东西,想远方的他,或者想未来的一栋房子,或者用力想你特别喜欢或不喜欢的人,这时你就变成了一个发射塔,精气神都发射出去了。

心知肚明,不假思索开阖,不仅仅是能量层面的问题,更要留意精神的开阖。


现代人的体质、心质跟古代人是太不一样了,大家记得《三国演义》里面,关云长的那把青龙偃月刀多重啊,好几十斤,得抡着,要打好多天仗,对吧?


《伤寒论》里面,比如说麻黄汤、大青龙、葛根汤,这些方子是强烈向外开的。我第一次用这些方子,是大学四年级在东直门医院实习,给当时在东直门搞基建的民工治疗,他很结实,受了风寒,当时是在11月份,高烧、骨节疼痛、头非常痛,麻黄汤,一副就好了。

但是我们城里人,能够用这个方子的机会不多。我到了南方之后发现用的机会就更少了。为什么?柔弱之质,不需要那么强烈的力量,也受不起。这种柔弱,是肉体、精神双重的。


对于现代人来说,人的精神力,情感的丰厚饱满度,肉体的力量,都在慢慢退化。现在很多文艺作品、现代艺术,是扭曲着出来的。


学中医,要在生活中去体会。





比如我们看自己,看别人,看一幅画,听一首歌,能不能感觉到背后细微的东西。是坦然平静的,还是冰冷隔绝的?是表面热烈,内在却空虚不安的?还是表里如一的?


如果这些都能感受到,当我们开方子时,自然就知道,这个人看起来很郁,但不能大开,因为里面很单薄;得开一点点,就收回来。在选药上,也要考虑气味、性能都柔和一些的药物。


这有点像在画画和创作音乐。我们要体会的是这个东西。昨天写的“势”和“机”,是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的。


大学里,一位同学非常努力,像活字典一样,我只要说一个观点,他就会说,这是出自《医宗金鉴》第六章,第几页的左下角。但是这样认真的学生未必会看病,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为什么呢?学习中医,培养的是你内心的感受力,而不是大脑的记忆和逻辑能力。

这个是什么呢?这个是第三个关键字。我们讲过一个“势”,一个“机”,第三个是“度”。


中国传统文化最讲究的就是“中”。在中医眼中,“势”代表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一个很大的运行力量与方向,“机”是就某个病人而言,在此势中,因时因地因人而有的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帮助病人的气机神机回到“与万物共蜉蝣于生长之门”。


比如你是敲鼓的,和大家一起合奏,你不能想敲的时候就来一下,你需要跟着曲子本来的节奏,到一定的时候,来它一下。这个“势”就是它本来的东西,天地有它的“势”,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它背后的“势”,病也一样。


找到合适的“机”,当下切入,心知肚明,不假思索,切入之后你就融在其中了,如果你是思考的,会“反复颠倒,心中懊恼”。然后,这鼓用多大的力量敲?敲几下?什么时候该停?这就是“度”。


这就是传统文化讲的“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