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茶事(二)——紫砂茶壶的成熟期

 廿氏春秋 2016-11-06

自明代紫砂茶壶诞生以来,历朝历代上至皇家宫廷、下至文人士大夫都对紫砂茶壶情有独钟,爱之殷殷、求之切切。文震亨在《长物志》(1630年前后)中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冯可宾在《岕茶笺》(1623年前后)中亦说道: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壶小则味不涣散,香不躲搁,故而宜兴所产紫砂茶壶,自明代以来兴盛不衰,有着“天下第一茶器”的美誉,直至今日仍为广大爱好者所追逐而长盛不衰。

直至今日,身边不乏古器爱好者,其他门类的痴迷者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开始介入,有的短短几个春秋就跨界到其他门类了。而唯有紫砂爱好者,不管他的爱好在好古历程中是否跨界,都对紫砂不离不弃。到底是什么让痴迷于此的爱好者対紫砂器钟爱有加?这个问题恐怕因人而异,各有奥妙。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紫砂茶壶的两重特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重特征就是它的感知维度。紫砂茶壶的感知维度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其感知维度是多维度的复杂交叉的感知类型。比如绘画艺术是单纯的视觉感受,音乐艺术是单纯的听觉感受,瓷器工艺品既有视觉感受又具备触觉感受,而唯有紫砂茶壶兼具视觉感受、触觉感受、味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这五种人类感知形式。这样的多维度的感知造就了紫砂茶壶独特的全方位多角度与人沟通交流的器物特征,器物与人的交互感知是丰富而广泛的。

除此以外紫砂茶壶在使用把玩的过程中,材质表面的质感和色泽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色泽愈来愈深邃,质感愈来愈强烈,正因为紫砂茶壶这第二重特性,使得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体会它不断演变出来的更沉稳的色泽和质感,而不会像欣赏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品那样,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审美疲劳的现象。未经泡茶养护的紫砂壶表面质感粗糙干涩

经过泡养之后,泥料表面质感变得油润细腻
未经泡茶养护的紫砂壶表面色泽不一,比较干涩
经过一段时间的泡茶养护,表面色泽统一、泥色沉稳、油润玉制


与其他陶瓷类器物成型的拉胚成型方式迥然有异的是,紫砂器采用独特的打泥片围器身的方式成型,成型后再进一步使用工具拍打出制作者需要的具体形制。明代中期的紫砂器无论从泥料的构成还是从制作工艺看,还都未达到完全成熟。所使用的泥料基本都是甲泥类的表层矿土,器身往往借鉴景德镇瓷器的衔接方式,即器身下三分之一处接胎。虽然学界対紫砂产生的时间众说纷纭,但是这个时期的紫砂器有明确的考古学意义的纪年紫砂壶,是一九六五年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壶。这把壶壶身有飞釉现象,故因此可以判断,这个时期紫砂器还没有采用装匣钵烧制方式,泥料也是接近甲泥的缸砂胎土。尽管这把吴经提梁壶还没有达到紫砂器的最高制作标准,但是他的造型美感、虚实空间比例的控制,可谓到今天都没有被超越。
明代中期紫砂软提梁壶残器标本
明代中期紫砂硬提梁残器标本明代中期紫砂柿蒂纹六方执壶

明代中期紫砂柿蒂纹六方壶


明代嘉靖帝司礼太监吴经墓葬出土的紫砂硬提梁壶,优美的造型和虚实的比例已达完美

壶身表面有明显未使用匣钵烧制而引起的飞釉和串烟现象
壶内可见清晰的壶身下三分之一出的衔接痕迹,符合明代制瓷的工艺特征
硬提梁的造型与明代家具官帽椅搭脑造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明显受到文人审美的影响


明代紫砂艺人众多,除了传说中的龚春、董翰、赵梁、元畅、时鹏外,有据可查有物可靠的,有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蒋伯荂、陈信卿、陈用卿、陈子畦、彭均石等等,可谓是各个声名显赫、如雷贯耳。出自他们之手的紫砂器成为文人雅士、高官厚禄、宫廷御用追逐的上品。
明代时大彬款识紫砂四方壶残件标本(一)
明代时大彬款识紫砂四方壶残件标本(二)
明代李仲芳款识紫砂圆壶
明代欧正春款识紫砂六方壶壶底残件标本
明末陈子畦款识紫砂壶残器标本

明代庄子茂款识紫砂马蹄式壶残器标本





茶器山房秉承传统、坚持原创。

让我们一起走进茶生活、体验茶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