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子驾六”真假辩——第一篇:天子驾六的发现

 国民一员 2016-11-06
市面上的“天子驾六”什么样的是真正的“天子驾六?这也许困扰了不少的消费者,或许你手中购买的就是假“天子驾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只要是有六匹马拉着一个车就可以称为“天子驾六”,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这还是要从“天子驾六”的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考证来说明。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天子驾六”说的起源,“驾六”是我国古代乘舆制度的一种规格,从汉以来,一直有天子是乘六驾还是乘四驾的争论。《尚书》、《逸礼·王度记》、《易》、《春秋公羊》、《史记》都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毛诗》、《顾命》则认为天子乘车是驾四。 说文解字专家许慎也认为:天子驾六,诸侯及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但直到20世纪末也没有发现天子六驾的出土实证,仅限于史书中的记载,天子的坐驾,到底是驾六还是驾四?史学界一直有争论。到1980年,西安秦始皇陵局部挖掘车马坑,发现了两辆大型铜车,每辆车配的都是四匹马,于是,天子驾四派一时占据了上风,而此时全国风靡天子四驾,很多地方都仿制秦始皇陵出土的四马驾车工艺品。 

时间一晃到了2002年,这年在洛阳爆出了震惊全国的文物发现,就是东周王陵“天子驾六”的发掘,一时间全国的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史学界和考古界第一次近距离的触摸到了真正的“天子六驾”,而此时困扰史学界多年的“天子四驾”还是“六驾”的争论也悄然无声的消失了。一处车马坑内整齐地排列着两排车马,共18辆车,在车子的前面,还有若干卫兵开道的单骑,有若干士大夫坐驾的二马拉车,还有若干诸侯番王坐驾的四马拉车,最后是天子坐驾的六马拉车。 
这是考古史上至今唯一发现的天子六驾的车马坑,所以真正的“天子驾六”就是洛阳独有的。但为什么洛阳钟鼎青铜器制作的“天子驾六”是唯一真正的“天子驾六”呢? 

天子驾六车马坑
览先秦史籍可知,”驾六”为礼,但不见得实用。须知马车非汽车,功率过大也就是多耗点油的事,”六驾”而行不仅增加了驾驭难度,也极易受道路条件制约,得上专用道路才行,故天子有"驰道”。从另一角度来讲,六驾当为天子礼车,故冥用者少。
然东周为礼崩乐坏之世,有时诸侯也摆天子的谱,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就有”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之记,等等。
换言之,个人认为天子以六驾为殉,与诸侯僭用天子之驱,应该都是礼崩乐坏之果也。探讨中

“天子驾六”真假辩——第二篇:“天子驾六”与钟鼎青铜器

“天子驾六”的发掘与保护在洛阳引起不小的关注,在激烈争论之后的两年,一个原址保护的“天子驾六”博物馆耸立起来,成为洛阳的又一个旅游名片,而此时的天子驾六的影响也正越来越大,洛阳钟鼎古代艺术研究所和洛阳钟铭雕塑艺术品有限公司,联合洛阳的多名文物专家,对天子六驾的车马进行了详细的拍照、测量、绘图,并按照原比例的十分之一进行了车马的复制,按照东周车的制型复原了车体的结构,第一次完整的展现了东周天子六驾。

       东周时期,车马主要还是单辕驾马(双辕车主要是在秦汉时期才出现),车马载人部分的车厢叫“舆”,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乘车人可以从舆的后面上车。车身上栓有一根绳子,叫做绥,是供人上车时用手拉的。《论语》中就提到,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由于车厢大小有限,古人乘车是站立在车舆,称作“立乘”。舆前部有一横木,起到扶手的作用,叫做轼。古人在行车途中用扶轼俯首的姿势表示“敬礼”,这种敬礼的方式叫做“式”。一般马车的车厢上有圆形的车盖,用一根粗木支撑,形状像今天的大伞。车的运转要靠车轮,车轮的中心是一个有孔的圆木,叫做毂。毂上的孔是用来穿轴的。车轮的边框叫做辋,辋与毂中间是由一根一根的木条链接,叫做辐条。车轴是一根横梁,上乘车舆,两端接车轮,舆的底部安有两块木头,像趴伏的兔子,所以叫伏兔,也叫车复。轴的两端露在毂外,末端套有青铜的轴头,为了防止车轮外脱,轴头上还插有一个销子,一般是青铜制,叫做辖。所以,一辆真正的天子驾六,所包含古代车马的知识是很多的,市场上臆造的天子驾六很多是没有真正的研究古代的车马,只是照葫芦画瓢,更有可笑之处,将秦汉时期的车马制型,当作东周时期的车马造型,更是贻笑大方。

      而钟鼎青铜器则是依据考古发现,实地测量,深入研究,比例精工制作,所以是天子驾六的精品之作,更能真实的展现东周天子的驾乘。

  

钟鼎青铜器产品天子驾六

“天子驾六”真假辩——第三篇:“天子驾六”之真假分辨


作为消费者,如要购买“天子驾六”赠送宾客或友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挑选和比较。

一、前面提到过,唯一的天子驾六是在洛阳发现的,所以在选购“天子驾六”礼品时,首先要到洛阳选购,或从网上选择有一定资质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二、对比厂家的生产制作能力,和产品质量。生产能力的比较主要是从是否有文物复仿制资质,是否曾经与文物部门或博物院合作过,是否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是否有市场的美誉度。产品质量的比较主要从是否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造型制作是否有工艺师和文物专家,锈色处理是否科学环保,产品及包装、收藏证书是否配套。

三、产品对比。产品对比主要从:

1、造型。造型是否尊重文物的原型,是否参照历史阶段的特征,是否有深入的科研。为什么对造型的要求这么严?这是因为,我们在展示历史,所以就要尊重历史,而不能随意的臆造。当然,你也可以设计和创造,但这就不是历史的展现,因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独特的代表性,任意的篡改和移植都将是对历史文化的歪曲。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市面上有很多的假“天子驾六”,其造型就是用秦始皇陵出土的四马拉车的造型,仅仅又多加了两匹马,竟摇身变成了“天子驾六”,殊不知东周与秦朝相差了800多年,而且,秦朝出现的带有门窗和车盖的安车竟然也移花接木的挪到了东周时期,这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消费者的愚弄。

           “天子驾六”真假辩——第三篇:“天子驾六”之真假分辨

           秦始皇陵四马拉车

           “天子驾六”真假辩——第三篇:“天子驾六”之真假分辨        

仿冒"天子驾六”

            “天子驾六”真假辩——第三篇:“天子驾六”之真假分辨    “天子驾六”真假辩——第三篇:“天子驾六”之真假分辨

                        天子驾六车造型对比图(右为钟鼎青铜器产品) 

 

2、制作。一个好的复制品,需要精细的测量和大量的文物考古知识。钟鼎青铜器首先是按照出土的“天子驾六”车马坑,实地测量,计算并寻求多位考古专家论证后,才按比例制作出了真正的“天子驾六”。其东周车体的特征是车轮较大,并高出车体,车舆较为简单,两轮之间较宽,前后较短,是“立乘”,有伞盖。而仿冒的“天子驾六”多为秦始皇陵出土的安车造型,车有箱体,有门和窗,盖顶较低,是“座乘”,车轮较小,低于车体。

      “天子驾六”真假辩——第三篇:“天子驾六”之真假分辨         “天子驾六”真假辩——第三篇:“天子驾六”之真假分辨

   

秦始皇陵铜车马安国造型                仿冒天子驾六车造型              

 

3、锈色对比。钟鼎青铜器的“天子驾六”是以自然青铜腐蚀绿锈为主,自然生成,长久而不掉色。而假冒的“天子驾六”是以颜色涂刷,长期放置会有掉色。

4、环保。钟鼎青铜器的所有出厂产品,都经过了灭菌消毒,并蜡封养护。所以产品上不会有菌斑形成。而仿冒的青铜器产品,因材料和工艺的简陋,尤其是锈色处理时多用尿素,所以在器物表面都有白色菌斑形成,时间一长就会对青铜器造成腐蚀伤害,而且形成后不宜处理。

综上所述,消费者购买历史文化产品时,要了解基本的知识,更要在购买时对比厂家和产品,不要仅仅因为便宜而让他人贻笑大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