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太极的【用意不用力】

 tjboyue 2016-11-06


                        

             用意不用力


  习练太极拳纯以意行,不去用力练拳。太极拳行功时-习练者从脚到手的九大关节必须松开,臀、胸等十个部位要一一松空.“九松十要一虚灵”的身形,以利于内外双修。




  修炼太极拳的目的是健体强身,习练中对博大精深的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有所认识和领悟后,可进一步深研。在深研的过程中,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太极拳是以阴阳为母,动之则分,分阴阳之拳,拳之灵魂,是松柔,深层次的修炼达到松空,甚而松无·直至“全体透空”的最高境界。还有的拳家,主张脱胎换骨,周身松空到“虚空粉碎”。


  修炼太极拳到此境界,绝对不是用力练出来的功夫·是以意行拳,不是用力。练拳不用力,还要在修炼中退去本力,一定要有一种操作方法,比力练更便于把握、比力练更科学的练拳法。


用意不用力,不是先贤练家造出来的拳法,而是根据太极拳轻慢圆活,行云流水般的特性衍生出来的科学练法。三丰祖师遗训:“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基于太极拳修炼的功能性和特殊性,行拳松、柔、圆、轻、缓的特性把握,自然采取“用意不用力”的训练拳法。只有意行,方有可能渐渐退去人体中的本力,使体内六阴六阳经络畅通,血液循环系统以及微循环通畅无阻。    




    实践证明,修炼太极拳以力行动有悖拳论有悖老子“道法自然”的警示。只有意行可以放松周身,说意和松是“双胞胎”并不为过。习练太极拳时,用意练拳并不赡,首先,要读有关太极拳的拳论、拳诀及先贤的理论著作·看太极大师是如何讲太极拳理论的。如果习练者想从太极拳习练中,学会防身之术,又可以打击来犯者。你一定要失望。奉劝你去练长拳短打、摔跤、擒拿术.短期内可以有效,太极拳是不可能在短期练出高功夫的。


    深研太极拳.以意练太极拳,越练越能体会出拳之“味道”。在这里还必须指出,以意行拳取得一些进展之后·在用  意的基础上.意行越淡越好,千万不可加重意念。有人说东方文化神秘难求.难以理解。不理解当然难求.但有规律可寻’  有一个严格区分的度。这个“度”应该是无过不及。不及是不达标,过了,意大变成动意,动意是主动。主动是力不是意。


    修炼者要用心去体悟,把握适当的度,这个度可称为大道。中道、小道行不行,不可。“大道以虚静为本”(丹经)。老子不止一次告诫后人,“大道甚夷,行于大道.千里之行,始干足下”。


以上内容摘自《太极内功解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