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住手艺:最后的皮影戏

 青山138 2016-11-06

编者按

张韬,原藉甘肃通渭,文革中落户陕西华县。1975年就拿起相机的张韬在华县这块土地上发现了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民间艺术。从花馍艺术到皮影戏,其中蕴含的粗犷与质朴的大美深深的吸引了张韬。于是他不辞辛苦的到处走访民间艺人,深入他们的生活获得了很多珍贵的画面。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多元文化的渗入,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已经逐渐走向衰落。我们应该感谢张韬,是他用照片挽留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这些雕刻精美的影人,都出自华县农民艺人之手


怀抱月琴,手挑皮影,在幕后的灯影里用柔情的碗碗腔,将人生的苦乐沧桑细细地吟唱。

  

剃个光头,抽袋旱烟,吃碗黏面,唱声老腔,是他们唯一的享受。


原汁原味的皮影,土生土长的艺人,曾走出国门,也招来了老外,透过皮影,寻觅东方文化,感受历史辉煌。然而曲终人散回到家,还得穿起布鞋,光起脊梁,重回昨天。

  

千年曲目未惧辉煌衰落,漫漫乡路承载追求人生。


在师兄的坟前,一位老艺人怀抱月琴,在清明的细雨里声泪俱下。他的哭既是为同行,也是为自己,更是为皮影。他一生为别人送葬演出皮影不计其数,今天,在后继无人的苍凉中,却只能为自己录制一盘自演的皮影光盘,好让儿孙们在他走时为他送葬。



在陕西华县的农村偶尔能看到原生态的皮影戏,不过这一古老的表演形式已经开始萎缩


皮影班社一般由五个人组成,俗称“五人忙”:前声、签手、上挡、下挡和后槽,共操持月琴、二弦、大小锣鼓、梆子碗碗等二十多种乐器


搭戏台方便简单,当地有个顺口溜:“七长八短,九块楼板,五叶芦席一卷,四条麻绳一绾,十二根线一串,两个方桌一把镢头,啥都甭管”


牛是农民的宝贝,它不仅能种田犁地,而且是皮影的母体,中国的西路皮影是以牛皮为原料雕刻而成


上世纪80年代的皮影表演


2000年以前,在华县的农村红白喜事中,皮影戏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皮影剧本是用白麻纸、毛笔手抄而成。一个戏班子至少有上百本剧本,有些剧本大约已有百年之久


艺人潘京乐是班子里的“前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本戏生、旦、净、末、丑皆由他一人包唱,并操持五样乐器。他怀抱的这把月琴,据说是师傅的师傅传下来的,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皮影戏班子在当地有“自行车轻骑队”的称号,一旦有演戏的邀请,艺人们带上道具立刻出发


皮影艺人外出演戏时,经常睡在简陋的地铺上


已故的世界级皮影表演大师郝炳历和他的搭档刘文信



现在,皮影戏的基本观众已剩下拄着拐杖剃着光头的老人了


由于眼睛患上了白内障,赵振才多年来已不能登台唱戏了,常在自家院子里,给乡亲弹唱几段皮影戏,以解孤独


性格开朗的魏振业因患脑梗已不能演戏了,只好翻着那些陪伴他一生的老剧本给老伴讲戏


姜建合是华县皮影戏班子里“前声”的唯一继承人


赵振才治好了白内障,由于演戏的人越来越少,81岁的他重新登上了戏台


赵振才的重新登台,吸引着老戏迷们爬在后台看这位老把式比在台前看戏更过瘾


皮影戏即将消失,法国人来到华县,找了一眼农村的老窑洞当作录音棚,抢救、录制那些古老的唱腔


夕阳西下,莽莽雪原,艺人们踏着艰辛的脚步,寻觅着生活的未来



选自:中国摄影报、蜂鸟网


阅读推荐

村里最后一家铁匠铺,再不看就没了!

这组震撼的乡村上学照片,改变了百万贫困儿童的命运!

中国人为何还有一个虚岁?

时光倒流88年:您可能从未见过的如画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