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国古鉴》(二)

 过而能改 2016-11-06

 

                       《治国古鉴(二)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呜呼!休兹知恤,鲜哉!
  《书·立政》唉,处在美好的环境而能够知道忧虑,这样的人实在少啊!休:美好。兹:这。恤:忧。鲜:少。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它,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系辞下》平安时不要忘记危机,生存时不要忘记灭亡,太平时不要忘记祸乱。这佯,不仅自身可以平安无事,而且国家也能保证长治久安。存:安然存在。
  《易·系辞下》经常想着危险的人会使国家平安,轻视危险因素的人能使国家倾覆。易:轻视。
  存者推荐,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
  《六韬·兵道》须知存在的不一定长存,要考虑到灭亡。快乐的不一定能久乐,要考虑到遭殃。非存:不一定长存。非乐:不一定久乐。
  倾可政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
  《管子·牧民》倾斜还可以扶正,危险还可以转为平安,颠覆还可以再起;只有灭亡了,那就不可能再重新安放了。倾:倾斜不稳。复错:重新安放。错,通“措”,放置,安放。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身处安定之中要想到危难”,能想到就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患:祸患,灾难。
  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战国策·楚策四》在安定的时候要想着可能出现的危难,在危难的时候要思虑怎样实现安定。
  夫忧者所以为昌也,喜者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
  《列子·说符篇》保持忧虑,居安思危,是国家昌盛的原因,而不思忧患,盲目欢乐,是导致灭亡的祸根。夺得胜利并非困难,保持胜利才是困难的。贤明的君主依靠这条道理来保持胜利,所以他们的幸福能够延及后世。持:保持。
  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今君已戒,祸甚远矣。
  《吴子·料敌》要使国家长治久安,事先提高警觉是最重要的法宝。现在您已警觉了,灾祸就离您很远了。戒:戒备,警觉。
  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
  《荀子·仲尼》有头脑的人在处理事情时,宽裕时要考虑到不足,平顺时要考虑到险阻,安全时要考虑到危险,周全慎重地做好预防,还担心遭到祸害,这样,办多少事情也不会有失误被动。知:同“智”,聪明。满:宽裕。:通“歉”,不足。平:平顺。险:险阻。曲:周全。重:慎重。豫:同“预”,预防。陷:失误,被动。
  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
  《吕氏春秋·慎大》在平安时要想到危险,在显赫时要想到困窘,在有所得时要想到有所失。《周书》上说:“就象面临深渊一样,就象脚踩薄冰一样”。这是说作事小心谨慎。达:通达,显赫。丧:失。履:踩,踏。
  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
  《史记·乐书》安逸之后能想着当年的苦难,太平之后能想着创业的危险,沐浴在幸福之中能念念不忘从前的艰辛。佚:同“逸”。初、始:指创业之初的艰难。膏泽:滋润作物的及时雨,比喻恩惠、幸福。歌咏:念念不忘。
  有忧而不知恍者凶,有忧而深忧之者吉。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有忧患却不知道优虑者,必然有凶险;有忧患而深深忧虑者,必然会吉祥顺利。
  治不忘乱,安不忘危。
  汉代杨雄《冀州箴》国家大治时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安定无事时不忘记可能会发生的危险。
  弗备难,难必至。
  汉代刘向《说苑·贵德》不防备灾难,灾难必然到来。弗(fú):不。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
  《汉书·贾谊传》国家安定不是一天就得到安定的,国家危险也不是一天就突然危险的,都是因为日积月累而逐渐造成的,不可不明察啊!
  亡国之主,自谓不亡,然后至于亡;圣贤之君,自谓将亡,然后至于不亡。
  《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将要亡国的君主,都自以为不会灭亡,最后必然走向灭亡;圣哲贤明的君主,自以为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而加以警惕,就避免了亡国之祸。自谓:自以为,自称。
  思难而难不至,忘患而患发生。
  北齐刘昼《刘子·利害》想到危难,危难就不会到来;忘却灾祸,灾祸就一定发生。
  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臣鉴戒》(自古以来的帝王)在拨乱反正创立基业时,自己一定事事警惕谨慎,倾听百姓的呼声,吸取正确的意见。一旦天下安定下来,就开始放纵自己的性情和欲望,喜欢听吹捧自己的话,讨厌听批评和劝规。刍(chú)荛(ráo):割草打柴的人,指百姓。刍,割草。荛,打柴。谠(dǎng):正直的。咨、肆:放纵。谄(chǎn)谀(yù):为了讨好,卑贱地奉承别人。
  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政体》自古以来丧失国家政权的君主,都是在社会安定的时候忘记了可能发生的危险,在太平之世忘记了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没有多长时间就都灭亡了。
  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灾祥》开创拨乱反正的大业,其功业是很艰难的;然而守护已经打下的基础,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居安思危,才能使大业得以巩固;善始善终,才能使基础得以发展。定:安定,巩固。卒:终。崇:增长,发展。
  处广以思狭,则广可长广;居治而忘危,则治无长治。
  《晋书·武帝纪李世民评语》处在广阔天地,而能时刻想着狭窄险境,宽裕的处境就可以长时间保持;生活在太平的环境而忘记了危险,安定的状况就不可能永久继续下去。以:而。长:长时间。
  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惧乱所以保治,戒亡所以获存。
  《晋书·潘岳传附潘尼》想到危险,因此可以求得安全;考虑到后退,因此可以前进;畏惧祸乱,因此可以保持安定局面;警惕灭亡,因此可以获得生存。
  人群当神器之重,居城中之大,不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君主承担帝位的重任,占居天地间的大位,不考虑在身处安乐之时想到危难,力戒奢侈得以崇尚节俭,这也象砍伐树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源却希望水流长远一样不可能。神器:指政权,帝位。域中:天地之间。斯:这。
  邦国安危,亦如人之身。当四体和平之时,长宜调适,以顺寒暄之节。如恃安自忽,则疾患旋生。
  《旧唐书·李珏传》国家安定或危险,也象人的身体一样。当身体四肢健康正常的时候,应该一直调养得当,用以适应季节的冷热变化,如果仗恃一时的健康而忽视身体的养护,疾病灾难就会很快产生。长:一直。顺:顺应,适应。暄(xuān):暖和。旋,立刻。
  治平而忽危亡,未有不危亡者也;高位而忘颠覆,未有不颠覆者也。
  宋代苏舜钦《乞纳谏书》安定太平而忽视出现危亡的可能,就没有不危亡的;地位崇高而忘记了被颠覆的可能,就没有不被颠覆的。治平:安定太平。
  闻死而愠,则医不敢斥其疾;言亡而怒,则臣不敢争其失。
  宋代李觏《庆历民言·开讳》一听到说死就发怒,那么医生就不敢指出他所生的病;一听到说亡国就大发雷霆,那么臣下就不敢批评他的过失。说明讳言政治上的过失只会导致国家速亡。愠(yùn):发怒,斥:指出。争:同“诤”,规劝,批评。
  危亡祸乱之言不离于耳,则天下庶可久安也。
  宋代苏舜卿《乞纳谏书》关于防止国家危亡祸乱的话整天不绝于耳,国家差不多就可以长久地安定了。庶:庶几,差不多。
  据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
  宋代宋祁《直言对》身处安定而思念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自始至终不会危险;治理着秩序井然的国家而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混乱,自始至终不会混乱。据:同“居”。操:掌握,引伸为治理着。
  王天下、有国家者,患在上有危亡之事而危它之言不得上闻。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作为拥有天下和国家的人,最大的隐患是上层存在着使国家倾危和灭亡的事情,而关于危亡的意见却不能上达耳中。

    上情下通下情上达
  百官条通,群臣显见。有罚者主见其罪,有赏者主知其功。见知不悖,赏罚不差。有不蔽之术,故天壅遏之患。乱主则不然,法令不得至于民,疏运融闭而不得闻。如此者,壅主之道也。
  《管子·明法解》与百官的联系是顺畅的,对群臣的了解是清楚的。对受罚的,君主明了他的罪;对受赏的,君主知道他的功。所见与所知没有出入,所赏与所罚没有差错。因为他有不受蒙蔽的办法,所以没有被“壅遏”的忧患。昏乱的君主就不是这样,他的法令贯彻不列人民群众之中,被疏远隔绝而不得了解情况。这种情况,乃是被壅遏的君主的道路。条通:顺畅。显见:清楚。悖(bèi):违背。术:方法,办法。壅(yōng)遏:堵塞。鬲(gé):通“隔”,阻隔。
  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
  《管子·正世》古时想要匡正当世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先考察国家的政情,分析国家的事务,了解民情,查明治乱产生的根源,了解得失在什么地方,然后着手进行治理。这样,法制才能建立,治理措施才能推行。调(tiáo):调养,引申为治理。料:估计,分析。
  情入而不出谓之灭,出而不入谓之绝,入而不至谓之侵,出而道止谓之壅。灭绝侵壅之君者,非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政之有所不行也。
  《管子·法法》情况进而不出,叫做“灭”:情况出而不进,叫做“绝”;情况报上去而不能到达君主,叫做“侵”;情况下达而中途停止,做叫“壅”。有了灭、绝、侵、壅问题的国君,并不是关闭和封锁了他的门户,而是在政治的某些方面有些问题没解决。杜:关闭。守:闭门自守,封锁。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到了一个国家要了解其法令所禁止的事,到某一都城要了解其风俗习惯,到别人家去,要了解其家中所忌讳的事。竟:通“境”,国家的疆界。国:此处指都城。俗:风俗,习惯。
  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
  《孙膑兵法·八陈》(执政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内得民心,外知敌情。天之道:天体运行规律,即天文知识。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墨子·尚同下》执政者处理政事,了解下情就能治,不了解下情就会乱。
  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
  《墨子·非命下》怎样考察事情的根源呢?这就要通过广大民众的耳目所听到看到的实际情况来考察。强调了解情况要依靠民众,恶乎,怎么。原:同“源”,探求根源。请:通“情”,实际情况。
  不蔽之谓明,不期之谓察。
  《商君书·修权》不受人蒙蔽,才叫做明辨是非;不被人欺骗,才叫做了解下情。说明要明辨是非,了解下情,必须防止受人蒙蔽和欺骗。
  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耳目既显,更敬法令莫敢恣。
  《荀子·成相》当政者信息灵通无所塞蔽,使隐藏不显和远处的情况都能了解到,对于合法和不合法的事情,别人看不见的事情,都能看到。耳目这样灵通,下面的官吏便谨慎守法而不敢胡作非为。通利:信息灵通,不闭塞,隐:隐藏的,不明显的。法不法:合法或不合法的。不视:别人见不到的。显:明。恣:(zī)放纵,随意胡为。
  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窥远、收众之门户牖向也。
  《荀子·君道》身边亲信之人,是君主用来视察远方的窗户和收集情况的门户。便嬖(bì):身边亲信。窥远:远望。收众:收集众人的情况和意见。门户牖(yǒu)向:门和窗户,这里指君主左右的人是他的耳目。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只是听说,而没有亲眼见到,即使听到的再多也必然有谬误;亲眼见到了但并不了解它,虽然认识了也会发生错误;了解了而不去实行,虽然了解得不少也还是行不通。知:
  了解。妄:荒谬。敦:内容充实,指了解情况丰富。困:行不通。
  疑假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
  《吕氏春秋·疑似》对于令人疑惑的相似现象,不能不审察清楚,审察这种现象,必须找适当的人。即使舜做车夫,尧做主人,禹做助手,进到草泽也要向牧童请教,进入河流地区也要向渔夫问路。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牧童渔夫对当地的情况了解得最清楚。其人:适当的人。御:御车,驾车的人。左:古时乘车,尊者居左。右:车右,职责是保卫尊者。渔师:有经验的渔夫。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设之以禁,故奸可塞国可安矣。
  汉代王符《潜夫论·述赦》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先了解老百姓感到痛苦的是什么,祸乱是从何而起的,然后设立可以防范的制度,那么奸伪之事即可杜绝,国家就能安定。设:设立,建立。禁:禁绝,防范。塞:杜绝。
  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人,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
  《淮南子·主术》作君主的人,不从朝廷上下来,就知道四海之外的事情,因为他是通过一部分事物来认识另一部分事物,依靠一些人来了解另外一些人的。说明执政者要善于通过外人外物来察人知情。庙堂:宗庙明堂。古代帝王遇大事,告于宗庙,议于明堂,故也以庙堂指朝廷。因:凭借,依靠。
  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
  晋代葛洪《抱朴子;广譬》相信传闻,而对亲眼目睹的事反而持怀疑态度,这是古往今来都引以为患的。
  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
  《反汉书·马援传》听信传闻,不如亲自观看;看影子,不如观察本体。说明应调查研究,探求本源。景(yǐng):通“影”,影子。形:本体。
  不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见情伪,不能成名。
  唐代李筌《太白阴经·智有探心篇》不精心苦思就不能探究事物的根本;不全部调查事情的真伪就不能使事业功成名就。原:同“源”,根本。悉:全部。
  善治天下者,必明于天下之情,而后得御天下之术。
  宋代苏辙《栾城应诏集·君术》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必须先了解天下的真实情况,然后才能找到治理天下的策略和方法。御(yù):驾驭马车,这里指治理。
  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
  明代王鏊《亲政篇》上面的意图能够通到下面,下面的意见能够达到上面,上下如同一个人,所以叫“泰”。相反,下面的意见被堵塞不能够让上面听到,上下隔绝,虽然有国家却象没有国家一样,所以叫“否”。泰:原为《周易》中的卦名,指天地相交,上下通顺。壅阏(yōngè):阻塞,堵住。否:亦为《周易》中的卦名,指天地不相交,上下不通顺。
  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代薛瑄《薛子通论·下篇》执掌政事,最急迫的问题是通晓下层的情况。
  朝廷之政,其弊端之最大者,莫大乎壅蔽。所谓壅蔽者,贤才无路以自达,下情不能以上通是也。
  明代丘浚《正百官·总论任官之道》在朝廷政事中,弊端最大的,没有比堵塞和蒙蔽更大的了。所谓堵塞和蒙蔽,就是指贤能的人才没有途径自然涌现出来,下面的情况不能通达到上面。壅(yōng):堵塞,阻塞。蔽:蒙蔽。自:自然。达:此处指涌现脱颖而出。
  致乱之原因在乎壅蔽,而所以致壅蔽者,尤以委任之非其人也。
  明代丘浚《正朝廷·总论朝廷之政》导致祸乱的原因是执政者耳目闭塞听不到真实情况,而听不到真实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所任用的官员不是称职的人选。说明用人不当会造成耳目闭塞。
  下情不能以上通,则民间利病无由而知,官吏赃否无由而闻,天下日趋于乱矣。
  明代丘浚《正百官·总论任官之道》下面的情况不能通达上面,那么民间的好坏情况就无从了解,官吏是否贪赃枉法也没有途径听到,于是国家就日益趋向动乱。利病:指好坏情况。由:途径。
  独骑省从,时行乡里,入其茅屋,抚其妇子,民不以为官,无隐不知。
  清代唐甄《潜书·达政》单人独马,省略随从,不时到乡里走走,进到老百姓的茅屋里,安抚妇女儿童,老百姓与之亲密随和,不把他当作国家官员,这样,民间就没有什么隐秘的情况不能了解的。省:节省,省略。隐:隐情。4知人情物理消长往复之几,而防众心之流以止之于早。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三熟悉人情和客观事物的规律以及它们减少、增长、往复变化的征兆,就可以防止众心涣散而及早采取遏止措施。物理:客观事物的规律。消长:减少和增长。往复:循环往复,运动变化。几:同“机”,苗头,征兆。流:流失,涣散。

    博采众议政事公开
  以天下之目视,则天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六韬·大礼》用天下人的眼睛来看,就没有看不见的东西;用天下人的耳朵来听,就没有听不见的声音;用天下人的脑子来思考,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情,虑:思考。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
  《书·洪范》假如你遇到了重大疑难问题,首先自己要多加考虑,然后再和官员们商量,然后和民众商量。汝:你。则:假若。谋:谋划,商议。乃:你,你的。卿士:泛指卿、大夫、士等众官员。庶人:百姓,民众。
  言室满室,言堂满堂。是谓圣王。
  《管子·牧民》在室内讲话,要使全室的人都知道;在堂上讲话,要使满堂的人都知道。这样开诚布公,才称得上圣明的君明主者,兼听独断,多其门户。群臣之道,下得明上,贱得言贵。故奸人不敢欺。
  《管子·明法解》明智的君主,广泛征求反映,独立作出决断,听取意见的渠道是很多的。对群臣的政策,允许下级提醒上级,低贱者可以评议高贵音。所以奸臣不敢欺骗君主。门户:喻指途径、渠道。明上:将意见明达于上。
  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虽有汤武之德,复合于市人之言。
  《管子·君臣上》对于民众的意见,只个别地听取,就是愚蠢的;全面综合地听取,才是圣明的。即使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道德。也还要多方搜集众人的言论。别:个别。合:综合,全面。复:再。市人:城市居民,此处泛指众人。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论语·为政》多听各种意见,有怀疑的问题暂时搁下,对其余问题审慎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那么就可以少犯错误;多看各种事情,把疑惑不清的事情暂时搁下,对其余有把握的事情审慎地去做,那么就能减少后悔。阙(quē):同“缺”,有保留、回避的意思。尤:过错。殆:疑惑。
  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子盍从众?子为大政,将酌于民也。
  《左传》成公六年具有较高智慧和德行的人总是同民众的意愿相一致,所以能成就大业。你何不听从众人呢?你掌握国家大政,应该从民众中听取意见。济:成,成功。子:你。盍(hé):何不。为大政:掌握国家大政。酌:取,听取。
  事以一岁别计,而主以一听,见所疑焉,不可蔽,员不足。
  《商君书·禁使》国君对官员的政事每年分别考核一次,国君仅根据这一次汇报就处理政事,即使发现可疑之处,也不能作出概括、判断,因为证据不足。意谓不能仅靠看文件,听汇报来处理问题。事以一岁别计:官员的政事一年由国君分别考该一次。计:考核。听:处理政事。见所疑:发现可疑。蔽:概括。员:通“缘”,因为。
  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宜不利周。故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
  《荀子·正论》当政者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政策措施,还是以明白为好,而不宜于隐晦,以公开为好,不宜于隐瞒。所以,当政者的政令措施公开明白,下面就会安定,否则就会人人自危而不安。道:指治国原则和政策措施。利:宜于,以……为好。幽:隐晦,诡秘。宣:公开。周:周密,引申为隐瞒。
  上易知则下亲上矣,上难知则下畏上矣。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
  《荀子,正论》当政者易于被人们了解,民众就会亲近他们;当政者难于被人们了解,那么民众就会惧怕他们。民众亲近当政者,当政者就安全;民众畏惧当政者,当政者就危险。知:了解。
  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偏曲则下比周矣。
  《荀子·正论》当政者隐瞒实情,那么下面就猜疑、迷惑了;当政者隐晦难测,那么下面就渐渐学会欺诈了;当政者偏私不公,那么下面就互相勾结,结党营私了。玄:迷惑不解。幽险:隐晦难测。偏曲:偏私不公。比周:结党营私。
  上者下之本也;上宜明则下治辨矣,上端诚则下愿悫矣,上公正则下易直矣。
  《荀子·正论》当政者是下面的本原,当政者政事公开,无所隐瞒,那么下面就知道怎样治理了;当政者正直诚实,下面就谨慎忠厚;当政者公正无私,下面就平易正直。本:本原,根本。宣明:公开说明,无所隐瞒。治辨:治理。端诚:端正诚实。愿悫(què):谨慎忠厚。易直:平易正直。
  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
  《荀子·正论》负责倡导的人不公开说明情况,人民就无法响应,榜样行动搞得神秘,臣民就无法行动。意在强调办事公开。唱:倡导,号召。仪:表率,榜样。默:沉默,不公开。隐:隐秘。
  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迩而君子远矣。
  《荀子·解蔽》对下隐瞒真情,那么谗言就会来了,直言却没有了,小人都来亲近而君子却远离了。反:离开。逸:(ěr)近。
  宜则直言至矣,而谗言反矣,君子迩而小人远矣。
  《荀子·解蔽》政事公开,那么直言就会来了,谗言就消失了,君子都来亲近,而小人远离了。
  綦论公寨则民不疑,赏免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
  《荀子·君道》集中群众的议论而不凭借个人的看法,人民就不会有怀疑;奖励勤勉,惩罚偷懒的人,人民就不会懈怠;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明察一切事物,天下人就纷纷前来归附了。纂(zuǎn)论公察:集中群众的议论,凭公心审察。纂:集中。免:同“勉”,勤勉。罚偷:惩罚偷懒的人。齐明:明察一切。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大立功名也。
  《吕氏春秋·用众》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却有纯白的狐裘,这是从许多白狐狸的皮中取来制成的。善于向众人吸取长处,这就是三皇五帝大建功名的原因。粹:纯粹。三皇: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首领,有的说法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相传古代有五帝,说法不一,有时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这里泛指远古有作为的统治者。
  仁贤之智,王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
  《黄石公三略·上略》仁人贤才的智慧谋略,圣君明主的思虑,民众的舆论,朝廷官员的意见,成功失败的事迹,都是将帅应当听闻的。负薪:砍柴的人。这里指百姓。廊庙:指朝廷。
  谋及负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
  《黄石公三略·上略》遇事能征求普通百姓的意见,所创立的功绩才可以载入史册;不失掉人心,德政就会传播四方。负薪:打柴的人,指普通百姓。述:记述,记载,此处指载入史册。洋溢:愿意是液体装满了器皿而流出来,这里引伸为广泛传播。
  王者聪,则闻事与臣下谋之,帮事无失谋矣。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五事》君主聪慧,那么在遇到事情时就能与臣下商量,所以决定事情时就不会因谋划不当而失误。失谋:谋划不当而失误。
  山林不让椒桂,以成其崇: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
  汉代桓宽《盐铁论·刺议》山林不拒绝花椒、桂花这一类小树,所以能够高大;君子不谢绝樵夫的意见,所以能够名声远扬。说明不耻下问,集思广益,才能成其功名。椒桂:花椒树和桂花树。崇:高。负薪:指打柴的人。广其名:名声广泛传扬。
  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诬。而远人不得欺也。
  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主全面听取下面的意见并认真采纳,那么君主身边的权臣就无法进行欺骗和捏造,远离君主的人也就不会受到欺压陷害。兼听:全面听取。纳下:采纳臣下的正确意见。贵臣:君主身边的权臣。诬:欺骗,捏造。欺:欺虚心下士,观来察往,谋于众贤。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虚心求教于下面的有才之士,观察事物发展趋势并了解过去的情况,有事与众位贤能商量。来:未来,指事物的发展趋势。往:过去。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史记·商君列传》能听取相反的意见叫做聪,能自我省察的叫做明,能自我克制的叫做强。反听:听取相反的意见。内视:自己看自己,即自我省察。自胜:自我克制。
  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视听》治理国家的道理,务必尽量多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因此要注意听取、分析和采纳下级的意见,谋划事情时要同百姓和有知识的人商量,这样,就能察明一切事物,众人的声音就能辅助自己的耳朵。道:道理、办法。庶:百姓。士:有知识的人。当:面对着,看得清楚,引伸为明察。佐:辅助。
  咨诹善道,寨纳雅言。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随时向臣下询求治理国家的好方法,分辨并采纳正确的意见。咨诹(zōu):询问,征求。善道:治国良策。雅言:正确意见。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再施行,这样必然能弥补缺陷和漏洞,获得更多的好处。咨:询问,征求意见。裨(bì)补:补助,弥补。阙(qūe)漏:缺陷,漏洞。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出师》不要因自己出身高贵而鄙视他人,不要以个人的意见违背众人的意愿。告诫执政者不要自恃高明,而应听取众人的意见。贱:轻视,瞧不起。独见:自己个人的见解。
  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
  《宋书·颜延之传》整个国家的事务,应当和全国的人一起商量管理,难道一个人的智力能单独做得好吗!了(liǎo):了结,完成。
  容直言,广视听而不理者,万无一焉。
  唐代元稹《献事表》能容纳各种公正合理的意见,能广泛地观察并倾听情况,这样还治理不好国家的例子,一万个当中也不会有一个。理:治理。
  尧居九重,听在民耳。
  唐代皮日休《耳箴》尧居住在深宫里,听取的是老百姓的意见。九重:指君主居住的深宫。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国君其所以贤明,是因为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其所以昏庸,是因为偏听偏信。暗:昏暗,昏庸。
  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做国君的经常听取和采纳各方面的意见,权贵奸臣就阻塞、蒙蔽不了国君的耳目,而下情必能顺畅地反映到朝廷上来。壅(yōng):阻塞。蔽:蒙蔽:
  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而获珠五。
  《资治通鉴·魏纪》参预办事的人,应集中大家的智慧,扩大为国尽心的效益。假若为躲避小小的嫌疑,难以提出彼此不同的审议,那么政事就旷废受损了。驳议能恰当中肯,就好象扔掉破草鞋而获得珠玉。参署:对重要公文参加意见。远:避开。违:违异。覆:审核。旷:废。阙损:即“缺损”。中(zhòng):恰当,中肯。敝(qiāo):破草鞋。
  博览兼听,谋及疏贱,令深者不隐。远者不塞。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广泛阅览治国典籍,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在谋划事情时要征询关系不亲密的人和小官平民的看法,使那些不出头露面的人出来献计献策,使那些不在近处的人的意见不致受到堵塞。谋:谋划。及:到。疏:指贵戚近臣之外的那些关系不甚亲密的人。贱:身份低下的小官和平民。深者:指那些未担任官职,隐伏在民间不出头露面的人士。远者:地处偏远,不常接近朝廷的人。塞:堵塞。
  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处天下之下。
  清代唐甄《潜书·任相》要做十个人的领袖,必须向十个人虚心求教;要做百人的领袖,必须向一百个人虚心求教;要做天下人的领袖,必须向天下人虚心求教。处……之下:把自己摆在……下面,虚心求教。
  公议无不上达,斯私议息。
  清代魏源《治篇十二》公开的议论没有不能上达的,那么私下的议论就平息了。意谓平息私议的最好办法是健全公开议政渠道。

    纲举目自张本正末自理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灾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一》砍树不砍根,树必再生;堵水不堵源头,水必再流;灭祸不从祸根灭起,祸必又起。本:树根。源:源头。基:根基。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墨子·兼爱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责的人,他必须先了解祸乱是什么问题引起的,然后才能治理得好。意谓解决问题必须先找到根源。自:从。
  圣君知物之要,故其治民有至要。
  《商君书·靳令》圣明的国君知道事物的要领,所以治理民众能抓住关键。要:要领。至要:最要害的地方。关键。
  惠而不知为政。
  《孟子·离娄下》小恩小惠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办法。意谓为政必须抓好大政方针。
  主能当一则百事正。夫兼听天下,日有余而治不足者,如此也。
  《荀子·王霸》君主如果能把主要的事处理恰当,那么其它一切事也就随之端正了。每天全面处理天下事情,还有空余的时间,事情不够他干,就是这个道理。当一:把主要的事处理得恰当。一,指少而主要的事。兼听:全面处理。兼,全面。听,听政,处理政事。日:时间。治不足:应处理的事不够于。治,处理。
  射者仪毫而失墙,画者仪发而易貌,言审本也。本不审,虽尧舜不能以治。
  《吕氏春秋·处方》射箭的人仔细观察毫毛就会看不见墙壁;画象的人仔细观察头发就会忽略容貌。这说明要弄清根本。根本的东西不弄清,即使尧舜也不能治理好天下。仪:察。毫:毫毛,指细微之物。易貌:忽略容貌。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
  《吕氏春秋·孝行》凡是统治天下,治理国家,必先致力于根本,而把非根本的事情放在后面。为:治,统治,治理。务:致力。末:非根本的,不重要的。
  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吕氏春秋·本味》做事情从根本做起,经过短时间必有收获;从枝节做起,就会劳而无功。经旬:经过短时间。旬,十日为一旬,此处指时间不长。
  圣王之设政施教也,必察其始终,其是法立仪,必原其本末,不苟以一事备一物而已矣。
  《淮南子·泰族》圣明的君主建立政治制度施行教化,必须考察事物的结果和起始,设置法律,确立准则,必须探究事物的根本和末梢,不能只根据一种事情就准备一样东西。说明建立法律,制定政策,必须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全面考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悬:设立。仪:准则。原:探究。苟:只。
  得大数而治,失大数而乱。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治理国家,掌握住总的规律和原则,天下就大治,否则就会大乱。数:原则,规律。
  塞乱原而天下治。
  汉代桓宽《盐铁论·申韩篇》杜绝了灾乱的根源,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塞:杜绝。原:同“源”。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
  汉代桓谭《新论·离事》提起鱼网的纲绳,成千上万的网眼就都张开了,握着衣领抖动皮袄,所有的毛自然就整整齐齐了。比喻治国要抓住关键,抓大事。纲:鱼网的纲绳。目:网眼。振:抖动。持:把,握。裘:皮袄。
  今奸宄虽众,然其原少:君事虽繁,然其守约。知其原少,奸易塞:见其守约,政易持。
  汉代王符《潜夫论·断讼》现在内外勾结犯法的人虽多,但他们产生的根源却不多;君主的事情虽然很繁杂,然而他可以简要地去抓。知道奸邪的根源有限,就容易防止和杜绝;能够简要地去抓,政事就容易把握。奸宄(guǐ),贼在内为奸,在外为宄。原:同“源”,根源。守:保持。约:简要。塞:防止,杜绝。持:把握,操持。
  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
  《汉书·娄敬传》与人争斗,不用力扼住他的咽喉,按住他的后背,就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说明要善于抓关键抓要害。亢(gǎng):咽喉。拊(fú):拍,按。
  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
  先理身,后理人。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乱》国政的治理应当有先有后:先理总纲,后理具体法纪;先理政令,后理赏罚;先理近处,后理远处;先理内部,后理外部;先理根本,后理枝叶;先理强者,后理弱者;先理大事,后理小事;先理自身,后理他人。政治:国政的治理。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晋代杨泉《物理论》卷一抓住总纲,渔网的网眼就自然张开;抓住根本,其末节就会自然顺从。秉:手拿着。
  正其本,万事理。
  《后汉书·范升传》把事物的根本端正了,与此有关的万事万物就井井有条了。
  苟正其本刑将措焉,如失其道议之何益?
  隋代王通《中说·关郎篇》如果能够在根本上端正了,刑罚也将弃置不用;如果违背了治本之道,每事必与众人商议又有什么用呢?意谓治理国家关键是要把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解决好。措:废置,废弃。失其道:此处指违背治本之道。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唐代白居易《兴五福销六极策》善于消除祸害的,总是先察寻其原由;善于治疗疾病的,总是要断绝疾病发生的根源。喻指要革除弊事,须从根源上下手。理:医治。
  欲正其末者,必先端其本;清其流者,必先治其源。
  唐代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出使》要想使树梢端正,必须首先端正树根;要想使水流清澈,必须首先使源头清洁。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政体》治理国家就象栽树一样,把树根栽得十分牢固,才能枝繁叶茂。
  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
  宋代苏轼《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抓住根本来治理,早晨下令晚上大家就纷纷听从;只抓细枝末节,百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救:挽救。
  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忠臣事奉君主,应要求君主做较为困难而重要的事;那么较容易的事,用不着费多大力气,便可纳入正轨。责:要求。
  末流之竭,当穷其源,枝叶之枯,必在根本。
  明代叶子奇《草本子·杂俎篇》河流下游之水枯竭,应当从河流的发源地找原因;树木的枝叶干枯,问题一定出在树根上。喻指凡事要从根本上找原因。末流:河水的下游。竭:干涸。穷:寻求到尽头。
  网必挈其纲,绳先理其乱;求治毋太速,防微毋滋漫。
  明代吴本泰《帝京篇》诗提鱼网一定要提网纲,顺绳子一定要理出乱头;求得安定不要操之过急,必须杜绝一切坏的苗头,不要使之滋长蔓延开来。意谓治理国家要象提网、理绳一样,先得找出关键部位。挈(qiè):提。滋蔓:滋长蔓延。
  审乎理乱安危得失之大纲,求成吾事,求济吾功,求全吾德焉而止,其它是非利害,百说杂进于前,且姑听之。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四要掌握好事关治与乱、安与危、得与失等大的关键问题,以求做成我的事情,成就我的功业,成全我的德行,做到这些就行了,其它是非利害以及各种各样的说法,杂乱地进陈在面前,可以不加理会,姑且听之而已。意谓要紧紧围绕既定目标,抓大事,抓关键,不要为其它杂事杂说所干扰。大纲:大的关键问题。济:成功。全:成全。百说:各种各样的说法,杂进:杂乱地进陈。
  人君贵明不贵察。
  《明史·蔡时鼎传》君主贵在明辩大是大非,而不在乎对细微末节详加察问。
  为国家厘细务百,不若定大计一:为国家能得吏百,不若得硕辅一。
  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一》替国家做好一百件微小的事情,不如决定一项重大的计策;替国家寻得一百名能干的一般官吏,不如寻得一名贤良辅佐之臣。意谓应当谋大事,举大才。厘(lí):整理,治理。细务:琐事,无关紧要的事务。大计:重大的谋划。能吏:能干的小官吏。硕输:贤良的辅佐之臣。硕,大,这里是贤良的意思。

    因地因时制宜分清轻重缓急
  国机,徐疾而已矣:君道,度法而已矣。
  《管子·山权数》国事的关键,全在于缓急得当;为君之道,全在于掌握法制。机:关键。徐:缓。疾:急。度(duó):衡量,掌握。
  治莫贵于得齐。制民急则民迫,民迫则窘,窘则民失其所葆:缓则纵,纵则淫,淫则行私,行私则离公,离公则难用。故治之所以不立者,齐不得也。
  《管子·正世》治国最可贵的是掌握缓急适中。管理过急则人民困迫,困迫则无所适从,无所适从则人民失去保障;管理过缓则人民放纵,放纵则淫邪,淫邪则行私,行私则背公,背公就难以使用了。所以一个国家之所以治理不好,是因为没有得到这个“适中”。意谓治国应把缓与急掌握得恰到好处。齐:适中。制:统御,管理。窘:困迫。葆:同“保”,保障。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
  《管子·牧民》按治家的办法来治乡,乡就不可能治理好;按治乡的办法来治国,国就不可能治理好;按照治国的要求治天下,天下就不可能治理好。强调治国是分层次的,不能上下一律,生搬硬套。乡: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微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只看到眼前微利就办不成大事。无:通“毋”,不,不要。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孙子·九变》道路有的不能走,敌军有的不能打,城池有的不能攻,地方有的不能夺,国君的命令有的不能接受。强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涂:通“途”,道路。由:经过,此处指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君主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必须要怎样做,也没有一定不要怎样做,而是要根据买际情况,怎样做适宜便怎样去做。适:应当,必须。莫:不要。义之与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做法。义:宜,适宜。比:挨近,靠拢,引伸为按照。
  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商君书·壹言》制定法令制度要审度时势,旧风俗才能转变,民众才能遵守制度。强调要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相应的制度。度(duó):估计,审度。时:时势。化:变化,改变。从制:遵守法制。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孟子·尽心章句下》智者尽管无所不知,但必须急于处理当前第一位的工作。前一个“知”为“智”。当务:当前应马上做的事情。
  无急胜而忘败。
  《苟子·议兵》不要急于求胜而忘记失败的可能性。无:通“毋”,不,不要。
  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
  《吕氏春秋·召类》圣人不能改变时令,却能使所做的事情适应时令。做到事情适应时令,取得的功效就大。为时:指创造或改变时令。
  水用舟,陆用车,涂用輴,沙用鸠,山用樏,因其势也者令行。
  《吕氏春秋·慎势》水行用船,陆行用车,泥行用輴,沙行用鸠,山行用樏,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势利导,命令就能执行。涂:泥泞的道路,輴:(chūn):古代用于泥泞路上的交通工具。鸠(jiū):用于沙路的一种小车。樏(léi):登山的用具。
  弦有缓急大小然后能成曲,车有劳逸动静而后能致远。
  《淮南子·泰族》拨动琴弦有缓有急、声音有大有小,然后才能形成曲调;车马有劳有逸、有动有静,然后才能达到很远的目标。说明治国要动静结合,缓急得当。致:达到。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
  《淮南子·汜论》事情有可以实行而不能说的,有可以说而不能实行的,有容易做而难以成功的,有难以成功而又容易失败的,说明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汉书·龚遂传》治理乱民,如同整理乱绳,不可性急求快,只有慢慢行事,然后可以得到治理。
  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
  《史记·赵世家》观察那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而因地制宜,根据事情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礼制。意谓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乡:地方。
  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然后政调于时,而躁人可定。
  《后汉书·桓谭传》善于施政的人,能根据当世风俗而施行教化,明察自己的过失而小心设防,威刑与恩德交替兴起,文武轮流使用,然后政事才能与时代相协调,而且浮躁的人也可以安定了。更、迭:交替,轮流。崇大厦者。非一木之材:匡弊俗者,非一日之术。
  唐代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修建高大房子的材料,不是一棵树木的木材能够造成的;匡正坏的世俗,不是一天的功夫能奏效的。匡:匡正,纠正。弊:坏。术:手段,这里指功夫。
  事有大小,有先后;察其小,忽其大,先其所后,后其所先,皆不可以适治。
  宋代程颢《论王霸札子》事情有大有小,有先有后;注意了小的事情而忽视了大事,把本来应该在以后办的事提到前面来做,而把应该先做的事推迟到以后去做,都不符合治国的需要。察:考察,这里有注意的意思。适:适合,符合。
  治久疾者不可速责以效,苛以悍剂暴药攻之,死生未可知也。
  宋代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给长期患病的人治病,不能要求马上就看到效果;如果用烈性药剂治病,人是生是死就很难说了。喻指治理国家者对久已有之的弊端应该采取稳妥的办法加以消除,否则,只能把事情办得更糟。久疾:长时间患病。悍剂暴药:烈性药剂。攻:治疗。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酌而应之,临时之宜也。
  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政篇》确立政务管理,有一定的规矩;施行政务管理,有一定的程序;根据情况决定如何具体地治理,这是临时应当做的事情。治:管理。体:法式,规矩。酌:考虑,斟酌。宜:应该做的事。
  拙制伤锦,迂政损国。
  宋代宋祁《杂说》拙劣的裁剪,会损伤美丽的锦缎;迂腐而不合时宜的政策,会损害国家的利益。意谓制定政策应当符合实际情况。迂:迂腐。
  权其轻重,知其缓急,决然以必行。
  明代丘浚《正百官·公铨选之法》衡量事情的轻与重,了解事情的缓与急,之后就毅然决然,一定实行。权:衡量。知:了解。
  善取天下者,规模定乎大全,而奇正因乎时势。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善于取得天下的人,必须制定一个总的计划和设计,而具体奇谋秘计的谋划则要根据当时的形势。规模:规划,设计。全:总。奇正:奇谋秘计。因:根据,凭借。
  锻铁者,急于反则折。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锻造铁器时,如果弯子拿得太急,就容易折断。喻不要操之过急,把事做过度。急于反:弯子拿得太急。
  有当时之略者,好恶不激,张弛不迫,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具有主持国家大事的才略的人,处理好事坏事都不过于猛烈,抓紧或放松都不过于急促。当:掌管,主持。激:急速,猛烈。张:张弓,比喻抓紧。弛:松开,松弛。迫:急促。
  天下之大,田赋之多,人民之众,固不可以一切之法治之也。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六天下这样大,田赋这样多,人民这样众,所以不能一律以一种方法来治理。强调治国方法要因地制宜。固:同“故”,所以。一切:一律、一概。
  一日而欲挽数千年之波流,一人而欲拯群天下之陷溺,难矣哉!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十一天的功夫就想力挽几千年的波澜,一个人就想拯救陷溺于水火之中的民众,那真是太难了!群:众,民众。

    稳定政策多办实事
  号令已去又易之,礼仪己行又止之,度量已制又迁之,刑法已错又移之。如是,则庆赏虽重,民不劝也;杀戮虽繁,民不畏也。故曰:上无固植,下有疑心,国无常经,民力不竭,数也。
  《管子·法法》号令已出又更改,礼仪已行又废止,度量已定又变换,刑法已制定又变更。这样,赏赐虽厚,人民也不受到鼓励;杀戮虽多,人民也不害怕。所以说,上面意志不坚定,下面就有疑心;国家没有常法,人民就不肯尽力,这都是规律。错:同“措”,设置,制定。植:通“志”,意志。常经:常法。民力不竭:即“民不竭力”。竭,尽。数:规律。
  从正治国,以奇用兵。
  《老子·五十七章》以正规的方法治国,以出奇的方法用兵。说明治国要有常规,不能象用兵那样变化莫测。
  主贵多变,国贵少变。
  《商君书·去强》国君的谋略以多变化为贵,国家的法令以少变化为贵。
  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韩非子·大体》利益没有比施政宽简更强的了,福气没有比长久安定更大的了,简:施政宽简。安:安定,稳定。
  明主举实事,去无用。
  《韩非子·显学》英明的君主多办实事,不做那些无用的事情。举:举办,兴办。去:弃而不做。
  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
  《礼记·缁衣》群子少说话多做实事,以此来成就自己的信用,行:做,实践,成:成就。
  治国譬若张瑟,大弦则小弦绝矣。故急辔数策者,非千里之御也。
  《淮南子·缪称》治理国家好比给瑟上弦,大弦如果过紧,小弦就会断。所以猛拉缰绳,频繁地抽鞭子,那不是驾车远行千里的办法。喻治国该缓则缓,不能操之过急。张:给琴上弦。(zhàn):紧。绝:断。急辔:猛拉缰绳。数策:频繁地抽鞭子。御:驾车。
  君执一而治,无常则乱。
  《淮南子,诠言》国君掌握一贯的原则治理国家,变化无常就会导致混乱。执:掌握。一:一贯。常:常规,常法。
  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
  《淮南子·人间》说一百句话一百句恰当,也不如选定方向而谨慎地实行。说明应注重实践,少说多做。趋:趋向,方向。审:谨慎,审慎。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
  汉代桓宽《盐铁论·非鞅》说起来并不难,做起来就不容易了。意谓要多做实事,少讲空话。
  治民者若大匠之斫,斧斤而行之,中绳则止。
  汉代桓宽《盐铁论·大论》治理百姓者好象木匠的砍削,斧子的运用程度,应是砍到标准就停止。大匠:好工匠,这里指木匠。斫(zhuó):砍,削。斤:大斧子。中(zhòng)绳:符合绳墨,符合标准。
  智若禹汤,不如尝更。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有夏禹和商汤一样的智慧,也不如亲身经历和亲自实践。说明智慧再高,不去实践也不会有所建树。禹:传说为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亦称大禹、夏禹。汤:又称成汤,商朝的创始人。尝更:亲身实践和经历。尝,曾经。更,经历。
  多为少善,不如执一。
  《颜氏家训·省事》做得多,做好的少,不如专心致志,把一件事情做好。执一:专心做好一件事。
  政不欲烦,烦则数改,数改无定,人怀苛免之心;网不欲密,密则深文,深文多伤,下有非摹之惧。
  唐代张悦《词标文苑科策第一道》政策法令不能烦乱,烦乱就要经常改动,经常改动失去稳定性,人们就怀着用不正当手段苟且偷免的心理;法律条文不能太细,否则在援引时就会过分苛刻,过分苛刻就会伤害很多人,这样,即使是没有罪过的人也要怀着恐惧的心理。数(shuò):多次地。定:稳定。苟免:用不正当手段苟且偷免。网:法网,即法律条文。深文:援用法律条文苛细周纳,以入人罪。辜:罪过。
  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
  宋代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话语屡次变化,就不能取信于人;政令频繁改动,人民就难以适从。
  法令不可数变,数变则烦,官长不能尽记,又前后差违,更得以为奸。
  《资治通鉴·唐纪十一》法令政令不能多次变更,多次变更则复杂繁琐,使官吏们无法完全记住,而且使法令政令前后矛盾,那些用心不良的官吏便得以干坏事。烦:繁多,烦琐。差违:矛盾。
  治天下如建此屋,营构既成,勿数改移,苟易一榱,正一瓦,践履动摇,必有所损。若慕奇功,变法度,不恒其德,忧劳实多。
  《资治通鉴·唐纪十二》治理天下就象建造这个房屋一样,已经建成了,就不要屡次改动。每换一椽一瓦,都必须踏在屋顶上对屋子产生振动,房子必然有损伤(治国亦然)。如果追求奇功,多次改变法律制度,不使对百姓有恩惠的政策法令稳定,劳苦和忧虑就必然增多。营构:建造。榱(cuī):椽子。践履:指踩在房子上。
  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资治通鉴·汉纪九》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致力于多说话,主要应考虑实际事做得怎么样。至:同“致”,致力于。顾:考虑。力行;实际去做。
  下令及所行事,或有名而无实,或始是而终非,或横议所移,或奸谋所破,故群臣百姓,多不甚信。
  《宋史·吴奎列传》皇上下达的命令和所做的事,有的有名无实;有的开始似乎是对的,后来证明是错误的;有的因为舆论的攻击而动摇;有的被奸臣的阴谋所破坏,因此群臣和百姓多数不太相信。横议:肆意的议论
  纷更变易,比纲不得布,法度不得立,臣下无所持循。
  《元史·许衡传》国家政令频繁更动变化,政纪纲领得不到贯彻实施,法令制度不能发挥作用,群臣就无所遵循。布:颁布,这里指贯彻实施。立:确立,这里指发挥作用。持循:遵循。
  至治无声,至教无言。
  明代李贽《送郑大姚序》最好的治理是没有声响的;最有效的教育是不说话的。提倡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以身作则。至:最,最好。
  令所以布信,数易则疑;法所以防奸,二三则玩。
  明代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政令之设,是为了彰明信用,屡次更改就让人怀疑了;法规之设,是为了杜绝奸邪,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人们也就不再把它当成一回事了。说明法纪政令不能轻易变动,否则就失去了效力。令:政令。布:宣告,彰明。易:更改。二三:时二时三,比喻反复不定。玩:忽视。

    防患于未然治祸于未乱
  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易·既济·象》君子用经常忧虑灾祸的办法预防灾祸的发生。思:思虑,忧虑。
  民动而为机,机动而得失争矣。故发之以其阴,会之以其阳。
  《六韬·守国》(百姓内心如有忿恨)就会成为动乱的契机,有动乱之契机就有得失的争夺。所以动乱总是发生在隐蔽之处,而会合在大庭广众之下。机:契机。阴:隐蔽。阳:表面,明显之处。
  欲民之正,则微邪不可不禁也。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微邪不禁,而求大邪之无伤国,不可得也。
  《管子·权修》要求人民走正道,就不能不禁止小的坏事。因为小的坏事是大的坏事产生的根源。不禁止小的坏事而想要让大的坏事不危害国家,是办不到的。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老子·六十二章》计划克服困难,要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干大的事业,要在它还微小的时候开始。图:计划。细:小。
  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则忧之,则无及已!
  《战国策·楚策一》应该在混乱尚未形成时就进行治理,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把该做的事做好。如果等灾祸临头才开始忧虑,那就来不及了。为:做。
  涓涓源水,不雍不塞。毂己破碎,乃大其辐。事己败矣,乃重大患。其云益乎?
  《荀子·法行》水流很小的时候,不去堵塞;轮轴已经破碎了,才去加大轮辐;事情已经失败了,才反复叹息,这样有什么用呢?说明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雍(yōng):同“雍”,堵塞。毂(gǔ):车轮中心穿轴的圆木。辐:车轮中凑集于中心毂上的直木。重(chóng):重复,反复。大息:通“太息”,叹息。
  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
  《韩非子·难三》贤明的君主能从细微处看到小的奸诈行为,所以百姓没有大的阴谋;在细微处施行小的惩罚手段,所以百姓就不闹大乱子。谋:阴谋。诛:惩罚。
  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吕氏春秋·察微》国家的治乱存亡变化,其开始时的征兆象秋毫那样细小,不易被人察觉,能够明察秋毫,大事就不会出现过失了。说明对小处不祥察,必酿成大患。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用以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物:事物,此处指事情。
  思慎微眇,早防未萌。
  汉代王符《潜夫论·慎微》在事物微小的时候就给予考虑和重视,以便尽早地把坏的苗头杜绝在萌发之前。思:考虑。慎:重视。眇(miǎo):微小。未萌:萌发之前。
  救早而先之,则害无由起,而天下无害矣。然则观物之动,而先觉其萌,绝乱塞害于将然而未行于之时。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想要挽救一个事物,必须提早努力,把工作做在前头,这样祸患就不可能发生,天下也就没有祸患了。所以观察事物的变化,要在其萌发时就有觉察,从而将祸乱灾害杜绝堵塞于将要发生而又未能发生之时。救早:早早挽救。先:提前。动:变化。绝乱塞害:杜绝祸乱,堵塞灾害。将然:将要发生。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凡是灾害祸患的根源,都来自于国家治理上的失误;而这种失误,常常是从萌芽状态开始的。意谓处理国家大事不要忽视处于萌芽状态的事物,否则容易出现失误。本:根源。失:失误。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己。
  汉代贾谊《治安策》今天有病不及时治疗,必然成为痼疾,以后即令有扁鹊这样的好医生,也无能为力了。锢(gù):同“痼”。锢疾,经久难治的病。扁鹊:春秋时代的名医。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汉书·伍被传》听力好的人,在声音发出之前就能预感到;眼睛明亮的人,在事物没有出现之前,就能顶见到。聪:听力好。明:视力好。
  明者远见于朱萌而智者避免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明察的人很早就可以发现尚未萌芽的事物,聪慧的人在尚无形迹的情况下便能够设法避免危患,灾祸本来大多隐藏在不易察觉的地方,发生在人们疏忽大意的时候。远:久远,这里指很早。见:发现。固:本来。隐微:隐蔽,细微,不易察觉。忽:疏忽。
  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未不札,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小小的火苗不扑灭,到燃起熊熊大火时就没办法了;小小流水不堵塞,最后将发展成为滔滔江河;细小的丝线不割断,就有可能织成巨大的网罗;毫毛那样细的小苗不拔掉,将来就要用斧头来砍伐。焰焰:指小火苗。炎炎:火熊熊燃烧的样子。涓涓:形容细小的流水。绵绵:连接不断的细丝。绝:断。网:捕鱼工具。罗:捕鸟工具。札:拔除。斧柯:斧柄,这里指斧子。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
  《淮南子·缪称》羽毛装多了,也会把船压沉,重量轻的东西装多了,也会压断车轴。所以君子总是在事情微小时就注意防止。积、群:多。
  人皆务于救患之备,而莫能知使患无生。
  《淮南子·人间》人们都致力于解救祸患的准备工作,却不懂得怎样使祸患不致产主。务:致力于。知:懂得。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渐生不忧,将不可悔。
  《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好运气的到来,是有一定原因的,灾祸的降临,是逐渐进行的。祸乱在逐渐产生时如果不加警惕,后悔就来不及了。渐:逐渐,渐进。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聪明的人防救灾祸于尚未萌发之时,有智慧的人设法对付祸患于即将来临之时。图:谋划,这里指设法对付。
  治难于其易,去恶于其微。
  晋代葛洪《抱朴子·用刑》解决困难问题,从还较易于处理的时候开始;去掉坏事,应在它细微的时候进行。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后汉书·陈忠传》堤坝会因为一个蚂蚁窝而决口,气体会从针服大的孔中泄出。比喻小祸害不加以防止,就会酿成大灾难。溃:决口。
  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
  《宋书·孔琳之传》一般人的性情是:对明显的害处容易警惕,对隐患却不加注意;忽视比较遥远的灾祸,而对迫在眉睫的事物感到震惊。昧:昏暗,这里指事物不清楚的状态。忽:忽视,轻视。
  惩其未犯,防其未然。
  唐代长孙无忌《律唐疏仪·名例一》严戒那些还没有犯罪的,从而在罪行还没有发生以前就加以预防。惩:警戒。未然:未产生。
  明者鉴于未形,智者不再计。
  唐代姚思廉《陈书·虞荔传附虞寄》明智的人,能够在灾祸还不明显的时候就引为鉴戒;有智慧的人,会一次就把事情筹划好,而不需做第二次计划。未形:迹象不明显。形,迹象。计:计划,筹划。
  祸福之胚胎也,其动甚微:倚伏之矛盾也,其理甚明。困而后儆,斯弗及已。
  唐代刘禹锡《儆舟》祸与福处在萌芽状态,变化是很微小的;他们之间互相依存而又互相转化的矛盾,道理是很明显的陷于困境后,才引起警惕,这就来不及了。胚胎:指萌芽。倚伏:相互依存和转化。儆(jǐng):警惕,戒备。斯:这。
  明者未形而知惧,暗者患及而扰安。
  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宦者传序》明察事理的人,祸乱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时,就知道警惕惧怕;糊涂的人,等到灾祸已经临头了,还自觉得很安全。暗:糊涂。
  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宋代苏洵《管仲论》功业的形成,并不是形成于成功那天,一定有它的开端;祸患的发生,并不是发生在爆发那天,也一定在此之前就有征兆。说明任何东西都是逐渐形成的,要在它开始形成时就给予重视。作:发生,爆发。兆:征兆。
  朽索当手,覆车在眼。
  宋代王禹傅《端拱箴》手中握的是腐烂的缰绳,那么翻车就不过是眼前的事了。比喻隐患不除,必将招致大祸。朽索:朽烂了的缰绳。覆车:翻车。
  杜之于将渐,不可悔之于已成。
  宋代王溥《唐会要》卷三(灾难)应该在将要开始的时候杜绝它,而不要等到形成了才后悔。杜:杜绝,堵塞。渐:事物发展的开始。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宋代王安石《风俗》把事情抑止在发生之初很容易,等事情闹大了再挽救起来就相当困难。末:事件发展的后期。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宋代苏轼《晃错论》天下的祸患,最不能处理好的,是表面上太平无事,其实却有意想不到的隐患。安然不动地看它演变而不为之想出解决的办法,就怕弄到不能挽救的地步了。治:安定,稳定。不为之所:不为之想出办法。
  爝火之方微也,一指之所能息也,及其燎原,虽江河之水,弗能救矣!鸿鹄之未孚也,可俯而窥也,及其翱翔浮云,虽蒲且之巧,弗能加矣。
  明代张居正《人主保身以保民论》小火把刚刚燃起的时候,一个指头也能把它熄灭,等到它成为燎原大火,即使倾尽长江大河之水,也不能再把它扑灭了;鸿鹄还没有孵化出来的时候,俯下身子就可以窥见它,等到它在云空中展翅翱翔,即使有蒲且这样的神射手,也不能射下它来了。爝(jué)火:小火把。鸿鹄(hú):鸟名,即天鹅,善高飞。孚(fū):通“孵”,禽鸟孵卵。蒲且(jū):古楚国善射者。
  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资治通鉴·周纪一》在事物微小时就去治理,那么用力少而收效大;等到事物长成、显露之后才去挽救,即使用尽全力也不能达到目的。著:显露。
  下有其萌,然后变见于上,可不致慎!祸起细微,奸生所易。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四》下面有祸患萌发,然后变故就会出现于上面,怎么可以不分外谨慎呢!祸患都是从细微之处兴起的,奸恶都是从被忽视的地方产生的。萌:萌发。变:变故。见(xiàn),同“现”。致,尽,极,分外。易:轻视,忽视。
  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
  明代方孝孺《豫让论》把祸患消灭在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把政局安定在还没有发生动乱的时候。销:同“消”,消灭,消除。保治:保持安定。未然:尚未发生。
  救焚当豫筹于曲突之先,支柱必无补于栋挠之后。
  清代朱舜水《答源兴国问先世缘由履历》救火应当预先筹划于改造烟囱之前,房梁拆断之后才用柱子支撑一定无济于事。焚:烧,失火。豫筹:预谋筹备。豫,事先准备。曲突:把烟囱改建成弯曲的,因为烟囱直容易失火。突,烟囱。栋:房屋的正梁。挠(nāo):弯曲,折断。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三把禁止和防治的工作做在未发生祸乱之前,把保国安邦的工作做在国家未倾危之前。意谓要有预见性,防患于未然。制:禁止,遏制。

    重民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书·酒诰》人不要把水作为镜子,而应当把百姓作为镜子。意谓为政者要以百姓的反应,检查为政的得失。监:通“鉴”,镜子。
  霸王之所始也,从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管子·霸言》霸王之业的开始,是以人民为根本。根本治理得好则国家巩固,根本被搞乱了则国家危亡。
  明主救天下之祸,安天下之危者也。夫救祸安危者,必待万民之为用他,而后能为之。
  《管子·形势解》圣明的君主就是要解救天下灾祸,使天下危局得以安定。但是解救祸患与安定危局,必须把千千万万的民众动员起来为君主所用,然后才能办得到。为:做,做得到。
  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得民则威立,失民则威废。蛟龙待得水而后立其神,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
  《管子·形势解》君主,是天下有权威的人。然而他只有得到人民拥护时才有权威,失去人民,权威就消失了。蛟龙得水而后才有神灵,君主得到人民拥护而后才能拥有权威。立:存,有。
  使君无得罪于民。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务必使君主不要得罪于人民。无:勿,不要。
  得众则份国,失众则失国。
  《礼记·大学》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人,没有政权也能得到政权;失去人民群众拥护的人,有了政权也会失去政权。国:此处指国家政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四十九章》圣人没有他自己固有的意志,以百姓的意志作为他的意志。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国家将要兴盛,必定是听取人民的意见;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是听从神灵的旨意。主张国家事情要由人民来决定。
  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作百姓君主的人,岂可凌驾于百姓之上?而是要管理国家。君民者:作百姓君主的人。陵:同“凌”,凌驾。社稷:国家。主:掌管,管理。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曾子说:“要警惕啊要警惕啊!你怎佯对待人家,人家便会怎样对待你。”从今以后老百姓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以同样的手段来回敬那些长官们了,君主不要责怪他们。只要国君施行仁政,那么老百姓便会敬爱君主和长官,并乐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了。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戒:警惕。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斯:此,这些。死其长:为官长而献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人民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国家,君主要算较轻的了。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荀子·大略》老天生育民众,不是为了君主;而老天设立君主,正是为了民众。
  不得所以用之,国虽大,势虽便,率虽众,何益?古者多有天下而亡者矣,其民不为用也。用民之论,不可不熟。
  《吕氏春秋·用民》没有掌握恰当的使用人的方法,国家即使很大,形势即使很有利,士兵即使很多,又有什么益处?古代有很多人享有天下可是最后却遭到灭亡,就是因为人民不被他们使用啊。使用人民的道理,不可不详尽地了解。便:有利。论:道理。熟:深知,详尽了解。
  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汉代贾谊《新书·大政上》自古到今,与老百姓为敌的人,或早或晚,终将被老百姓战胜。
  民无不以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从为本。
  汉代贾谊《新书·大政上》没有不把百姓作为根本的,国家以他们为根本,君主以他们为根本,官吏以他们为根本。
  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
  汉代贾谊《新书·大政上》国家的安定或危亡,君主的威严或侮辱,官吏的尊贵或轻贱,都取决于老百姓。
  君子之居民上,若以腐索御奔马;若碾薄冰,蛟在其下。
  《淮南子·说林》统治者位居百姓之上,就好比用腐烂了的绳套来驾驭飞奔的车马;又好比车辆在薄冰上碾过,吃人的蚊龙就在薄冰下面。喻执政者在统治人民时要小心谨慎,否则就容易车翻人亡。君子:指统治者。御:驾驭。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孔子家语·五仪解》国君,就象船一样;老百姓,就象水一样。水能够浮载船只,也能够使船只翻沉。庶人:老百姓,覆:翻。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汉代刘向《说苑·建本》当国君者,把老百姓当昨天,百姓亲附他则国家安宁,百姓帮助他则国家富强,百姓指责他则国家危难,百姓背叛他则国家灭亡。与:亲附。非:指责。
  列土为疆,非为诸侯;张官设府,非为卿大夫,皆为民也。
  汉代班固《白虎通·封公侯篇》分封土地,划定各自疆界,目的不是为了安排诸侯;设置官府和官职,也不是为了安排那些作官的人,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列土为疆:分封土地,划定疆界。张:设置。
  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财赡,本国则邦宁。
  唐代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把人民作为根本,把钱财放在次要的地位。人民安定了,钱财也就充足了;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未:末尾,这里是次要的意思。赡(shàn):充足,富足。
  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
  《资治通鉴·汉纪十八》老百姓看起来没有什么力量,然而却是不可战胜的;看起来愚昧,然而却是欺骗不了的。
  民,国之基也。五仞之墙,所以不毁,基厚也;所以毁,基簿也。
  宋代宋祁《杂说》老百姓是国家的基础。五仞高的墙之所以不毁坏,是因为基础深厚;其所以毁坏,则是因为基础浅薄。仞:古代是度量单位。周八尺、汉七尺为一初。
  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
  宋代苏舜卿《旨匦疏》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没有根本功摇而枝叶不动的事。
  国无民,岂有四政!封疆,民固之;府库,民充之;朝廷,民尊之;官职,民养之,奈何见政不见民也!
  清代唐甄《潜书·明鉴》国家没有人民,哪里会有部队、衣食、制厚、赏罚这四个施政的法宝呢?边疆,是人民保卫的;国库,是人民充实起来的;朝廷,是人民尊崇起来的;官员,是人民养活的,为什么只看到政府而看不到人民呢?四政:指前文所说的部队、衣食、制厚、赏罚这四件施政法宝。封疆:疆界,边疆。固:保卫。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清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国家是秩序井然还是混乱不堪的关键,不在于什么王朝兴起或灭亡,而在于普通老百姓是生活在忧患之中,还是安居乐业。一姓:指一个封建王朝。
  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
  清代谭嗣同《仁学》君主是末梢,人民才是根本。天下没有因为末梢而累及根本的,同样,怎么能因为君主而累及人民呢?
 
    爱民
  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
  《书·文侯之命》要给臣民以幸福,不要荒废政务,贪图安逸,要特别地爱护你国中的臣民。无:勿,不要。荒:荒废政务。宁:安逸。简:大,特别。恤:爱护。都:国都,代指国中臣民。
  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六韬·国务》善于治国的君主,管理百姓就象父母爱护子女,兄弟爱护幼弟一佯。看到他们饥寒就为他们忧虑,看到他们劳苦就为他们伤心,赏罚就象加在自己身上一样,收取赋税就象收取自己资财一样。这就是爱民的道理。驭:驾驭,引申为管理。
  胜民之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使民畏公而不见亲,祸亟及于身。
  《管子·小问》把制服人民当作治国之道,不是统治天下的正当办法。使人民怕你而不亲近你,灾祸很快就会殃及自身。胜:战胜,此处指制服。公:你。见亲:亲近。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页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
  《管子·小匡》齐桓公又问道:“我想修明天下政事以求合于时世,可以做到吗?”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从爱民做起。”干时:以求合于时世。干,求取。
  凡众者,爱之则亲,利之则至。是故明君设利以致之,明爱以亲之。徒利而不爱,则众至而不亲;徒爱而不利,则众亲而不至。爱施俱行,则说君臣、说朋友、说兄弟、说父子。
  《管子·版法解》凡是民众,对他们爱护,他们就来亲近;为他们谋利益,他们就来归附。因此明君实行福利措施来招引他们,表明爱护之意来亲近他们。只谋利而不爱护,民众就归附而不亲近;只爱护而不谋利,民众就亲近而不肯归附。爱与利兼而施之,那就君臣喜悦、朋友喜悦、兄弟喜悦、父子喜悦了。至:来到,归附。致:招引。徒:只是。说:通“悦”,喜悦,高兴。
  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莅民如仇雠,则民统一。
  《管子·形势解》统治人民要象父母一样慈爱,人民自然就会亲近和爱戴。以纯厚来引导他们,用诚实来对待他们,虽然口里不说我亲近人民,人民也是会来亲近的。如果把人民当作仇敌一般统治,人民自然就会疏远。道:通“导”,引导,遇:对待。实:诚实。莅(lì):统治。雠(chóu):仇敌,仇人。
  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能够爱抚国内百姓的,也能够使国外不友善国家敬服。说明爱民与提高国际威望,搞好外交有直接关系。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最崇高的思想没有比得上热爱人民的,最伟大的德行没有能比得上使人民欢乐的。意:思想。厚:深厚,引申为伟大。
  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
  《国语·周语中》对老百姓只能亲近恩抚,而不能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上:高居其上,有欺凌、压迫之意。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国家的兴盛,是因为看待老百姓就象看待受伤者,十分爱护,这就是它的福德;国家灭亡,是因为把老百姓当作粪上草芥,这就是它的祸根。意谓国家兴亡,取决于民。土芥:粪土、草芥。
  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
  《左传》襄公十四年杰出的君主如果奖励好人善事,惩处邪恶,象养育自己子女那样爱护百姓,象天空那样庇佑他们,象大地那样包容他们,那么百姓尊奉君主,就象对父母那样爱戴,对日月那样敬仰,对神明那样恭敬,对雷霆那样畏惧,这样,国君怎么能被人民赶跑呢?淫:邪恶。盖:覆盖,庇护。奉:尊奉。出:驱逐。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六十六章》要领导人民,必须在态度上对人民表示谦虚;要引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人民之后。上:位于人民之上,即统治、领导人民。言:言语态度。先:在前,引导。以身后之:以己之身,居于(人民)之后。
  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老子·六十六章》英明的统治者处在人民之上,(由于他们尊重爱护人民)人民不感到有负担;在人民的前面引导人民,人民不认为对他们有妨害。重:压迫,负担。害:妨害。
  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
  《列子·说符篇》成汤、周武因为爱护天下百姓,所以成为杰出君主;夏桀、商纣因为厌恶天下百姓,所以身死国亡。天下:指天下百姓。
  子庶民,则百姓劝。
  《礼记·中庸》能够做到爱民如子,百姓们就会更加勤奋努力。子庶民: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般爱护)。劝:受到鼓励。
  民,善之则亲;利之用则和。用则有任,和则[不]匮。
  《商君书·弱民》对于民众,你善待他们,他们就与你亲近;利用他们,使他们有事做,他们就与你同心。使用他们,他们就去承担义务;与统治者同心,国家就不会贫困。利之用:同“利用之”。和:上下相和,上下同心,任:指承担义务。匮:缺乏。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则。
  《孟子·离娄章句上》君主残暴地虐待他的老百姓,重则本身被杀,国家灭亡;轻则本身危险,国势削弱。暴:残暴。甚:重,严重。弑(shì):被杀。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荀子·议兵》爱护百姓者就强大,不爱护百姓者就衰弱。
  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上之于下,如保赤子。
  《荀子·王霸》执政者无不表达爱护之情给百姓,同时用礼义来治理他们。执政者对于百姓,如同保护、爱抚婴儿一样。致:达,表达。制:治理。赤子:婴儿。
  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
  《荀子·君道》作为君主,只有爱护民众才能得到安定,只有喜爱贤士才能使国家繁荣,两者缺了一个,就要灭亡。
  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
  《吕氏春秋·适威》用爱抚和利益使百姓安定,用忠诚和信用引导百姓,致力于为民除害,想着为民造福。务:致力于。致:招引,引来。
  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雠也。
  《吕氏春秋·适威》对于百姓来说,善待他们,他们就和君主友好;不善待他们,他们就和君主成为仇人。畜:通“慉(xù)”,喜爱,爱眷。雠(chóu):仇敌,仇人。
  以爱利民为心,号令未出,而天下皆延颈举踵矣,则精通乎民也。
  《吕氏春秋·精通》胸怀爱民利民之心,号令还没有发出,天下人就都伸长脖子,踮起脚跟殷切盼望了。这是圣人与人民精神相通的缘故。延颈举踵: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殷切盼望。精通:指人的精神相通。
  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
  《吕氏春秋·爱士》君主施行仁德,爱抚人民,人民就爱戴他们。人民如果爱戴他们的君主,那就都乐意为他们去死了。亲:亲近,爱戴。
  右贤左戚,先民后己。
  《史记·文帝本纪》尊贤人而卑亲戚,先民众而后自己。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景响。有不由命者,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
  《史记·礼书》详明地教导人民,平等地对待他们,适时地使用民力并真心地爱护他们,这样人民顺从命令,就象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一样,偶有不听从命令的,然后再用刑罚处理,这佯人们就知道自己不对了。说明教育和爱护是使人们遵纪守法的前提。明:详明。道:同“导”,教导,开导。均:普遍。时,适时,适当。景:同“影”。俟(sì):等,待。
  居上不宽则伤厚,而民弗亲,弗亲则弗信。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执政者对百姓不宽宏大度就会损害执政者仁厚的名声,这样百姓就不会亲近,不亲近就会失去对执政者的信任。
  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汉代刘向《说苑·政理》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是爱民罢了。
  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三国志·魏书·曹昂等传》注引与人民共享快乐的,人民一定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与人民共享太平的,人们一定会在他困于危难的时候全力拯救。说明统治者一定要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量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实在应该重视他们的衣食,爱惜他们的生命。人民平安,君主就平安,人民快乐,君主就快乐。诚:确实。
  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在念。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灾祥》上以国家为重,下以百姓为念,亿兆:原指极多,此处指百姓。
  抚万姓以慈,遇群臣以礼。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征伐》用仁慈的心抚爱百姓,以礼节去对待群臣。遇:对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南齐书·高帝本纪》人民的想法不会是固定不变的,他们只拥护爱护他们的人,常:固定不变。惠:好处,这里指爱护的意思。怀:归顺,拥护。
  爱一人而不爱一国之人也,其失人心多矣。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五》只喜欢一个人,而不爱全国人民,他就会严重地丧失人心。多:严重。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上,就为百姓而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上,就为自己的君主担忧。描绘了一个忠君爱民的贤臣形象。庙堂:指朝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担优在天下人的前面,享乐在天下人的后面。天下:指天下的人。优:前一个作名词,忧愁。后一个作动词,担忧。乐:前一个作名词,快乐,后一个作动词,享乐。
  不可载者,不如无车;不可涉者,不如无舟;不能救民者,不如无贤。
  清代唐甄《潜书·有为》不能运载东西,还不如没有车子;不能横渡江河,还不如没有舟船;不能救世济民,还不如没有贤才。意谓贤才必须是能济世救民的人。
  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
  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外篇》卷一做君主的一定是主动亲近民众,民众才会亲附他;做君主的一定是自己背离了民众,民众才会背离他。附:亲附,归附。
  君子之为君子也,一人死而万人寿,一人痛而万人愈,一人忧而万人乐,一人劳而万人逸。
  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五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因为他希求的是自己死以使千万人民长寿,自己病以使千万人民痊愈,自己忧心以使千万人民快乐,自己劳顿以使千万人民安逸。痛:病。愈:病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