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理解孔雀鱼的遗传与基因(九)-- 燕尾孔雀鱼的遗传与做出

 花楹千千 2016-11-06
孔雀鱼的美来自于活泼的性格、美丽的身躯和绚丽的色彩。在各个品系的孔雀鱼当中,最为“高贵”、“高端”,并且几乎所有饲养孔雀鱼的鱼友们都向往饲养的无疑是燕尾孔雀鱼。
很多鱼友都不惜重金购入,但是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燕尾孔雀鱼的系统维系、品种基因的稳定难度非常大,如有不慎甚至会“断子绝孙”,这些问题都来源于燕尾孔雀鱼的遗传基因方面—隐性遗传。
以前笔者曾经发出过文章对缎带和燕尾孔雀鱼进行过介绍。由于缎带孔雀鱼和燕尾孔雀鱼的外观存在相似,所以,有很多鱼友认为它们的遗传方式也一样,导致走了不少弯路,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例如,有的鱼友干脆将燕尾孔雀鱼与缎带孔雀鱼放在同一个水族箱内,但是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燕尾孔雀鱼。如果幸运的话,偶尔会出现燕尾,但是又不知其缘由,无法持续做出。
当我们去查找资料的时候,书中又会写出大量的字母和定义,例如, “Kal”、“Sup”的基因符号,同时还有“抑制性遗传”等不容易理解的内容。让人感到熟读百遍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感觉。
其实,燕尾孔雀鱼的基因简单说就是导致鱼鳍出现延长的“Kal”遗传基因与劣性基因的“Sup”相结合时才会出现。属于一种隐形遗传范畴。
如果用燕尾孔雀鱼的雌鱼与普通尾的雄性孔雀鱼交配后,所得到的子代F1里面是不会出现燕尾的。但是,利用同窝的子代F1之间进行交配的话,在子代F2当中就会出现20%的燕尾孔雀鱼。这种属于隔代遗传,是典型的“隐性遗传”的表现。
所以,最为便捷、最为直接的做出方法就是利用燕尾孔雀鱼的雌性与燕基孔雀鱼的雄性相交配,得到的孔雀鱼只有两种,一种是燕尾,一种是燕基,基本比例应该是1:3左右。同时,同窝的燕基之间进行交配又可以进一步得到子代的燕尾孔雀鱼。但是,一直这么近亲繁殖的情况下,小鱼的先天条件就会变得越来越弱,容易得病、容易畸形等。所以,在做出的同时建议加入新鲜的“血液”以达到“复壮”的效果。
在市面上,燕尾孔雀鱼由于做出比较难,所以售价一直高居不下。如果可信度高的话,笔者建议您可以购入两对燕基回去繁殖,相对价格要便宜得多,同时这也是培养燕尾孔雀鱼的很不错、有效的方法。
欢迎随时与大家探讨、交流。
欢迎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