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连载】第21计:金蝉脱壳

 笑梦未来 2016-11-08
???司马迁曾欲以一支史家之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史记】,让我们一起领略上古风骚,秦汉故事!

 


金蝉脱壳

原文释义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倘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


故我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已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知。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


保存阵地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这是从《蛊卦》“巽而止,蛊”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同友军联合对敌作战,要仔细察明敌、我、友三方面的态势。如果另外发现了敌人,必须保持原来的阵势而分兵去迎。


“金蝉脱壳”并不是一走了之,它是一种分身的法术。因此,当我方大军转移后,依然要旗帜招展,锣鼓声喧,很逼真地保持原来的阵势,这就可以使敌人不敢妄动,友军也不致生疑。


等到我已摧毁别处的敌人返回来,友军和敌人才发觉,或者还没有发觉。“金蝉脱壳”就是在对敌作战时,暗中抽走精锐部队去袭击别处的敌人的计谋。

核心提示


金蝉脱壳指的是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术,一种逃遁计。


计谋缘起


关汉卿在元曲《谢天香》第二折里唱道: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得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


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绝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定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去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


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


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模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一向“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经典案例


刘邦鸿门宴脱险

项羽的叔父项梁战死后,楚怀王使宋义为大将,项羽为次将。在一次救赵的战役中,由于宋义按兵不动,项羽就采取了没有办法的办法暗算了宋义。原本是傀儡的怀王就只好传命项羽为上将军。


在宋义为大将时,怀王为了激励诸将早日攻下秦的本部,便与诸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这时项羽兵权在握,他凭借大将的权力,率军渡过黄河,与驻守在钜鹿的秦军章邯所率领的军队展开激战,最后大败章邯,并将二十多万秦军诛死殆尽。


这次的会战胜利,使各地的反叛将领都无不佩服项羽而归服在他的旗下。这时的项羽,实质上不再是楚的大将而是诸侯的统帅了。


接着项羽率军北上,直取通往关中的函谷关,当他攻取函谷关时,有密报传入:“刘邦有意称王于关中,要任秦王子婴为相,要将秦的所有的珠宝据为己有。”

这时项羽的军师范增对项羽说:“刘邦从前在关东的时候,贪财好色。现在入关,对财物却丝毫不取,对妇女也没有接近。由此看来,他的志向不小啊。”

项羽听了非常愤怒,便说:“明日一早,让士兵饱餐,出兵直取刘邦的军队!”


这时,项羽的兵有四十万,停驻在新丰鸿门。而刘邦的兵只有十万,停驻在咸阳东边的灞水附近。


刘邦万没有想到项羽的军队这么快就出现在关中,当他听说项羽准备攻来时,十分惊讶。心想,依目前的状况自己怎么也打不过项羽。于是就请项羽的叔父项伯居中调解,约好亲自去向项羽谢罪。


次日早晨,刘邦带领随从骑士百余人,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刘邦向项羽谢罪道:“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战于河北,我战于河南。但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先入关攻破秦国,而与将军在此相见。现在因有小人之言,使将军和我之间有嫌隙。”


轻信的项羽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何至如此呢?”


话说回来,刘邦积极占领关中,想称王是实,而此时登门向项羽谢罪是因为硬拼不过才委曲求全。他回到关中后就将曹无伤杀了。


项羽当即留刘邦一同饮酒。项羽和项伯东向而坐,亚父范增坐向南,刘邦向北,张良向西坐在使者之位。


不愧为深谋远虑的范增多次使眼色示意项羽杀沛公,又举佩戴的玉,做杀状以示意项羽,连做三次,但项羽默然,毫无反应。


范增看情形不对,便起身到外面对项庄说:“项羽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亲自下手。你进帐去,上前向沛公敬酒。敬完酒便请在座前舞剑,然后趁机将沛公斩掉。如果失败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杀尽九族。”


项庄于是入帐,向刘邦敬酒,敬酒毕,便向项羽说:“君主和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请让在下表演剑舞,用以娱乐嘉宾。”


项羽说:“好!”


项庄于是拔剑起舞。项伯看出了项庄的心意,也拔剑起舞。项伯多次用身体掩护沛公,使项庄没有机会刺杀沛公。


刘邦的军师张良看到情形不对,忙起身出外,到军门找到樊哙。


樊哙问道:“今天的事情怎样?”


“事态十分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恐怕是随时想刺杀沛公!”


“这事非同小可,我进去和沛公同生共死!”樊哙说。


说完,樊哙就带了宝剑、持着盾进入军门。


樊哙入帐后向西而立,张大了眼睛怒视着项羽,头发也竖了起来,眼角也都裂了。项羽大吃一惊,按剑起立大声地问道:“来的是什么人?”


张良说:“是沛公的随身护卫樊哙。”


“是壮士。赐给他酒!”项羽说。


左右便送过来一斗酒。樊哙拜谢,起立后一饮而尽。


项羽说:“赐给他一条猪腿!”


左右又给他一条猪腿。樊哙把盾覆在地上,把猪腿放在上面,拔剑切着猪腿大嚼起来,不一会儿一条猪腿被他吞食而下。


项羽又说:“真是壮士!你还能喝酒吗?”樊哙借此发挥了一番,他说:“我连死都不怕,一碗酒还有什么可推辞的!现在秦王暴虐狠毒,心如虎狼,杀人如麻,用严刑酷法。天下人苦不堪言,都起而反秦。


楚怀王与诸将有约:‘先破秦进咸阳者为王。’如今沛公先破秦,进入咸阳,对咸阳的一切财富,丝毫不敢接近,并封闭宫室,回军灞水附近,专等着大王前来接管。所以要派将士守护函谷关,是为了防范其他盗贼进来,以防发生非常的事故。我们的沛公如此的劳苦而有大功,没有封侯之赏,大王反而听信小人之言,要杀有功之人。这种做法,不过是死亡的暴秦之继续而已!樊哙愚见,大王实在不该如此。”


项羽听了并没有回答什么,只是说:“你坐!”


樊哙便坐在张良旁边。稍过一会儿,刘邦起身说要洗手,顺便把樊哙也带了出去。


刘邦出帐后,对樊哙说:“我现在应该走了,但是我出来的时候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呢?”


樊哙听了马上说:“生死关头不必太顾虑琐碎的小节;大礼当前的时候,无须拘执细小的谦让。如今人家是刀和俎,我们是鱼和肉,还讲什么告不告辞呢?”

于是刘邦决定逃走,就叫张良留下来向项羽谢罪。


鸿门距刘邦的军队所在之地灞水附近约四十里。刘邦留下车马随从,独自一人骑马,由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步行,抄小路回营。


刘邦嘱咐张良:“从这条小路到我军驻处,不过二十里而已。你估计在项羽来不及追我而我能先到军中的时候,就进帐向项羽辞谢。”


刘邦走了之后,张良估计了一下时间,算算刘邦已到军中,就进帐向项羽告罪。


张良说:“沛公不胜酒力,所以不能进帐向大王告辞。特命张良奉上白璧一对,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拜献范增大将军足下。”


“沛公现在在哪里?”项羽问。


张良说:“沛公听说大王对其有督责其过之意,甚为恐惧,因此自己先走了一步,此时想已回军中了!”


项羽便接受了白璧,放在座上。范增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剑一击,玉斗粉碎。


范增愤愤地道:“唉!这种年轻无见识的人,不足以共谋大事。将来夺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成为他的俘虏了!”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