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之后,要想冬季不生病,这些养生知识很重要!!

 雨中人之也 2016-11-08

Beginning of Winter

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季养生

一、冬季饮食调养


1冬季第一水果——梨



尽可能吃滋阴润燥的食品,比如梨。胃寒吃梨有偏方:


第一:冰糖梨把梨中间清干净,里边搁三到五块冰糖,蒸开,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第二:花椒梨,把梨中间切开,买些花椒粒洒在梨上,放到蒸锅上,水开了以后再开十分钟,这时把花椒去掉,吃花椒梨。连吃一周左右,你的咳嗽会得到治疗,甚至还会痊愈。


2冬季当家肉——羊肉

羊肉偏热性,冬天吃可以补肾、强身、御寒。


3冬季当家菜——大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长期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冬天。



4冬季当家粮——红薯


在冬季,不要光吃精米精面,一定多吃粗面,推荐多吃红薯。日本的抗癌协会经过大量科学研究,得出20种抗癌食品,第一种是熟红薯、第二种是生红薯。前两名都让红薯得了,它含有大量维生素A,可以提高皮肤抗病能力,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等。另外,红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缓解便秘。


二、冬季起居调养


早睡晚起


冬天是早睡晚起。越是老年朋友越要保证七到八小时睡眠。


10:00-15:00最合适


冬天活动一定要在阳光充分的时候,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最合适。冬天紫外线有,红外线更多。紫外线有杀毒、补钙作用,红外线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尤其我们的背,后背暖了,全身舒服。


运动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就是走路,不要着急,慢慢走。只要你迈开了腿,它就对你有益处。


18-23℃

室内环境要保持一定的适宜温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18~23度之间比较合适。冬天千万不能太热了,本来就干燥,越热湿气越蒸发,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

三、冬季防好5大疾病


①防呼吸系统疾病


1
“三字经”你做到了,可以说能预防所有疾病——勤洗手、常通风、强锻炼、多菜果、多喝水、睡好觉、心平静。


2
盐水漱口疗法。用一个罐头瓶子,里边加一勺盐,早晨漱口两次,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还治疗咽喉炎。


3
白萝卜或青萝卜,每天吃一两到二两,生吃慢慢嚼。


4
还有洋葱。生吃也没事,切碎拌点黄瓜,或者炒熟都可以。



5
每人每天喝五杯红茶,中午以前喝,四点以后不能喝茶。



6
吃菌类。


②防心脑血管病


温度下降,血管缩小,血液变粘稠,血压升20毫米汞柱,还更容易出现痉挛、心梗。所以天寒地冻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定要注意。



1、保暖。


2、晨起一杯水。

凌晨起床时间叫魔鬼时间,是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高发时期。所以一定注意清晨一杯水,稀释血液,活跃、冲洗一下胃肠道、排毒排尿。



③防消化系统疾病
1

暖。不能吃凉的。

2

软。不能吃硬。

3

素。

4

淡。吃咸容易得高血压,会加速老化。

5

鲜。尽可能水果新鲜点、蔬菜有应季的优先吃应季的。


④消除皮肤瘙痒
1

忌烟酒,忌辛辣的食品。

2

减少洗澡次数。

冬天越洗皮脂腺分泌越少,所以一周一个澡就够了

3

洗澡的水温不要太烫。

越烫皮脂腺越受影响,适宜就行了。

4

洗完澡后,赶紧抹点油。

擦点含甘油多的,可以保护皮肤,这样减少皮肤干燥造成的皮肤发痒。

5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C,也提高皮肤抵抗力。

6

多喝水,排毒养皮肤。


⑤预防心理疾病


冬天注意多晒太阳。冬天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出现惆怅,从医学上说,阳光能让人心情振奋。


另外,如果你长期把自己封闭在小天地里,就会觉得消沉、无助、寂寞、空虚、无聊,久而久之就会得心理疾病。所以就算天气冷,也要出门走走,找朋友聊聊天。



冬季养肾正当时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自然季节相对应——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


冬天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侯,而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养藏”。此时,肾脏既要为维持冬季热能支出而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春温春生”积蓄力量,以提高肌体的防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如果肾被冬天的寒气所伤,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咽干口燥、头晕耳鸣、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怕冷等症状,还可影响其他脏腑器官的生理机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