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灵运《石门岩上宿》鉴赏

 许愿真 2016-11-08

谢灵运石门岩上宿》鉴赏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赏析]

开头四句,便有许多精彩。欲写夜宿,先说朝游,笔调来得舒缓。劈头而下、突兀而起,也是一种写法,但那比较适合激烈冲荡的情绪。像这诗要表达幽深情趣,便需缓缓引入。好似游山先渡水,才觉得味道悠长。但前二句不仅是个入题的铺垫,也是诗情的动因。朝搴苑中兰,语出《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兰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恐怕它在霜露中凋残,而采摘把玩,这是隐喻的写法,包涵着珍惜具有才智和美德的生命的意味。谢灵运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贬出永嘉,辞官暂隐,在于他是很难接受的人生挫折,难免有才智之士不能为世所容的怨艾与自怜,这情绪便在朝搴苑中兰的形象中表现出来。因此乃有暮宿石上、流连光华的举动。倘无前二句,全诗就变单薄了。后二句中,云际宿一则略带夸张地写出石门别墅所在之高,又暗用《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待)兮云之际诗意,透出孤独无侣、似有所待的怅惘。归结到弄此石上月,一个高洁多情,极富美感的形象。石上月不是天上月,那是流动着的如水如雾的一片,那是轻柔宛曼的乐章。石的清凉,诗人的忧郁,都写在这音乐中了。

将四句诗连贯起来,可以发现一、三句同二、四句,均是松散的隔句对。朝搴瞑还对应,时间趋近;畏彼弄此对应,方位趋近。你单是读,未必要多想什么,自会觉得有一种风姿、一种韵调轻轻摇曳、回环飘荡而来,恰与月华的流动重合。总之,这四句诗的语言具有相当丰富而又完整统一的功能,是真正的诗歌语言。

接着四句,是对夜景的欣赏。——但又很难说是夜,很难说是欣赏。这是用听觉在感受夜,并由感受而渐渐潜入自然的深处。张玉谷《古诗赏析》说:中四即所闻写景,不以目治,而以耳治,是夜宿神理。神理指什么,他却没有讲清楚。首先应该说,夜景不是不能用目光观赏,也不是不能写好,古诗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但描绘视界中的夜景,非着力不可,人和自然容易处在分离的状态,其效果与此诗所追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先看前二句:鸟的鸣叫声渐渐低落、渐渐稀少,最后成为偶尔一二声的啁啾,于是意识到它们已在林中栖息,夜越来越深;而在沉静之中,时时又传来簌簌的落叶声,于是知道山中又起了夜风。这二句已经很好地写出了山夜的气氛。因为声音是变动着的,时生时消,起伏不定,它比山林沟壑等固定的形体更能体现山夜的情趣,体现万物在根本的虚寂中运化的节律。这也许就是张玉谷所说的夜宿神理吧。

但后二句却是更深入的体验。这二句互文见意,是说:夜中异音殊响一起来到耳边,听来都是清亮悠扬的声调。所谓异音殊响究竟来自何处?是鸟儿的鸣叫,枯叶的飘落,还是不息的山溪,断续的虫吟?什么都是,什么也不是。诗人称那些声音为异音殊响的时候,已经不是说声音本身,而是声音引起的人的奇异感觉。正因为这是一种感觉,那些声音也被改变了,放大了,成为俱清越的音调。换句话说,在诗人凝神静听山夜中各种声响的时候,那些声响唤起了人心深处的某种幻觉;以这幻觉感受那些声响,它们也变得与平时不同。这样,似乎在人的生命的深处与自然的深处形成某种神秘的沟通。确实,人们对人和自然,都有许多说不清楚的东西,因而常常凭借着神秘的感受力去体验自然。像谢灵运这样敏锐的诗人,他的体验也比常人来得丰富。

按照通常的写法,谢灵运的诗在描摹景物之后,总有一段哲理性的议论。此诗的最后四句收结,却不是如此。他只是感叹:如此美妙的秋夜,却无人能够欣赏,我也就无从向谁夸美这杯中的好酒了。言外之意,是说世人多庸俗,缺乏高逸情趣,难与自己同游。最后两句仍是用《九歌·少司命》诗意。原诗说: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谢诗中的美人,指情意投合的佳侣。阳阿,向阳的山阿。诗人说:心中盼望的美人终究不会来到,我只是白白地等待,直到太阳出来,晒干我的头发罢了。这里面其实有双重的内涵:一方面,诗人确实希望有志同道合、情趣相通的朋友与自己共赏这秋夜景色;另一方面,绝景独游,无人为侣,恰恰显示了自己不与凡俗同流的品格,表达出孤独高傲、睥睨一世的心情。以谢灵运的性格而言,后者是更重要的。

魏晋南朝,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和强化的时代。而自我意识加强的必然结果,就是孤独感的产生和强化。于是,投向自然,谋求个人与自然的沟通,又成为从孤独感中解脱出来的途径之一。谢灵运这首诗,就是把孤独感,以及孤独中人与自然的感通和追求志同道合者的情绪,构造成美好的意境。尽管他的其它山水诗也有类似的表现,但都比不上这首诗单纯而优美。所以,在诗史上,这也是一首很有意义的作品。它可以说明:诗歌是怎样随着人的感情生活的丰富复杂化而变得丰富复杂起来的。

 

 

问题

1.本诗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本诗前四句通过运用”“等动作描写和等心理描写的手法,(2分)塑造了一个酷爱兰花、赏玩秋月、归宿云间的高洁闲适、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3分)

2表明诗人整日徜徉于山中,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超越尘世的悠闲隐逸生活的喜爱;搴兰”“宿云际”“弄石上月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巾间四句表现诗人对山中夜景的欣赏和感悟;谁与伐”“徒唏发表明无人和自己一起欣赏此种美景,因而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遗憾。(答对3点给满分)

  诗人简介:谢灵运(385— 433)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东晋时代著名的诗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后世誉为中国山水诗鼻祖。他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他的山水诗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元嘉十年(433),谢灵运被宋文帝以叛逆罪名杀害,终年四十九岁。墓葬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康乐街道里泉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