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天宇楼33 2016-11-08

卞和失足谁之过?

      --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提到卞和,自然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因为,所谓的“和氏璧”就是以卞和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更是一段历史悲歌。难能可贵的是,“和氏璧”确有其事,卞和也是确有其人。这一点在拙著《中国印石·印石发凡》“和氏璧”章节有专门论述。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早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采玉的奇才名字叫卞和。有一天,卞和在荆山采到一块玉石(当然是带璞的荒料),非常高兴,就把它献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楚厉王。楚厉王是肉眼凡胎,看不明白一二,于是就请出该国“顶尖级的专家”来鉴别品位如何。但是“顶尖级的专家”更是肉眼凡胎,反过来掉过去也没有看明白究竟。为了保全面子,维护自己的“顶尖级的专家”的权威,于是判定“和氏璧”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与砾石无异)。其结果可想而知,楚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戏弄自己,于是,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这种刑法叫刖足,当时在楚国极为普遍),至此,卞和第一次痛失一足。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死掉了一位楚厉王,又来了个楚武王即位,卞和犯了知识分子的求真较劲的旧毛病,重新燃起了希望,又瘸三拐四地跑去献宝。可悲的是,仍被“顶尖级的专家”说成是普通的石头,结果又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这是卞和的第二次失足。两次失足之后,悲壮的奇才卞和彻底失去了双脚,成为了当时楚国并不罕见的特级残废。再后来,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做了国君,执着的卞和仍然痴心不改,还想去献宝给最高统治者,期望“和氏璧”充分体现它的价值。可他失去双脚无法行走,只能怀抱璞玉大哭数日,哭瞎了眼睛,一直哭得昏天黑地,地动山摇……。后来有人推测说卞和是哭自己的失足,但是楚国失足者众多;哭普天之下无人识宝,而砾石燕瓦何谈宝贝?哭国家或者是自己的命运,这更是杞人忧天李代桃僵。总之,几天几夜卞和哭干了眼泪,哭的结果震撼了朝野上下,无人不知,家喻户晓。楚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或许是出于好奇,就派人打听究竟。卞和一腔的苦水倾泻而出,从头至尾如此这般统统道来。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楚文王听罢动了恻隐之心,派人抬来卞和入宫,他采取了一种极为简便的办法,可谓是举手之劳,命玉工进行切割打磨,透过现象看看本质,果然得到一块洁白无瑕、光润晶莹的宝玉,更神奇的这是一块“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随着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而玉的颜色也随之改变的绝版奇玉。最终,这块沾满了卞和鲜血的宝玉就因卞和的失足而面世,因卞和的执着而闻名,所以,历史上就把这块千古奇玉称之为“和氏璧”,以此警示后人并纪念识玉奇才卞和。这是一段正宗的没有经过演绎和夸张的版本。

    后来,由于“和氏璧”的著名,各种演绎夸张版本较多。诸如:春秋楚人卞和在荆山无意中发现了凤凰正落在一块青石上休息。古人有“凤凰只在有宝的地方栖息”的说法,所以,卞和就将凤凰落脚的青石搬回了家。回家将青石洗干净一看,发现这正是一块举世罕见的璞玉。……卞和一晃儿就变成白发老头了,看着绝世宝玉就这样将被埋没,于是抱着璞玉在荆山下痛哭三天三夜,眼睛都哭瞎了。楚文王知道后,就命人剖璞,果得宝玉。文王命人将璞玉制成“和氏璧”,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宝玉(否定卞和鉴玉才能的故事)。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得到了“和氏璧”,他命著名玉匠孙寿将“和氏璧”制成玉玺,并由丞相李斯书写了“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的八字玺文,此后“和氏璧”成为历代君王象征皇权的玉玺,成为镇国之宝(混淆玉玺与玉璧概念的传国玺故事)。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简而言之,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同,说的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捡拾了一块与一般的石头别无二致石头,就是一块石头。死心塌地的卞和坚持认为这块石头不是普通石头,而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后来,秦国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和氏璧)。但问题在于,卞和没有话语权,人微言轻,没有说服统治者凿去石璞而显现这块价值连城宝玉的原本面目。其主观的努力再次证明,等闲之辈的小小草民其力所不及也。

    其实,谁都知道后来《完璧归赵》的故事。当年,赵惠王从太监缪贤手中夺此“奇宝”后,险些引起秦赵两国的争“宝”之战。虽然,蔺相如凭着机智勇敢,而秦王也慑于当时的利害关系才能暂时“完璧归赵”。可是终归好景不长,后来秦灭赵国后,“和氏璧”还是乖乖地归属了秦王。有关“和氏璧”的故事繁多,不想偏离主题暂时就放弃不再叙述了。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我们也无法谴责楚厉王的昏聩无能,因为他不懂。常言道不知者不怪!问题在於,那些国家“顶尖级的专家”,他们看了东西明明不懂,却要“杀猪吹屁股——楞装专家”(经专家指点或掌眼而后吃药者语)。既然看了拿不定主意,本就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会动摇自己的地位),问问这究竟是不是美玉(我们都是“顶尖级的专家”,登峰造极的人物,何谈不耻下问?),如何鉴别(嘴大吃八方。话语权在此,谁敢太岁头上动土?)。而这些吃白饭的宫廷专事美玉鉴别工作的“顶尖级的专家”,误人误己,误国误民;既没有拿去研究,又不虚心求教,结果使得旷古奇才卞和痛失双足,成为了国家特级残废之一。

    问题应该引为借鉴的是:如何汲取古人的教训,引以为戒!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人极力维护并不断扮演着“顶尖级的专家”的误人角色、重复着悲剧的续集。譬如:红山文化玉器的鉴定。大凡真正的学者和专家,十分谨慎。尤其是对于考古发掘之外、散落于民间的红山文化玉器之类的文物,都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鉴别。这样一来,凡是通过鉴定的就十分稀少,可谓是屈指可数。这就与某些文物商贩的要求差之遥远,显而易见不会得到他们的满足。于是,几位“杀猪吹屁股的”自诩为“顶尖级的专家”的人物粉墨登场了,他们指鹿为马,信口雌黄;打着专家旗号,到处游走招摇撞骗。每次外出都及其高效率的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照片),每件收费百十元不等,半天下来总有几万揣入囊中。我曾观看其鉴定程序:一堆照片摊在桌上,某“顶尖级的专家”问诊,答曰:“这是一批的”,好吧!于是重新拔堆分类,这批“真的红山文化玉器”就像流水线一般被“顶尖级的专家”在背后盖上手戳。当然,倘若不是非常忙,还会签署鉴定意见“此乃真品云云”。如果鉴定量大,还可以打折,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把那些自己都认为“太不像样”的重新拿来,放到“真品红山里”,并说“忘了,这也是一批的”,于是,其背面就会盖上红色的印章,当然,量太多了可别忘了续上鉴定费。鉴定双方的这类“买卖”之后,便是连篇累牍的各种版本的《红山玉器》大作自费出版,当然少不了“名家”题词、序跋,彩图渲染,其结果大多是“红山”风格的作品汇集,也使得不少初入此门的学友大吃苦药,按图索骥,正中下怀。结果是都以资金的大量付出换来了聪明(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和那些拿不上台面的仿旧东西。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一场闹剧下来,皆大欢喜,可谓是双赢。就是这样的国家级“顶尖级的专家”,晚节不保。更有甚者被吃药的人骂成“臭名昭著、厚颜无耻”,他们出卖自己的名誉,出卖国家给予的职称(招牌),出卖自己的灵魂!其结果的积极意义是,这样的工作是一种变相的扶贫,使得辽西某地仿古玉加工产业蒸蒸日上,沈阳等地古玩市场如2003年的高峰期,每天早晨卸货的汽车排成排,等待批发“红山文化玉器”,而采购者也像供给制时期突然不要票证一样蜂拥而至,其场面空前绝后,异常壮观。

    就在这样的闹剧舞台上,根本就找不到真正的,名正言顺的,纯粹的红山文化玉器鉴赏专家的身影。譬如,北京杨伯达先生,辽宁郭大顺先生,及其辽宁考古研究所绝大多数的专家和野外发掘牛河梁等红山文化遗址的老师们。因为他们有自知之明。坦白地说,所谓的“顶尖级专家”也并非不学无术,以前可能在某些范围内的确是专家,但是,他们不是万能钥匙,尤其是对于新出土(不过二十几年)的红山文化,以及红山玉器的鉴别欣赏,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至于,深入研究以及学术成果的企盼那对于某些“顶尖级专家”来说或许是揠苗助长,可以理解为对于他们要求得太高了。除此之外,某些身居要职和特殊身份的个别人,曾散布过一些言论,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动作用,诸如什么“红山文化延续几千年,每年就算几百件,应该有多少红山文化玉器流传”之类的欺世谬论;什么“辽西五千多座红山古墓被盗,大批玉器流露文物市场”之类的谎言.虽然谎言早就不攻自破,不值得一驳了。但是,余毒尚在,一时还难以彻底消除。倘若不信,就在网络上目前仍然频见这类被“顶尖级专家”鉴定过的“红山玉器”图片传播,其恶劣程度令人深恶痛绝。这场闹剧锻炼了人民群众,虽然破财护宝的结果意义不大,但其愿望和精神是可嘉的。我们应该终结这一教训,不要悲剧重演,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都不要庸人误国误民。

            [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非常欣喜的是:近闻国家文物局采取果断措施,“封杀”了几位前边所述的“顶尖级的专家”,明确指示不允许他们再次以任何形式介入民间的红山文化玉器鉴定!其实,这些人大多身居京畿高墙深院,年迈眼花,根本就没有直接接触过什么红山文化玉器之类的文物,只是人云亦云,更何谈鉴定呢?常此以往发展下去,虽然不会造成类似卞和式的悲剧,但对于后人来说贻害就是太大了。正如辽西某著名收藏研究家所言:只有假的红山玉器被世人广泛认识鉴别之后,才是真正的红山文化玉器及其价值充分展示辉煌之时!我们静观其变,满怀信心地期待着!

 附文:名垂青史的千古宝玉---和氏璧[转载]卞和失足谁之过? <wbr>红山文化鉴定现象思考之一

                    拙著<中国印石>曾获得省政府学术专著一等奖

和氏璧又称“月光石”、“拉长石”,出产于我国湖北省神农架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据《韩非子"和氏》载: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玉璞(结核形,玉石外表包着石质皮层),拿去献给楚历王,被楚历王和大臣、治玉匠人们误认为石头。为此,卞和被判欺诳君王之罪砍掉左脚。武王接位后卞和再次献玉又同样被砍掉右脚。文王接位后,卞和抱璞在荆山下痛哭三天三夜,文王问其原由,命玉匠凿去石皮,获得一块晶莹可爱的稀世珍品,把它列为国宝,称之为“和氏之璧”。赵国时期,和氏璧落到了文王越惠的手里,武力雄厚的秦昭襄王以十五座城的国土为诱饵,欲巧取宝璧。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门客蔺相如自荐出使秦国,并负责“完璧归赵”。蔺相如与秦王几经周旋、斗智,最后差人携宝归赵。这就是《史记""蔺相如传》中的故事。千百年来,人们为了寻找“和氏璧”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

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f16cb01000axr.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