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雨村报恩,为的只是娇杏那漂亮的脸蛋

 等待MYLOVE 2016-11-08

人说娇杏太“侥幸”,一个如花少女被人卖来卖去不知有何侥幸可言

文/晏建怀

贾雨村报恩,为的只是娇杏那漂亮的脸蛋

古人今人皆有报恩情节。当然,对于当事人来说,实施报恩举动的时间点,一般会选择在发达之后,一来有报恩的财力,二来有报恩的心情。当年,韩信以千金报漂母一饭之恩,就是在被封为楚王之后。作为知书达理的贾雨村,他在发达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来报恩。

贾雨村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穷儒破落户,出身于仕宦之族、诗书之家,然而到了他这一代,却如强弩之末,富贵不续、孤苦伶仃。不过,他人穷志不衰,苦熬硬拼,悬梁刺股,苦读诗书,希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重振家族辉煌。

贾雨村家里再无其他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故留在故乡也没多大意思,便收拾简单行装,去京城求取功名。经过苏州,盘缠用尽,只得暂寄居于葫芦庙,卖字作文度日,故与甄士隐一来二往有了交情。

甄士隐也是一读书之人,自己虽然不以功名为念,但对于还处于贫困线下的贾雨村来说,科举毕竟是一条通往致富的好门路,何况,贾雨村自己也的确有“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抱负,而且他那随口占出的五律、七绝,也证明才学非比寻常,因此,甄士隐对他惺惺相惜,颇多照顾。于是,就有了以“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相赠给贾雨村的善举,帮助他进京赶考,根本没指望回报。

贾雨村报恩,为的只是娇杏那漂亮的脸蛋

贾雨村得到了甄士隐的资助,第二天一大早就不辞而别,去京城参加春闱大考去了。不想,好心人甄士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却祸不单行,先是被人贩子拐走了唯一的女儿英莲,接着位于阊门大街仁清巷的宅子被大火烧成灰烬,搬到田庄,谁料水旱天灾、鼠盗蜂起,投奔岳丈又遭白眼和埋怨,最后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竟随一疯和尚出家了。

贾雨村到京之后,经过几轮大考,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高中进士,而且放了外班,不久又恰恰升任了他曾寄居的苏州知府,真是无巧不成书。贾雨村春风得意,果然惦记着要报甄士隐的恩。他到任的路上,偶然看到甄家丫环在门前买线,他当晚就派公差上门请甄士隐去府衙叙话,得知变故后,其岳丈封肃被唤到了府里。第二天,他差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前来答谢甄家,报了甄士隐的资助之恩。

看来,贾雨村是一个对传统美德身体力行的人,懂得知恩报恩。不过稍一琢磨,当晚就来寻人,第二天就送银子、锦缎。他报恩为何如此匆忙而急迫呢?显得有些吊诡,给人一种另有所图的感觉。果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当年,贾雨村寄居葫芦庙“待价而沽”的那段时间,前途渺茫,心情郁闷。一次,贾雨村在甄家偶见娇杏,见她仪容不俗,眉目清明,十分动人,一瞥惊鸿,从此不能忘怀。就在他盯着娇杏看的时候,娇杏也注意到了他,而且三次回头看他,贾雨村大有“慧眼识英雄,红尘得知己”之感,内心生出无限温暖的遐想。一句话,贾雨村以为娇杏看上了自己。

贾雨村报恩,为的只是娇杏那漂亮的脸蛋

于是,发达之后,贾雨村第一时间来报恩,火急火燎地送银献缎,答谢甄家,同时“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谜底揭开了,他表面报恩,实则为了甄家的丫环娇杏。

面对本府太爷的索要,“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至此,贾雨村的报恩行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事件表面看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甄家祸后添福,封肃意外得财,贾雨村先升知府后娶美妾,可谓喜上加喜。唯一一个不知悲喜的人是丫环娇杏,她被人买进卖出,就连一句同意与否都没人征询过她,真是太可悲了。有人说娇杏在甄家时,处境不好,嫁给贾雨村后却万事顺意,真乃“侥幸”,在浑然无知中被人卖来卖去,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侥幸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