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步走:领悟并传承教育家思想精髓

 五千韧月 2016-11-09

这段时间,滨江小学的教师显得更忙:人人研读虞籍教育家事迹后撰写感悟,提炼“我的教育格言”,6位教师准备在微论坛上交流心得。

校长房永军有感而发:用虞籍教育家的德行滋养教师师德,传承师道先人精神正道前行,是师资建设的新尝试。

学校从师情实际出发,分“三步走”层层推进“传承教育家思想”活动,引领广大教师见贤思齐、正道前行。

读—研读虞籍教育家

走近虞籍教育家,是传承教育家思想的前提。

今年暑期,“读虞籍教育家书籍”成了教师们的一项“作业”。学校精选“国学大师”马一浮、“幼教之父”陈鹤琴、“一代师表”经亨颐等12位虞籍教育家,向广大教师荐读,学习他们弘扬人性真理、宣播人间正道、培育人文英才的事迹,感悟师道先人有理想、有担当、有操守的师德。

教师普遍反映,教育家们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令人感动,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让人折服。作为教师,更坚定了“为学生可持续成长”的教育理念,增添了“扎根自身平凡岗位”的恒心,激发了“认真教书尽心育人”的师爱。

写—撰写教育故事

通过研读,经亨颐的“人格教育”、夏丏尊的“爱的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范寿康的“个性教育”等虞籍教育家思想,给广大教师很强的心灵冲击,不少教师进行了自我反思。

学校顺势而为,鼓励教师结合研读活动,撰写各自的教学故事,激励教师开展思想整理,从而达到见贤思齐、反思提高的效果。

唐老师在回顾一段教学往事后写道,杜亚泉先生曾云:“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教师想做到“正人”,必先“己正”。

张老师在教育故事中这样写道: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须对学生刻意板着脸训诫,更多的还是多给他们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其实正是经亨颐先生教给我们的教育主张。

说—述说教育感悟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沈小娟

“以情动人,打动学生们的心,教师才会成功”—夏莉娣

“在陈鹤琴先生的智慧明灯指引下,我愿做一个默默的奉献者”—冯霞

……

在校长房永军的办公桌上,写有一句句教师们提炼的“我的教育格言”分外夺人眼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