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冬时节 谨防肉兔常见病(图)

 Msfu 2016-11-09

秋冬养殖防疾病
胡常菊 潘秋洋刘胜林 左之才 文/图
11月起,笔者陆续接到一些肉兔养殖户关于兔子发病的求助电话。尽管立冬后的气候不是很冷,但是中午与早晚的温差大,一旦兔子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则易患感冒等疾病。
初冬时节,要防好家兔以下几种常见疾病——
感 冒
因立冬后气候变化大,气温突降,或贼风侵袭等引起感冒。病兔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呼吸急促;不吃食、眼无神、流泪等症状,体温升高达40℃以上。
治疗以解热镇痛,抗继发感染为主。解热镇痛常用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安乃近或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可内服复方新诺明片抗继发感染。如兔子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可使用青霉素20万单位(幼兔减半),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巴氏杆菌病
当气温突然变化,忽高忽低;兔舍空气污浊、潮湿,通风不良;饲料质量差,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家兔的抗病力下降,导致发病。
病兔表现厌食和精神沉郁,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1℃以上,甚至出现腹泻和关节炎等症状。有的急性病例会突然死亡,也有的病程拖延1—2周。最急性病例常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
治疗可用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各1万—2万单位,每天2次,连续3—5天;亦可用土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
预防: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注意通风换气,定期消毒;每年注射巴氏杆菌灭活菌苗2—3次。
魏氏梭菌病
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所致家兔的一种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致死性肠毒血症。
幼兔和青年兔发病率高。急性病例突然剧烈水样腹泻,急性死亡;有的病兔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粪便不成形,很快变成带血色、胶胨样、黑色或褐色、腥臭味稀粪,污染后躯。病兔严重脱水,肠内充满气体,四肢无力,呈现昏迷状态,逐渐死亡。
一旦发现病兔,应立即隔离,全群投药(如金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并紧急注射疫苗预防。对于病兔,应采取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消炎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要加强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定期注射家兔A型魏氏梭菌苗,仔兔断乳后即可注射,以后每年注射2—3次。
兔螨病
又称螨病、生癞、石灰脚、干爪病、疥癣病等。进入冬季,家兔最容易发生此病,对养兔业的威胁极大。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脚癣(身癣)和耳癣。脚癣常由疥螨引起,先由脚、嘴及鼻子周围发病,出现剧痒和疼痛,影响患兔采食和休息。局部脱毛,有液体渗出,形成干涸的黄白色结痂,皮肤增厚和龟裂等,常导致细菌感染而病情加重,逐渐消瘦、贫血,最终死亡。耳癣常由痒螨引起,主要寄生在外耳道,使之奇痒,耳部发炎,流出渗出液,干涸后形成黄褐色结痂,严重时结痂堵塞整个耳道。
治疗药物和方法很多,常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按体重每公斤注射0.1—0.2毫升,间隔7天后再注射一次;也可用敌百虫、双甲脒等外用药涂擦患处治疗。为保证治疗效果:用药之前先除掉痂皮,可滴几滴煤油或柴油,使其自然掉痂;同时用药消毒兔舍、兔笼、用具和运动场等患兔所能接触的地方。
预防关键在于早期控制——
不从有病的兔场引种;
健康兔及新引进的兔子要用伊维菌素等药物预防,每年1—2次,曾经发病的兔场每年不少于3次。连续2—3年即可控制本病;
保持兔舍干燥卫生、透光、通风、清洁,兔舍、兔笼、用具定期消毒 (火焰或1%的敌百虫消毒效果较好);
发现病兔时,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
此外,冬季还要注意加强兔子以下几方面的饲养管理——
在气候突变时,要防止兔受风寒。入冬后由于白天晚上温差大和随时有寒流侵袭,须尽早采取兔舍保暖御寒措施。虽然兔子有一定的御寒能力,但在气温突然大幅下降时,兔子就会不适应,极易生病。因此,御寒措施要提前,不能等真正冷了才进行。防贼风侵袭可用塑料薄膜或作物秸杆等遮挡窗户,离开时注意关好门窗。
白天天气晴朗,气温高,可适当开门窗通风透气;下午或傍晚气温下降时,要及时关好门窗。
适当增加兔子精料的饲喂量,最好比秋季多10%-15%的量,并在晚间9点左右加喂。
改变饲料、饲草时,要逐步更换。如刚开始割黑麦草、含水量多的菜叶等饲喂时要限量,避免引起拉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