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菜鸟级的食品研发员的困惑

 许丽49tvl963l9 2016-11-09


网友:我在等风

      作为一个小公司的研发人员,公司也没有真正了解研发的人员,更加没有对应的流程,制度,方法、资源,都是我自己在摸索,但总感觉差点什么,就是没有经过专业专门的训练,心里虚的发慌。
      虽然在学校学习过理论,也学习了试验单因素、正交,感官评定,但总是不能走到正确的方向上。
      例如做感官实验:本来应该双盲试验,但是总有人跑来问这问那,或者本来问的是辣不辣、麻不麻,但总有人给我说这个不香,那个不厚重。
      公司其他人都是半道上来做食品的,经验还是有的,但是老板弄了个扁平化管理,食品厂有厂长,但是不统一管研发的,老板亲自管理并还要管理加盟公司(老板不是这个专业的),厂长也是半道来做的。我觉得食品厂就是厂长管理,再向老板汇报。
      我写这些,是想各位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怎样成长的,怎样学习的,谢谢大家。

网友讨论

Mac_OS_X
做研发,要搞明白如下问题:
1.允许做什么?(学习相关法规、标准)
2.能做什么?(了解设备、工艺)
3.想做什么?(明确企业规划)
4.别人怎么做?(考察市场)
5.我能用什么?(寻找相关资源)
6.Just do it!

东海钓夫
食品厂做研发,不是学校做实验,弄出一组数据来写个报告或论文就完事,你问辣不辣,消费者也许真的关注甜不甜呢,你的产品是给消费者吃的,不是为了填个表格的。
另外管理问题,看来你不喜欢老板直接管你,这不是个好习惯,别人还非常喜欢直接向老板汇报呢。
还有,不要以为学了几年食品,就这个原来不是做食品的,那个是半路出家的,于留心处皆学问,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发挥自己的系统知识优势,学习别人的实践经验,共同做好工作。
我在等风
前辈说的对,我们的方向错了,我们这里的研发一般都是老板说做哪个产品,或者我们自己觉得可以做那个产品,更本就没有考虑客户,到底需要什么产品。
东海钓夫
一般个体甚至部分大型民营企业都这样,走上社会了要学会适应。

食品027
重点还是做好自己工作,研发什么产品,就要了解相关添加剂的性质,以及原料物性,适合的加热温度,酸碱度,酶的活性等等。

linkun2297
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看,你们公司确实不是大型正规公司。那么这种情况下你也要适应时势!一切大的公司的正规的公司都是有成长阶段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1、市场需求什么?你能做出什么产品?公司的现有条件又只能做出什么层次的产品?这个不但是你要思考的问题,而且也是你作为研发甚至技术负责人要熟悉并恰当时机向老板传达的。
2、老板需求什么?你能胜任吗?以及你能做出到什么程度?刚起步的民营公司,老板都是变化万千,计划没有变化快。那么i你要适应节奏感,你要逐步释放你的研发技术方面的天赋。
3、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处,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处。大公司对于研发,分工明确,专业化细致,可能导致最终研发能力深入,也有可能日常工作很枯燥。小公司对于研发,分工不单单是只做研发,有可能你会身兼数职,那么你可能会很抱怨可能会很累,但是与此同时你受益良多。因此你要重新定位技术研发及管理的关系?单单为做好研发一门估计不是你的梦想。时刻与市场负责人、生产管理方面负责人多紧密联系吧,多学习点知识。除了丰富研发灵感和实战研发知识外,你还可以收获研发之外的能力。
4、日常工作多留心学习:
(1)食品领域的法律法规。近年来变化更新太快,时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对你有好处。
(2)食品种类极其繁多,你要熟悉与你们生产相关联的生产工艺及流程,生产设备。过去是什么情况下生产的,现在当前是什么样的生产状况,未来的发展方向朝那里走?你会去学习和掌握吗?当然了解目前眼下的状况是当务之急,因为老板需要的是见效快。也适当的迎合下老板吧!公司在小规模阶段时确实比较目光短浅,因为公司没有钱。
(3)多与市场销售人员联系,因为市场好不好才是企业的命脉。你做的产品是卖给销售者,不是公司里部分品尝人员。
(4)多与生产管理人员联系,因为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是永远矛盾却是永恒互存在的话题。
(5)等公司产品稳定了,公司发展壮大了,你才关注战略性层面的规划。否则你时刻处于危机层面,危机环境下去规划是不现实的事。

洗锯之王周松弛
毕竟工厂研发部的目的还是让产品上市,多走走车间,毕竟实验室产品和生产线产品区别也是很大的。

上次那杯酒
多看,多学,多问,多交流,我相信早晚你会变成老鸟的!
感官评定,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作用,要管住耳朵
建议制定相关制度,以制度管人,先养成习惯,自己评定,交卷之后 再讨论,
我在等风
我做过,效果不太好,是我这边操作不当,设计不当,主要是我们都是一群水军,品尝的人有时公司的普通员工加直营店的员工,没会员制度限制他们,也没有专门给他们讲过。我还需努力。多方斡旋才行
上次那杯酒
尝评员要有个基本要求
专业评定要与消费评定分开
每次活动前要先讲讲尝评的要求,注意事项等
加以引导,水军也会变成正规军的
我在等风
我看过感官评定的资料,在学校也了一点皮毛,知道专业评定和消费者评定是有区别的,而且作为品尝员要通过感官筛选程序的,我有同学在新希望做过品控,我从那里了解到,他们每个月品尝员都有感官训练,考核的,每次品评都有一定的激励措施,我也想给老板提一下,从公司以及直营店选出品评员,然后一起训练,考核,给点激励,一起组建一个品评的小组,但涉及到钱,我怕老板不同意,2是同意了,我怕自己又没能力去做好,一直憋在心里的。
上次我们有一个消费者评定(在直营店,20人),一个样品是现在在售产品,一个是我们改变了一些配料仿制的产品,老板硬要我在评定表上,问消费者哪里好吃或者是那点不好吃,
我的想法是:
1. 消费者做喜好评定,筛选出喜欢的一种,第一步。应该设计出合理的方法,还要选择标准样。
2. 第二步:进行技术员分析,A和B样品,哪些指标不一样,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我在感官测试中出现问题: 假设A人员的辣味阈值1万,B人员的辣味阈值2万,假设样品的辣味味1.5万,A说辣了,B说不辣,怎样处理。我知道这是多人对一个样品的感觉,那么唯一的方法增加人数,通过样本数量的积累,获得大多数人群的一个感官数据。但是这个多数人最低要多少人?人越少越不准确,有时候感觉做了白做,获得的数据不是真实的
上次那杯酒
你还是很有想法的
专业尝评与消费尝评要相互补充。研发生产时注重专业性,找出问题,改进工艺等等,专业尝评员更内行些;最终产品的感官检验以消费式尝评为主,毕竟消费者说好才是真的好。
感官训练,只适合于专业尝评员。
现在做尝评的,很多都有补助的

suizhichao9
看市场吧,市场需要什么,重点着手什么,数据有时候不是特别重要,价格和口味是比较关注的点。


食品论坛网友讨论整理


食品论坛,食品行业第一交流社区。(http://bbs.foodmate.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