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工如何低调地炫技?看日本寄木细工和“轆轤”

 廿氏春秋 2016-11-09

  HIKIYOSE是一个新品牌,诞生在日本神奈川县西部的小城——小田原,这里的细工木作是很有名的。


  HIKIYOSE 生产的木质餐具虽然是“新产品”但是制作工艺却融合了日本的两种“老工艺”。

  这两种老工艺分别是寄木细工和“轆轤” 木工。





  关于这两种木工技术,小编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坐下来,聊一聊……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寄木细工。“寄木” 就是从多种不同木材切割成细小的部件,在拼合成整块的木料来制作木器。通过利用不同木质的不同色彩能够拼接出变化丰富的几何图案,仿佛就是在用木头做拼布作品。这种木工技艺工序十分繁复,对匠人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轆轤”工艺?并非简体中文的“辘轳”哦,“轆轤”是日文中的汉字。

  “轆轤”源于陶器制作的转盘拉胚技术,是细工木作的一种,利用旋转的力,配合不同种的刀,可以制作出各种圆形器皿。中文中对“轆轤”工艺也有称之为木旋工艺。



  可是,这组获得了Good Design Award(日本优良设计大奖)嘉奖的餐具,看起来实在是低调,到底与众不同在哪里呢?!

  来来来,我们继续敲黑板,划重点!

  这还要说到HIKIYOSE对于“轆轤”工艺的创新改良。

  因为“轆轤”工艺虽然能够制作出外形圆润的器皿,但是由于车床打磨过程的需要,通常制作出一个器物所需的材料取决于器皿的口径和深度,这样不但对木材本身的体量要求比较高,材料消耗也很大。而HIKIYOSE则把木材分割成大小不同的三块,再想累积木一样,做成立体的碗型,再进行加工。


  首先,将原材料切割成木棒状,这样可以去除掉木材原本的节眼和不便利用的部分。



  把裁切好的木棒合成一整块,利用“轆轤”车床将木材分割成不同大小的三块。



  将三块木料套接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碗,再进行形状和细节的修整。



  “轆轤”工艺改良后利用木材分割再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木材的作用。

  这样的制作工艺将木材使用量降到了传统做法的1/3,不仅降低了木工业生产于自然的负担,也赋予了每一件产品独一无二的“指纹”。


  看起来简简单单的餐具,背后却在工艺上花了这么多心思,真是在用实力告诉你,如何不漏痕迹地炫技呀!


  HIKIYOSE 提供了枫木、柏木、胡桃木三种材质供客人选择。

  各种木质的不同色彩也能够好地营造出餐桌上的层次感,好让你享受餐桌上的搭配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