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文化圈一些基本特征

 歆曉未央 2017-03-21

汉字文化圈(日语:汉字文化圏)又称东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中华文化圈,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是指历史上受中国及中华文化(或汉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并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朝越台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大多不使用口头语言的汉语官话作为交流媒介)、受中华法系影响的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文化、地域相近区域。

汉字文化圈是指中国以及历史上曾受中国皇帝册封的周边国家或民族。这些中国周边的国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为交流的媒体,从中国历代王朝引进国家制度、政治思想并发展出相似的文化和价值观。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国家或民族与中国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汉字文化圈的覆盖地域与现代地域区分所指的的东亚地区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国大陆、澳门、香港,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汉族为主的地区、越南(京族)、朝鲜半岛(朝鲜族)、日本列岛和族)、琉球群岛(琉球族)等。日本的历史学西嶋定生提出的“东亚世界论(册封体制论)”,成为了有关历史学的“文化圈”概念形成的模型之一。


汉字文化圈具体指汉字的诞生地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半岛、日本、台湾等。 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农耕民族,存在册封体制,历史上完全使用或与本国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汉字,古代官方及知识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朝鲜称为“汉文”)作为书面语言。须要注意的是,汉字文化圏并不使用白话(官话)作为媒体。另外,有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虽然位于汉字文化圈地区内,但不使用汉字。现在,朝鲜语、越南语和日本语词汇的六成以上都是由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组成的。另外日本的假名和越南的字喃皆是从汉字衍生出去的文字,朝鲜半岛的谚文虽为自创的文字但也能跟日文假名一样和汉字一同混合使用。


汉字文化圈中各国历史上都使用过汉字,以中国为文明的中心。随着欧洲中心主义的崛起,中国中心主义瓦解,汉字被西方人视为最原始的形意文字,汉文化圈国家后来大多有进行某种程度的脱汉运动,改用本国的语言文字。此外,过去亦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国民中信仰佛教道教者众。


在“文化圈”概念的设定和命名时,冠以地名、文化因素、宗教名、书面语言名等等的情况都是存在的。对汉字文化圈而言,“东亚文化/文明圈”等名称都被并行使用。然而,“东亚”是一个现代地域名称,无具体的意义和内涵,且圈内的越南地处现代意义上的东南亚地区;而在中日韩越四国文化的发展方式亦存在一定差异;“汉字”作为一个平等的覆盖圈内全体地域的中立且具体的文化要素,常被认为是名称的较适当用语。然而,由于现代的朝鲜半岛的汉字使用频率较低、现代的越南极少使用汉字,用“汉字”冠以该名称有时会显得中立性欠缺。


汉字文化圈从地理角度可以称为东亚文化圈,以器物戏称为稻米文化圈、筷子文化圈,亦曾被称为“汉文化圈”。

从南北朝至宋代
在考虑作为历史学概念的汉字文化圈的外延的时候,西岛定生(日语:西嶋定生)的“册封体制论”假定的从南北朝时代到唐代的地域秩序成为第一参照例。以西嶋的“东亚世界”的定义为指标,除了册封体制,还包括汉字、儒教、佛教、律令制。符合这个指标的主要朝贡国有新罗(朝鲜半岛南部)、渤海国(朝鲜半岛北部及中国东北东部)、倭国(日本)。这个以外,没有引入律令制的国家如高句丽、百济也应纳入汉字文化圈的范围。北宋以后,高丽国取代新罗,并加入了新成立的大越国(越南)。


此外,关于南诏及后续的大理国,其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汉化程度,从汉籍资料较难推测出。而南诏受唐朝廷册封、大理受北宋朝廷册封,流行中国密教,移入的汉人参与政治活动,因此可将其视为同新罗、百济类似的“东亚世界”朝贡国。另外,辽,金,西夏军事性地威胁北宋、南宋,多数场合不使用文言文(汉文),制定并使用独自的文字。


明朝以后
自明朝恢复“册封体制”以后,可纳入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及地区)基本确立下来并延续至今,朝鲜、琉球、大越(越南)及日本都符合条件。当时的日本不仅脱离了“册封体制”,律令制也已形式化,与此相应的科举官僚制度发达的状况说明西岛定生所列的四大点已非必要条件。第一个要列举的有特色的文化要素是文字系统。文言文(即汉文)的导入促进了用汉字来表记自身语言的发展,日本的假名、朝鲜的吏读、乡札、口诀、谚文并非直接从汉字派生出的文字,但其音节文字的特点明显受到汉字的影响。此外语言学者西田龙雄指出本民族文字的发明也有可能是受契丹文的启发。越南的喃字是由汉字派生出的独立文字。由此各国逐渐确立了“本民族文书系统”。但是、直到近代以来这些本民族文书系统才逐渐取代文言文运用于官方文书。宗教上本土化的佛教、道教带着地域性的浓淡及辑合(syncretism),在民间普及。儒教由于与政治思想相匹配,在圈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共通思维框架。包括使用筷子餐饮,品茶,使用瓦来建筑和使用毛笔来书画等类似的生活文化也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共同特征,以中国为中心分布开来。


历法与岁时民俗

汉字文化圈都遵循中国的夏历及其岁时祭享之俗。中国的历法,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又叫夏历。汉人周年作息,随月令二十四节气而为生活节奏。自《周书》“周月”、“时则训”所见,有四季——春夏秋冬,再分十二个月及二十四节气。古有'三正'之说,夏正建寅(孟春正月),殷正建丑(季冬十二月),周正建子(仲冬十一月)。中国以正月为岁首源自“行夏之时”是儒家的治国要义和神道设教的深意,可谓传承先圣之天时要义。岁时历法见于《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管子·幼宫》、《淮南子·时则训》。


《礼记·月令》既反映了其编定成书以前有关的岁时民俗,也是成书以后的岁时民俗的直接源头。岁时民俗就脱胎于月令文化以及与月令有关的文献,与四时相对应,每时都有一班帝神,与时月、天气的变化相对,每个月各有相应的祭祖规定和礼制。


中国的岁时、岁事、月令、时令在日本被称为“年中行事”或者“名节”,在韩国称为“岁时风俗”。江户时代斋藤月岑著有《东都歳事记》,朝鲜时代柳得恭著有《京都杂志(????)》(1800年前后)、金迈淳著《洌阳歳时记(?????)》(1819年)、洪锡谟著《东国歳时记(?????)》(1840年前后),其中多引用中国古典,仿宋朝故事,慕华思想深厚。
月令 中国岁时 日本年中行事 朝鲜岁时风俗 台湾岁时祭仪 
正月 正旦祭祖、元宵节、上元 元日节会、年始祝、十五日粥、上元御祝仪 元日、上元、赤豆粥 天公生、天穿日 
二月 祠大社 二月御事 观音生、土地公生(头牙) 
三月 三月三日(上巳)、清明节、寒食 三月三日(上巳)、雏游 寒食 疯妈祖 
四月 立夏 四月更衣 佛祖生、王船祭 
五月 芒种、端午 五月五日、五月节会、天中节、儿童节 端午祭 
六月 人日 半年节 
七月 七夕、盂兰盆、中元 七月七日、乞巧奠、盂兰盆 七娘妈生、秋祭 
八月 中秋 八月十五夜 秋夕 仲秋节、释奠典礼 
九月 重阳 九月九日、残菊宴、神社重阳 重阳节 
十月 下元 下元、补运日 
十一月 冬至祭祖 冬至、冷面 冬至圆 
十二月 祀道神、除夕、大傩 追傩式、土牛童子、除夜、年越 送神、 尾牙、清屯


礼仪文化

东亚文化圈在儒教的影响下,以四书五经为基础形成了相似的冠婚丧祭的习俗,以及衣冠制度。
阶层 汉服 韩服 和服 
贵族 皇室 冕服、衮龙袍 冕服、衮龙袍 束带、直衣 
命妇 翟衣、礼衣、大衫霞帔、团领 翟衣、圆衫、阔衣、唐衣 十二单、袿袴 
公卿(公家) 公服、官服 团领 位袍、狩衣 
士族 深衣、襕衫、道袍、袴褶、氅衣 深衣、道袍、周衣 直垂、大纹、肩衣袴、纹付羽织袴、打挂、小袖 
庶民(农工商) 襦裤、襦裙 赤古里裙、巴基 羽织、小袖袴、帷子、甚平、作务衣 
汉服 


韩服 


和服 


工艺技术


中国的工艺技术可追溯到《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六门工艺里的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包括木工、金工、皮革、染色、琢磨器物及制陶等内容。韩国与日本,在传统工艺的很多方面,是直接学习或者继承了中国的技艺与造物精神的。古代日韩工艺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即包括工艺技巧、工艺形式等的传授和模仿,也包括深层次文化观念的借鉴和学习。比如漆器工艺是途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在南线,中国漆器流通主要在与百越、安南、身毒、暹罗等国之间,并通达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地区。螺钿技艺的传入对于朝鲜半岛漆艺的影响意义重大。
考工记门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国无形文化遗产 日本文化财产 
木工 弓箭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弓矢匠(第47号)、箭筒匠(第93号) 都城大弓 
宫室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大木匠(第74号)、小木匠(第55号) 建造物木工 
木雕 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 木雕刻匠(第108号) 木工芸 
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乐器匠(第42号) 雅楽管楽器制作修理、琵琶制作修理 
漆器 成都漆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漆匠(第113号)、螺钿漆器匠(第10号) 髹漆(漆芸)、莳絵、沈金、螺钿、蒟醤 
草编 徐行草编、大名草编、嵊州竹编 莞草匠(第103号)、黑笠匠(第4号)、网巾匠(第66号)、宕巾匠(第67号)、彩箱匠(第53号) 别府竹细工、篠工芸 
帘 梁平竹帘 帘匠(第114号) 江戸帘、大阪金刚帘 
造纸 麻纸制作技艺(手工造纸) 韩纸匠(第117号) 唐纸制作、手漉和纸 
金工 金箔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金箔匠(第119号) 表具用古代裂(金襕等)制作 
刀工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金具锻冶、信州打刃物、堺打刃物、越前打刃物 
器物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雕刻匠(第35号)、竖器匠(第77号) 雕金 
花丝 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 入丝匠(第78号) 
篆刻 金石篆刻 刻字匠(第106号) 
皮工 聊城牛筋腰带制作技艺 
染织 夏布 荣昌夏布制作技艺、万载夏布制作技艺 韩山苎麻编织(第14号)、谷城织麻技术(第32号) 宫古上布、小千谷缩?越后上布 
木棉 魏县土纺土织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罗州乡村纺棉(第28号) 真冈木绵、远州木绵、三河木绵、松阪木绵、丹波木绵 
丝绸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杭罗织造技艺、潞绸织造技艺 明编织(第87号) 有职织物、罗、経锦、佐贺锦、献上博多织、织、结城、久米岛、精好仙台平 
绣工 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刺绣匠(第80号) 刺繍 
染工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染色匠(第80号) 红型、江戸小纹、本蓝染 
鞋匠 潮州木屐、杭州合村绣花鞋制作技艺、邳州麻编鞋 靴鞋匠(第116号) 
绢花 北京绢花 宫中彩花(第124号) 江戸つまみ簪 
玉石 玉雕 扬州玉雕、北京玉雕 玉匠(第100号) 
石雕 寿山石雕、曲阳石雕、青田石雕 石匠(第120号) 石细工 
陶瓷 陶器 荣昌陶器、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瓮器匠(第96号) 小鹿田焼、备前焼、无名异焼、鉄釉陶器 
瓷器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瓷器匠(第105号) 青磁、白磁、釉里金彩 
陶瓦 制瓦匠(第91号)、翻瓦匠(第121号) 屋根瓦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