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这些,你就知道为什么不推荐自酿葡萄酒了?

 爱__不释手 2016-11-10

葡萄酒酿造的原理:酵母将葡萄中的糖分转换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得到含有酒精的葡萄酒。知道原理的朋友们都纷纷开始自酿葡萄酒,每当有朋友咨询自酿葡萄酒的相关问题时,小编第一反应便是:自酿葡萄酒容易产生有毒物质,而且自酿葡萄酒也很危险!虽然不存在喝死人的风险,但是喝了对身体肯定是不好的!

那么自酿葡萄酒有哪些环节是非专业人士容易失控的呢?

看了这些,你就知道为什么不推荐自酿葡萄酒了?

1、二氧化硫

大多数朋友都认为自酿葡萄酒安全的原因都是在于:自己酿的葡萄酒没有添加二氧化硫。

SO2具有一定的毒性,其实大多数酒庄在葡萄酒酿过程中都会添加SO2,SO2是一种微生物抑制剂,同时也有抗氧化的作用。只是添加的时候会对SO2有一个量的控制。

2、温度控制

发酵温度的高低是葡萄酒发酵最重要的因素,家庭自酿葡萄酒一般在主发酵期间温度应该控制在15℃到30℃之间。温度过高(超过30℃)或者过低的温度都容易造成酵母活性下降,发酵减慢甚至提前终止,滋生乳酸菌并产生难闻的挥发酸(刺鼻的醋味)。此外,温度太高,红葡萄酒里还容易产生苦味。家庭自酿葡萄酒时,很难控温,相信大多数朋友自酿的时候都不会进行温度的测试,所以酿出的酒很容易就出现怪味。

看了这些,你就知道为什么不推荐自酿葡萄酒了?

3、发酵提前终止

引起发酵提前终止的原因有温度、高酒精度、农药残留……

自酿时糖份尚未发酵完全,酵母就停止活动了。可能你觉得略带甜味的酒喝起来比购买的葡萄酒美味很多,但酒中的残糖在也很可能引发再次发酵,产生不好的味道,在家酿酒的话,这些都是无法控制的。

4、发酵副产物

在葡萄酒发酵的过程中,葡萄酒里的微生物会产生各种酶,除了酵母将葡萄中的糖分转换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这些酶的作用下,酒中还有其它物质会被分解,并产生发酵的副产物。如果没有及时监控,这些副产物很容易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比如毒性很强的甲醛,就是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酶分解葡萄籽中的果胶而产生的。 在家酿酒基本上只能靠闻味来判断是否出现有害物质,当你闻到这些味道的时候,酒其实已经被污染了。

5、陈酿存放

自酿葡萄酒中的单宁含量、酸度含量、酒精含量、风味物质含量和卫生状态都远远不及用专业酿造的葡萄酒,时间长了风味会变差。所以自酿葡萄酒不适合久存,最好在酿好后的1-2年内喝掉。 即便具有基础的酿酒知识,在做自酿的时候仍然要面对很多不可控因素。口感首先差很多,最重要的是有可能伤害健康。所以,真心不建议朋友们在家自己酿酒,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确实容易出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