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传闻 江湖曰:建筑江湖里泰山之巅,尹仙人登山望月,带领造价一脉英豪,开山立派,创一方之绝学。守象牙净土,布道广施,剑指科技迭代,望风而矗立,巍然无愧于天地间…… 上期大咖提问回顾 Q:首先想问您一下,对于“BIM取代造价”这个说法怎么看? S:BIM取代不了造价。BIM软件作为外国的软件进入中国市场,目前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融合。因此造价行业依然会存在,只不过在BIM的影响下,造价的模式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原先造价工程师们更多地扮演了造价员的角色,计算、核对工程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工作精力,有了BIM,造价工程师终于可以从繁琐的算量工作中解脱出来了参与到限额设计的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业务。 Q:如果是造价咨询公司,您认为如何理解BIM在造价方面的应用?(来自“零”听众提问) S:现在大多数公司已经认识到BIM并不局限在掌握建模、翻模、算量等小环节中,应该找到机会抓住一个项目参与到全部环节中去,从始到终的完成整个项目。 我认为主攻三个方面:PPP、EPC和BIM 。 在EPC模式下,造价公司就会变成顾问的形式,作为造价方要替业主着想,把业主的要求参数化,同时有数据支撑。如果实现此类模式,以后用BIM建模就会更简单。 推动PPP+BIM的运营监管平台,利用项目咨询把项目全过程策划和应用结合起来,这样传统的造价模式将会改变,而BIM也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国发展。
Q:现在的算量规则和BIM算量不兼容,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来自“零”听众提问) S:首先不应该纠结于算量的规则问题,规则由国家来定,应该把视线放在项目的全过程中。注重设计阶段的优化,监测施工阶段项目的变化以及摒弃以往现场算量的支付手段,使用BIM按竣工图纸来结算。 ![]() Q:您认为造价行业会如何发展? S:中国还在沿用以前英美创造的算量规则,过于细算。我个人认为应该用标准单元格来取代以前的算量定额模式,规定一个单元格的价钱,直接结算。在未来不能一味强调造价的差异项,要顺应大势,注重标准单元格的价值,日趋标准化。 ![]() Q:作为一个学工程造价或者BIM的学生,您对他们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S:我认为学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到导师或者开放的研究室进行学习和制作,多出去练习,不局限在课本上,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要怕苦、怕累,要坚持。 当前中国的BIM在大多数眼中只是一个局限在建模和算量的工具,其实BIM在建筑设计、施工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旦中国可以实现BIM的全过程、全方位运用,就意味着跨入了一个新的建筑时代,这也是BIM未来的大势。 ![]() ![]() ![]() 想对下期从事高校BIM研究的大咖提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你的问题将有机会被大咖采用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