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作文快乐

 江山携手 2016-11-10

 

 

                 让作文快乐

 

    作文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作文,从选材立意到成文,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是我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主观基础。我们写文章,就是要抒发我们的真情实感,说我们要说的话,叙述我们要讲的事。作文从真实感情开始,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

表达方式,通过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绘,直至我们心中的情感得到释放,我们要说的话表达清楚。这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一切都在客观的叙述和描绘中完成。在这个过程里,你不仅完成了作文,你也得到感情抒发带来的快感,得到了写作艺术带来的陶醉,得到了愉悦,得到了快乐。另外,在作文里,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倾诉,可以呐喊,可以写喜怒哀乐,可以舒缠绵郁结,可以晒酸甜苦辣,这又何等美妙,何等痛快!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把作文命题和要求交给学生,不少学生愁眉苦脸,苦思冥想。从这些学生的作文来看,他们的文章写得非常吃力,作文过程十分艰难。这样作文太苦、太累,而且做出的文章难免漏洞百出,问题很多。在这里,作文完全变成了学生的负担,学生把作文同苦恼、惆怅联系在一起。长此以往,学生势必越来越厌恶作文,越来越不会作文,形成恶性循环,直至扼杀学生学习兴趣,对其造成严重影响。

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的事,它与作文的目的和规律背道而驰。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学会作文,就必须克服这种现象。让学生轻松作文,把作文变成学生心灵的享乐,变成学生轻松愉快的审美体验,很有必要。

首先,要从根本上下手,引导学生建立起丰富的情感世界,为作文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老师在指导学生记观察日记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情感,使学生感情逐渐丰富。学生的观察日记记什么?教师不能把学生引向记大事、猎奇闻的歧途,要指导学生注重个人感受,把自己一天中最受感动的事记下来。哪怕事情再小,再平凡,即使是一个极小的细节,只要自己的心灵受到震撼,就应该记,就值得记。学生有高兴的事就写高兴的事,有悲伤的事就记悲伤的事,有喜悦就记喜悦,有忧伤就写忧伤。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里表达个人感情,把自己的情感同事件、景物紧密结合。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就会逐渐丰富,其抒发内心情感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强烈,作文,就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动作为。

其次,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交流,使作文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每次作文以前,教师要写一篇相同题目要求的下水文,老师的文章要向学生发表,让学生讨论,发表意见。老师要向学生坦陈自己的作文过程和情感经历,作学生的情感示范,把握机会在课堂上弘扬情感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情感激扬,诉说表达的愿望强烈,使作文变成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三,教师要坚决摒弃死板的命题和过分强调形式,挤压学生作文的强迫做法。作文是学生情感的表达,是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任何强制做法的效果都不好,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命题范围太小,限制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作文要求苛刻(如必须写x百字),更影响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情感的抒发,增加其作文的心理负担。

让学生快乐的作文,让学生在作文里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真善美的情趣,会是我们的作文课更生动,会使我们的学生作文写得更好,更动人,会使我们的学生更美,会使我们语文教师更亲切,更漂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