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蹈啦啦操动作“阿拉C杠”技术特点与训练方法探析毕业论文(设计)

 冰o柠檬 2016-11-10

舞蹈啦啦操动作“阿拉C杠”技术特点与训练方法探析

摘要:舞蹈啦啦操难度动作“阿拉C杠”源自芭蕾舞,属于转体类难度,目前在国内外高水平舞蹈啦啦操比赛中应用非常广泛。从国内的比赛情况来看,除了个别比较强的队伍,其他大部分的运动员对于这个动作所掌握的方法都不完全正确,对于这个庞大的运动群体来说,“阿拉C杠”动作成为阻碍他们更进一步的重要障碍。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根据实践经验找出舞蹈啦啦操难度“阿拉C杠”动作的技术特点及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错误,希望可以为学习“阿拉C杠”动作的运动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啦啦操;“阿拉C杠”;技术特点;训练方法 .前言

在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冠军赛中,冠军队伍所选择的难度一定是所有队伍中难度价值最高的。“阿拉C杠”难度动作属于转体类难度,近几年啦啦操世界锦标赛舞蹈啦啦操项目中,每一支参赛队伍都会选择“阿C杠”难度动作,如此可知,“阿拉C杠”动作在舞蹈啦啦操成套中的重要性。

“阿拉C杠”源于芭蕾舞,对于国内大部分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来说,只要训练方法对,掌握这个动作并不难,从目前国内的比赛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运动员对于这个动作所掌握的方法都不完全正确,“阿拉C杠”动作成为阻碍他们更进一步的重要障碍。

本研究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并结合舞蹈、舞蹈啦啦操领域专家的意见,同时借鉴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经历,分析“阿拉C杠”动作的技术

1/8页

特点,本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可靠的、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舞蹈啦啦操难度动作“阿拉C杠”技术特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询相关数据网站中“阿拉C杠”技术、训练方法的论文,及时了解国外发展状态。

2.对比分析法:对舞蹈、舞蹈啦啦操两个项目中“阿拉C杠”难度动作视频进行分析。

.结果与分析

(一)舞蹈啦啦操运动“阿拉C杠”动作技术介绍

舞蹈领域中,“阿拉C杠”一般都是男生练习的动作,女生学习的转体与“阿拉C杠”动作技术类似。舞蹈演员转向舞蹈啦啦操一般无需重新学习“阿拉C杠”动作技术。

(二)舞蹈啦啦操运动“阿拉C杠”动作技术特点

舞蹈啦啦操运动中“阿拉C杠”动作的技术要点与舞蹈中“阿拉C杠”动作技术是相同的,在此我们只需对“阿拉C杠”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阿拉C杠”动作是从四位蹲开始,旋转第一周,在身体转到315?方向时伸出动力腿,然后动力腿由前挥鞭至侧,最后保持身体姿态旋转一周。这就是“阿拉C杠”动作一周的旋转。在学习训练“阿拉C杠”动作过程中需注意一下几点:

2/8页

1. 身体直立:直是一个整体概念,要求身体挺拔直立。从技能技术训练的角度,重心的垂直是人体在直立状态下的必需。从转体的起始到结束身体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

2. 甩头:头在旋转中是至关重要的,可使身体保持平衡,并且头的甩劲是延续转速和协助加速的重要补充力量。

3. 动力腿控制高度与开度:动力腿控制高度与开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阿拉C杠”转体动作幅度的大小,也可以直接体现出运动员的身体能力。

4. 动力腿的挥鞭动作:在“阿拉C杠”转体动作中,动力腿的挥鞭动作是至关重要的。挥鞭动作就是动力腿由前腿至侧腿的运动过程,挥鞭动作可以帮助带动转体的速度,也是“阿拉C杠”转体动作的标志性动作。

5. 手臂动作:在旋转时,手臂动作不仅起到美观作用,还可以保持身体平衡和加速转体。在“阿拉C杠”转体动作中手臂是在二位手和七位手之间做变换。

6. 手臂、动力腿和甩头的协调:在训练中甚至全国比赛中,有时会发现一些运动员的“阿拉C杠”动作不协调,也就是手臂动作与动力腿的挥鞭动作不协调、还有甩头的时机不对。这三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协调好,整个转体都会受到影响。

()“阿拉C杠”动作训练方法与手段

1.“阿拉C杠”难度动作所需要的专项身体素质

要学习“阿拉C杠”难度动作首先要看运动员是否有完成这个难度所具备的身体素质,从“阿拉C杠”动作的技术特点来看,会对运

3/8页

动员踝关节力量、髂腰肌控制能力、腿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这个动作,我们需要提前加强这些部位的身体能力。

(1)踝关节的能力训练:“阿拉C杠”动作由始至终都是由一支腿,也就是主力腿支撑在地面反复做蹲、立动作,所以对主力腿踝关节的力量要求很高。可以采用立半脚尖的方式来训练踝关节的力量,如双脚并拢练习、单脚练习,可以使用变节奏的方式加强训练。

(2)髂腰肌的控制训练:由于“阿拉C杠”动作都是动力腿控制在90?高度做动作,所以髂腰肌的控制训练特别重要。训练方法可以单手扶把,动力腿按前、侧、后、侧的顺序进行控制训练,同时主力腿始终保持立踵状态,这样在练到髂腰肌的同时也可以练踝关节的力量。

(3)腿的柔韧性、 灵活性训练:柔韧训练可以利用纵叉、横叉加强开度,也可架高压腿;灵活性训练可以单手扶把动力腿由前至侧做单一练习,高度始终保持在90?。

2. “阿拉C杠”动作技术学习与训练方法

“阿拉C杠”动作是由起动(从后点步准备到蹲然后旋转第一周)、保持转动(主力腿做蹲、立动作;动力腿做前至侧控制动作;手臂做二位、七位变换动作;甩头动作)和结束(双腿分开站立,手臂架在身体两侧斜下45?角),三个阶段构成,互为联系,互为条件。

(1)起动阶段的训练:这一阶段在“阿拉C杠”动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好的蹲,也就不会有好的转”。只有做好蹲,才会有更好的立。

4/8页

这一阶段需完成“阿拉C杠”动作的第一周,重点是蹲的时候重心应放在两腿之间,同时身体保持直立,第一周的最后要伸出动力腿前腿90?,手臂动作二位手,其他身体部位保持不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出腿时,身体不能后仰。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该阶段掌握的越好,后面两个阶段完成的也就越轻松。

(2)保持转动阶段的训练:这也是“阿拉C杠”动作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重点是动力腿要有清晰的由前至侧的挥鞭动作,同时身体与腿要整体运动,手臂、甩头和动力腿的协调运用应通过反复练习找寻规律,动力腿需始终保持在一个高度。通过研究世界舞蹈啦啦操比赛视频我们发现,高质量的“阿拉C杠”动作,动力腿的高度都是保持在90?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想要完成高质量的“阿拉C杠”,一定要在保持转动阶段注意动作的规格,也就是脚尖膝盖。

(3)结束阶段的训练:一般做到这一阶段,“阿拉C杠”动作也就完成一大半了。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在收转的前一圈,需把挥鞭动作的力度减小,同时还需特别注意身体轴。

在以上教学训练中,应重点抓住身体轴的问题。让动力腿走最远路线,这样整体美感也会提升。

(四)“阿拉C杠”动作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1.没有甩头动作。错误原因:一是基本功不扎实;二是动作技术错误。解决方法:可单独练习甩头动作直至不晕眩;放慢“阿拉C杠”动作的转速,把甩头动作加入转体。

2.动力腿高度、开度不够。错误原因:动力腿髂腰肌力量不够。

5/8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