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 | 理性&感性:论音乐与听觉的关系

 笛韵悠然 2016-11-1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升华。它或使人勇敢,或使人忧郁,或使人欣喜,或使人沮丧。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使人高贵就是好的音乐,使人堕落就是坏的音乐呢?

小编认为音乐只有一种,那就是“好的”音乐。一个音乐如果是坏的,它就不再是音乐,只不过是打了拍子的声响。




人们之所以用“好““和”坏”来区分音乐,主要的原因就是心理特性等原因在作祟。甚至我们的耳朵也在帮助我们筛选喜欢的声音,把不好听、不愿意听的声音给过滤掉。对于我们听觉的这种“特殊能力”已经不能单单从生理学方面来解释。

本文试将“听觉”拆分为“听”与“觉”两字进行详细解释,“听”指耳朵所听到的;“觉”则指脑海中所想到的。为大家了解声音和听觉的知识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一、听

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


(一)物理特性

响度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一般说来,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

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听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而变化的。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另外,人们对响度的感觉还和声波的频率有关,同样强度的声波,如果其频率不同,人耳感觉到的响度也不同。


音高



音高也被称为音调,是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客观上音高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高也高。

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有一个从闻阈到痛阈的范围。人耳对频率的感觉同样有一个从最低可听频率20Hz到最高可听频率别20kHz的范围。音高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除了频率之外,音高还与声音的响度及波形有关。音高的变化与两个频率相对变化的对数成正比。不管原来频率多少,只要两个40dB的纯音频率都增加1个倍频程(即1倍),人耳感受到的音高变化则相同。

在音乐声学中,音高的连续变化称为滑音,1个倍频程相当于乐音提高了一个八度音阶。根据人耳对音高的实际感受,人的语音频率范围可放宽到80Hz--12kHz,乐音较宽,效果音则更宽。


音色



音色又称音品,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音色与声波的振动波形有关,或者说与声音的频谱结构有关。

声音波形的基频所产生的听得最清楚的音称为基音;各次谐波的微小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泛音;单一频率的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音称为复音。每个基音都有固有的频率和不同响度的泛音,借此可以区别其它具有相同响度和音调的声音。声音波形各次谐波的比例和随时间的衰减大小决定了各种声源的音色特征。声音的音色色彩纷呈,变化万千,Hi-Fi音响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输、还原重建原始声场的一切特征,使人们其实地感受到诸如声源定位感、空间包围感、层次厚度感等各种临场听感的立体环绕声效果。

另外,表征声音的其它物理特性还有:音值,又称音长,是由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持续的时间长,音则长;反之则短。



从以上主观描述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看,人耳的听觉特性并非完全线性。声音传到人的耳内经处理后,除了基音外,还会产生各种谐音及它们的和音和差音,并不是所有这些成分都能被感觉。人耳对声音具有接收、选择、分析、判断响度、音高和音品的功能,而感觉不出单个周期的波形和判断不出频率非常接近的高频信号的方向;以及对声音幅度分辨率低,对相位失真不敏感等。这些就涉及生理声学和接下来要讲到的心理声学方面的问题。


(二)心理特性



选择性听觉

并不是所有耳朵听到的东西,都会进入到大脑之中,甚至大量的声音信息,会被我们的大脑过滤掉,专业名词叫做选择性听觉。“鸡尾酒会效应”是声音领域的一个专有概念,是指在很多人一起说话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清晰的听到你所关注的那个人的谈话内容。

其实,人类的感觉选择性远远不止听觉,视觉选择性也尤为突出,比如,你集中看一点的时候,周围的东西你往往就会忽略掉。这在大脑的听觉信息传递通路中,包括初级听觉皮层在内的一些功能核团的神经细胞表现出对声音频率变化(调频)方向的强选择性。


(三)人耳掩蔽效应



人们在安静环境中听一个声音,即使这个声音的声压级很低,也可以听到,说明人耳对这个声音的听阈可以很低。但是,在倾听一个声音的同时, 如果存在另一个声音 ( 叫做掩蔽声) , 就会影响到人耳对所听声音的听闻效果, 这时对所听声音的听阈就要提高。这种由于某个声音的存在而使人耳对别的声音听觉灵敏度降低的现象, 称为“掩蔽效应”。


频域掩蔽

所谓频域掩蔽是指掩蔽声与被掩蔽声同时作用时发生掩蔽效应,又称同时掩蔽。这时,掩蔽声在掩蔽效应发生期间一直起作用,是一种较强的掩蔽效应。通常,频域中的一个强音会掩蔽与之同时发声的附近的弱音,弱音离强音越近,一般越容易被掩蔽;反之,离强音较远的弱音不容易被掩蔽。


时域掩蔽

所谓时域掩蔽是指掩蔽效应发生在掩蔽声与被掩蔽声不同时出现时,又称异时掩蔽。异时掩蔽又分为导前掩蔽和滞后掩蔽。若掩蔽声音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发生掩蔽效应,则称为导前掩蔽;否则称为滞后掩蔽。产生时域掩蔽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脑处理信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异时掩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会衰减,是一种弱掩蔽效应。一般情况下,导前掩蔽只有3ms—20ms,而滞后掩蔽却可以持续50ms—100ms。


(四)听觉记忆



记忆其实是辨认和回想的过程,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们在看到或听到某些事物后就会开始对记忆的遗忘。相比视觉和触觉,听觉记忆更加容易遗忘。古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也不是毫无根据。而有趣的是,听觉记忆在遗忘的时候,也是有选择性的,我们会对引起我们反应强烈的声音记忆深刻,而且不容易忘记。


二、觉



人类的感知觉是感官受外界信息刺激而产生的反应,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所谓的听觉、视觉以及触觉都是由客观存在到主观感受、从认知、接触到心理活动的一个过程。

而人们对声音在音乐中的感知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能够清晰地感知声音的高度,把它们从连续运动的频率中分离出来,这是从声学角度观察声音;另一个要素是声音的作用及声音之间的关系,这是构成声音情感的要素。只有当声学的要素与情感的要素相融合和统一的时候,才能产生对音乐的感知。下文所讲到到的内心听觉,其实就是脑海里早已对构成声音或音乐有了深刻的理解,然后在情感的牵引下,先于内心中迸发出来。


(一)感性表现



外部听觉

外部听觉是指实在的音响刺激耳朵引起生理反应或心理活动。我们每个人的出生经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观念不同,因此,同样的一段声音对我们每个人所表现的意义也就各有差异。同时,人耳具有一种不寻常的能力, 能在噪声环境下有选择地分出他所感兴趣的某些 “信号” , 而目前的精密仪器还做不到这一点, 这是因为人耳对声音除了有方位感外, 还有注意力集中的心理因素 。

除外,声音有时也存在象征意义,我们常说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很好的表现。


内心听觉

内心听觉是指不依赖音响,凭记忆表象、思维、感情,就可以可创造声音的世界,它是自由的,也是无穷尽的。例如,贝多芬失聪后写出《第九交响曲“合唱”》还能指挥首演;捷克的斯美塔那同样聋后创作令人动容的交响诗《我的祖国》;影片《海上钢琴师》中主角1900没了琴,选择的是在内心听觉下创造只有他能听见的音乐,平静对捍船毁人亡的最终休止。然而每个人只要常认真听音乐,内心听觉就存在,只不过程度深浅不同罢了。老子也曾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提出了自己的音乐思想——“大音希声”。“大音”即最大、最美的音乐;“希声”亦无声。




话说回来,内心听觉倒也不一定在寂静无声中才起作用。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被音乐牵引,情愫随着音符在狂舞,这时你会感觉这段音乐似曾相识,又或者是与你心中所想恰好吻合,也正是拜内心听觉所赐。因此,演唱会上,看见最爱的歌者上台,他口未开,你泪已落,这时多有无声中属于你的音乐在左右你。



(二)理性表现

这里的理性就是要正确了解声音本身的性质。掌握响度、频谱、直达声、反射声、混响声、泛音、共振、染色、多普勒效应等专业声学知识,从而帮助我们准确的分析、整理我们的感受,并能让我们清晰描述出我们的觉知。同所有的事物一样,理性是建立认知的基础。


结语对于音乐与音响的喜好皆来自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音乐与音响并非孤立的个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联,理性地认识音乐与听、觉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有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