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率我真 2016-11-12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康熙三十六年长洲顾嗣立秀野草堂刊初印本,竹纸,四册,每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行三十字。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版心上记字数,中为“温飞卿诗集”,下为页码及“秀野草堂”。钤印:“静远”、“静远主人”、“静远读书记”、“顾烜”、“秋鉴”等。

书前有顾嗣立序,略述笺注、刊刻《温飞卿诗集》缘起。顾序后载《旧唐书》温飞卿传,寥寥数百字,写尽温郎风流跌宕,偃骞潦倒。本传后附诸家评,称“飞卿才思艳丽,工于小赋”、“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全唐诗话》),又多飞卿逸事。正文前有总目。全书计顾序1页,本传1页,诸家评4页,目录16页。第一卷17页,录诗词26首;第二卷14页,录诗词27首,第三卷14页,录诗词37首,第四卷20页,录诗词56首;第五卷6页,录诗词30首;第六卷17页,录诗词5首,第七卷9页,录诗词38首,第八卷10页,录诗词39首,第九卷22页,录诗词76首。《笺注》收录温飞卿诗词334首。

秀野草堂主人顾嗣立风雅俊赏,善饮酒,好结交,性喜蓄书、研书、刻书,朱彝尊为作《秀野堂记》,有“插架以储书,叉竿以立画,置酒以娱宾”之语。传世刻本如《元诗选》、《昌黎集注》、《楞枷山人诗集》、《石湖诗集》等皆称善本,藏家无不奉如拱璧。《温飞卿诗集笺注》刊于康熙三十六年,为嗣立重订明人曾益及先人校注温飞卿诗词集,校刊既精,模印尤佳。虽未传刻工写手姓名,而其风范卓荦,冠领一时,洵非俗手所能为。后世或因慕名,或为射利,多有翻刻。然与顾氏原刊初印本相比,无论纸墨刻工,均不可同日而语。秀野草堂刊印《温飞卿诗集》,有白纸本、竹纸本,天津周叔弢藏有开花纸本,书友艾殊仁藏有开花榜纸本,皆为书林尤物。余此本为竹纸初印本,纸如金栗,墨如点漆,字口爽利,开卷典雅。虽下开花纸本一等,亦可疗书虫之饥。第八卷有一页前人补抄,小楷精妙,可与汲古阁抄手比美。惜名氏不传,亦一憾事。

书为蜀中书友惠让。近年拍卖愈见热闹,然好书日稀。一场拍卖,上百部书,清三代初印本稀如星凤,或者竟无。即有一二,又常常为有力者攫之,徒令爱书惜书人喟然长叹。忆昔于海上见康熙间双泉草堂初印《李太白诗集》,激动不已。然终绌于财力,失之交臂。今秀野草堂初印《温飞卿诗集笺注》来归,亦可了当年之愿。余之书缘可谓不浅矣。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附录一:四库总目提要《温飞卿集笺注》九卷  

明曾益撰。顾予咸补辑,其子嗣立又重订之。凡注中不署名者,益原注。署补字者,予咸注。署嗣立案者,则所续注也。益字予谦,山阴人。其书成於天启中。予咸字小阮,长洲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嗣立字侠君。康熙壬辰进士。由庶吉士改补中书舍人。曾注谬讹颇多。如《汉皇迎春词》乃咏汉成帝时事,而以汉皇为高祖。《邯郸郭公词》为北齐乐府,旧题郭公者,傀儡戏也。旧本讹“词”为“祠”,遂引东京郭子仪祠以附会“祠”字之讹。嗣立悉为是正,考据颇为详核。然多引白居易、李贺、李商隐诗为注,虽李善注《洛神赋》“远游履”字引《繁钦定情诗》为证,古人本有此例;然必谓《夜宴谣》“裂管”字用居易“翕然声作如管裂”句,《晓仙谣》“下视九州”字用贺“遥望齐州九点烟”句,《生屏风歌》“银鸭”字用商隐“睡鸭香炉换夕薰”句,似乎不然,是亦一短也。唐《艺文志》载庭筠《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宋志》亦同。陈振孙《书录解题》作《飞卿集》七卷。又陆游《渭南集》有《温庭筠集跋》,称其父所藏旧本,以《华清宫》诗为首,中有《早行》诗。后得蜀本,则《早行》诗已佚。《文献通考》则云:“温庭筠《金荃集》七卷,《别集》一卷。”是宋刻已非一本矣。曾本合为四卷,名曰《八叉集》,以作赋之事名其诗,颇为杜撰。嗣立此注,称从所见宋刻分诗集七卷、别集一卷,以还其旧。疑即《通考》所载之本。又称采《文苑英华》、《万首绝句》所录为《集外诗》一卷,较曾本差为完备。然总之非唐本之旧也。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补抄一页
秀野草堂刊《温飞卿诗集笺注》九卷 

附录二:顾嗣立

顾嗣立(1665-1722),字侠君,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所居名秀野草堂。生于清圣祖康熙八年,卒于康熙六十一年,年五十四岁。少年失学,二十岁始学诗,未数年,上自汉魏、六朝、唐、宋、金、元、明以迄于今,诗家源流支派,略能言之。性轻财,好施与,豪于饮。“爱客常储千日酒,读书曾破万黄金。”(《四十生日自述诗》),康熙三十八年,举于乡。会圣祖南巡,因荐,进所撰元诗选,为所嘉叹。车驾复幸江南,以宋荦荐,召试行在。被选至京师,给笔札分纂《宋金元明四代诗选》与《皇舆全览》等书。五十一年会试,特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改中书。后以散馆改授知县,移疾而归。  

有兄弟六人皆名满天下,以嗣立为最。兄嗣协构依园顾嗣协,嗣立辟秀野园,水木亭台之胜,甲于吴下。

嗣立所辑《元诗选》,自元遗山而下汇为百家,又广为三百家,凡四集,合千二百卷,网罗浩博,一一采自本书;又笺注韩昌黎、温飞卿二家诗,皆极赅洽;又有诗林韶、闾邱辨囿二书,亦所论定;著有《秀野集》、《闾丘集》,并行于世。

清黄玢作《秀野草堂图》,绘草堂远有岫岩高树,近有翠竹环拥,开敞之轩书函满榻,“十载功名付陆沉,一朝挥手到泉林。冲天鹤去宁留迹,纳岫归云尚有心。剩得图书供捡点,化为蕉鹿费搜寻。重还秀野堂前路,依旧高歌白雪吟。”(汪士留别诗之一)

顾嗣立嗜酒豪饮,时有“酒王”、“酒帝”之称。康熙四十四年嗣立应召入怡园四朝诗馆,拣选注册编纂之暇,常有诗酒之会,饮如长鲸,酒酣耳热,狂歌间作。邓之诚《五石斋小品》“酒人”载:“康熙时,长州顾嗣立侠君,号酒王……每会则耗酒数瓮,既醉则欢哗沸腾,杯盘狼藉。”其豪放可见一斑。  

又《茶余客话》载:“江左酒人以顾侠君为第一。少时居秀野园,结酒人社。有饮器三,大者容十三斤,其次递杀。各先尽三器,然后入座。因署其门曰:‘酒客过门,延入与三雅,诘朝相见决雌雄。匪是者,毋相溷。’酒徒慑服而去,在京师称酒帝。……宾朋觞咏无虚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