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篆刻大师说印

 颜逸堂主 2016-11-13
 
        其一,诗词入印,如“放情诗酒”、“笑谈间气吐霓虹”、“沽酒听渔歌”、“听鹂深处”、等等……无不是在向人们展现一幅幅明代中叶文人们寄情山水田园的生活画面,我们品读这些印作,不难料想何震豪放旷达、追求野逸的性情。何震刻制的闲文印如此大量,在印学史上开创了篆刻讲求印文俊雅、与诗文紧密联系的新风尚,并大大深化了人们对篆刻在“印信”之外的独立艺术功能的自觉认识。
 
        其二,作为一位篆刻大家,何震的成就还体现在边款上。“印之具款,亦如画之题款,所以见郑重也。”从何震起,边款才真正光大其制,可谓印款并重、珠椟相辉。他首创的边款以单切刀刻出,干脆利索、棱厉沉厚,才不愧是名副其实的“金石”款。兴许这也与他的豪爽有关?细看似一刀一划支离开松,综观则点画呼应,气韵贯通,浑然一体。何震这种边款对后世印人,尤其对丁敬等浙派印人影响极大,时至今日,印款也仍然以这种刻法为最多。
 
        其三.何震在篆刻理论上亦有建树。他非常重视研习篆书,尝云:“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决不信也。”何震不仅明确地提倡六书、要求印人有高深的文字学和书法修养,更可贵的是他扎扎实实地验之于实践。在他的《续学古篇》中,总结了篆法的“三害”和刀法的“六害”,均是他追法古印和个人大量开拓的心得,岂是鲜于实践者所能为?
 
        其四,在印谱史上,何震结集出版了第一本个人印谱。宣和以来,印谱不少,然皆集古,非自作也。自何震开创自刻成谱,文人纷纷效从,至明末的短短时期,这一类印谱即有三十来部,清代印人自辑印谱更是不计其数。惜何震出的印谱已不传,只有后人摹刻本了。
 
         7.《印谈》一卷,明沈野著。沈野,今江苏苏州人。有印癖,治印谨严不苟,自称:“每作一印,不即动手,以章法、字法往复至眉睫间隐隐见之,宛然是一古印,然后乘兴下刀,庶几少有得意处。”惜所作今不复见。沈野论印自有其高人一头处。是有意识地强调文学修养对篆刻艺术的“打底”作用。尝称:“印虽小技,须是静坐读书,凡百技艺,未有不静坐读书而能入室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