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拍植物大概即丛生隐子草,未见其开花,只见其绿叶,不能确认。这种隐子草很像袖珍型的芦苇,产生于山坡或道边,曾经以“旱芦苇”戏称之。知道它是某种隐子草,是网友东昭村人说赐教,可惜今年又没有见到它的花序。亦像北京隐子草,待见其花序再多定论。附二者资料如下,以方便查考与比对。




丛生隐子草,禾本科画眉草亚科隐子草属多年生草本。秆纤细,丛生,高20~45厘米,径1毫米,黄绿色或紫褐色,基部常具短小鳞芽。叶鞘长于或短于节间,无毛,鞘口具长柔毛;叶舌具短纤毛;叶片线形,长3~6厘米,宽2~4毫米,扁平或内卷。分枝常斜上,长1~3厘米;圆锥花序常具少数分枝;小穗具短柄,长5~11毫米,含3~5小花;颖卵状披针形,先端钝,近膜质,具1脉,第一颖长1-2毫米,第二颖长2-3.5毫米;外稃披针形,具5脉,边缘具柔毛,第一外稃长4-5.5毫米,先端具长0.5-1毫米的短芒;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花果期7-10月。
北京隐子草,隐子草属多年生草本。具短的根状茎。秆直立,疏丛,较粗壮,高50~70厘米,基部具向外斜伸的鳞芽,鳞片坚硬。叶鞘短于节间,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短,先端裂成细毛;叶片线形,长3~12厘米,宽3~8毫米,扁平或稍内卷,两面均粗糙,质硬,斜伸或平展,常呈绿色,亦有时稍带紫色。圆锥花序开展,长6~9厘米,具多数分枝,基部分枝长3~5厘米,斜上;小穗灰绿色或带紫色,排列较密,长8~14毫米,含3~7小花;颖具3~5脉,侧脉常不明显,第一颖长2-3.5毫米,第二颖长3.5-5毫米,外稃披针形,有紫黑色斑纹,具5脉,第一外稃长约6毫米,先端具长1-2毫米的短芒;内稃等长或较长于外稃,先端微凹,脊上粗糙。花果期7-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