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行走的力量

 品墨缘 2016-11-14
在这个秋洗太行的季节,迎来了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朱零导师和他的学生们,这一行四十余人的写生团队,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方,共聚太行山脉,深感同受中国画的传统与自然相融合的魅力,领略这雾锁中的太行山峦,看层林尽染,心生无限遐想与感慨,在自然面前,朱零导师告诉我们中国画是一门人生艺术,需要用一生的修为去历练,中国画展现给世人的是堂正之气,不要把名利当作人生的追求目标,不要用中国画艺术来作掩盖,中国画艺术是本真的、从善的、从美的,要时刻保持灵魂的高度,虽然生命的长度有限,但是我们可以让生命的厚度传播给更多的人!感叹中国画的使命感与存在感,人生就是在行走中获得幸福。我们所走的每一段山路,我们所登临的每一座高山,都令我们心生欢喜,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这就是行走的力量!
朱零导师还详细的阐解了写生要义,首先是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写生,写生就是从自然情境转到笔墨情景之中,从自然中验证传统,寻找古人对待自然的方式,发现新的表现语言方式。第二、是如何写生,打腹稿很重要,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所以不要坐下来就画,要先观察物像,以小观大,解决石、树二大难题,山是石头的组合堆积而成,树木植被是由一颗树组合而成,由此解决一块石,一颗树十分重要,主次、取舍、疏密、边角、虚实等都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方可笔不妄下才可以清晰地传达。第三、切忌浮躁,庄子在巜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要散、淡、静,坐看山川云起,胸有丘壑万千,白居易诗曰: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李可染写生的心得就是:观察自然要有静心、耐心“万物静观皆自得”精心耐心且忌贪多潦草,静心忘却画外,才能达到与自然交流。观察自然要深刻,身入其境,思与境偕,研究自然美的规律,发现曾未发现的美,取舍美之所需。第四、把自然转换到笔墨状态需要一个强大的文化心理与技术支撑,要研究、思考、创作式的写生,不要把写生当习作,而是要研究传统与自然,思考新的表达方式,认真严谨地对待,当作创作方式写生而不是简单地收集素材。要注意西画与中国画的写生区别,不能用素描、光影的方式画笔墨写生。应用中国画的笔墨疏密、虚实来对待写生,西画画的是风景,中国画画的是山川心性、品格。朱零导师说绘画是有精神属性的,要赏心悦目、有强烈的精神安慰与生命的归属感,要引导真善美,要有文明的延续。第五、由于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形式的特殊性,要讲究笔触、笔墨的韵味,要做到气韵生动,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即气韵生动似淡而实美,把中国画意境之美清晰的传递出来。苏轼观王维巜蓝田烟雨图》题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不要被物像所惑,画的有如照片,中国画注重识画当以神会,欧文忠在《盘车图》诗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第六、如何用笔。用笔要干净明快,疏朗清雅,生机韵静,惑浓或淡,用笔速度慢而肯定,墨色润中有涩,虚笔空灵中蔓延,传统的线条是概括、虚拟、抽象、写意的。一笔下去,顺势铺衍,顺逆行笔,则轻重疾徐,转折顿挫,浓淡枯湿,诸法皆备。一管之毫,擦之为面,提而勒之为线,柔韧簇毫,纸间游历,或酣畅淋漓,或含蓄微妙,笔墨氤氲。
最后是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要有正重之气。朱零导师说写生不要大家都是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与形式,这与每个画家的思想情趣不同,画家的生活环境不同,名川大山古往今来墨客绘事诗之绘之肖之,而终不能穷其所蕴,所以知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扩其文思,雄其绘毫,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绘。观其高山名川其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必君子也,即正重之气!苏轼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静观然有温润含蓄气像,端庄不失流丽,刚健不失婀娜。丘壑成于胸中,即发之于笔墨,游、悟、记,然后把自己感受到的蕴藏在自然界的优美情趣用笔墨写出来。陆九渊巜象山全集》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画我们心中之像,各言其志。
中国画道--朱零,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个唯金钱第一的社会,还有多少人愿意把精力,才情奉献给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精萃在逐渐消失,但是真正的勇士总是默默守护的、不屈的、不舍的,传承、授业,解惑!朱零这个陌生中熟悉的人,在过去、在现在、在未来带给我们画道力量的名字,将会一直坚持同热爱中国画道的朋友们一起行走在传统与自然的路上!

朱零导师甲午秋月的此次传统与自然太行山写生作品欣赏

[转载]行走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零笔墨语言转换高研班太行山写生刍议

[转载]行走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零笔墨语言转换高研班太行山写生刍议

[转载]行走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零笔墨语言转换高研班太行山写生刍议

[转载]行走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零笔墨语言转换高研班太行山写生刍议

[转载]行走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零笔墨语言转换高研班太行山写生刍议

[转载]行走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零笔墨语言转换高研班太行山写生刍议

[转载]行走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零笔墨语言转换高研班太行山写生刍议

[转载]行走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零笔墨语言转换高研班太行山写生刍议

[转载]行走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零笔墨语言转换高研班太行山写生刍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