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健艾灸师如何报考?小儿泄泻怎么艾灸?小儿泄泻的艾灸治疗方法

 滚滚车轮y 2016-11-14

病症概述

小儿泄泻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严重者会出现便泻如水的特征。泄泻在《内经》中称为“濡泻”、“洞泄”、“注泻”等,在汉唐时期医书中则多称为“下利”,到了宋代才开始称之为“泄泻”。《内经》中指出泄泻主要与脾和大小肠有关。

保健艾灸师如何报考?小儿泄泻怎么艾灸?小儿泄泻的艾灸治疗方法

小儿泄泻,又称“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病症。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症的消化系统疾患。凡气候影响、喂养不当、饮食过度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均可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而引起本病,细菌或病毒感染也常为发生本病的因素。因喂养不当或气候影响所致的腹泻,病情较轻;由细菌或病毒所致的腹泻,病情较重。病菌或食物腐败产生的毒素刺激中枢神经和心、肝、肾等脏器发生复杂的病理变化,并可因大量失水形成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使病情趋向恶化。若不及时抢救,甚至可危及生命。如长期腹泻迁延不愈,可导致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本病虽四时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南方冬季亦可发生,且往往引起流行。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也愈易恶化。近年来,由于防治方法的不断改进,发病率及死亡率已经在逐年下降。

保健艾灸师如何报考?小儿泄泻怎么艾灸?小儿泄泻的艾灸治疗方法

2病理阐述

关于此病的成因,《幼幼集成》中提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谰,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由于小儿脾胃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脏腑娇嫩,消化机能较弱,如外感暑湿,饮食不洁,困扰脾胃,运化失职而泄,或因饮食不节,乳食停滞,损伤脾胃而致消化不良,水谷不分,并走肠间而泄,或久病脾胃虚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而泄泻发生,所以说无论是内伤乳食还是外感六淫,都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腹泻。

3灸疗辨证

脾虚型__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苔淡白,易反复发作。

取穴配穴
脾俞、大肠俞、中脘、天枢、神阙、上巨虚、三阴交。①水各不化者,加阴陵泉,章门;②久泻不愈者,加止泻穴(在关元穴下0.5寸处)。

灸法

硫磺敷灸干桂散敷灸
上药1g,每日1次。每日换药1次。

白胡椒敷灸吴茱萸籽敷灸
每日1次。上药1~1.5g,2日换药1次。

艾条灸艾条回旋灸
每次2~3穴,每穴10~15分钟,每日1~2次。每次2~3穴,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2次。

脾肾阳虚型__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晰,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而色晄白,精神萎靡,睡时露晴,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取穴配穴
脾俞、肾俞、命门、气海、关员、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天枢。①脱肛者,加长强(针刺)、百会;②完谷不化者,加四缝(针刺);③脐腹冷痛者,加神阙。

灸法

干桂散敷灸车桂散敷灸
每日换药1次。每日敷灸1次,3次为1疗程。

丁桂散敷灸艾炷无瘢痕灸
每日敷灸1次,3次为1疗程。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3次为1疗程。

伤食型__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取穴配穴
中脘,天枢.足三里、璇玑、神阙。①腹部胀痛者,加气海;② 呕吐者,加内关。

灸法

艾条温和灸朴硝敷灸
每穴灸5~10分钟,重者可灸20~30分钟,每日灸1~2次,4次为1疗程。6~12小时换药。

苍术敷灸

1~2日换药1次。

风寒型__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堪,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

取穴配穴
中脘、天枢、止泻穴、足三里、大椎、风池。①鼻塞流涕者,加迎香、合谷;②肠鸣腹痛者,加气海、神阙;③恶寒咳嗽者,加风门、肺俞。

灸法

艾炷调姜灸艾炷隔胡椒饼灸
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3次为1疗程。每穴灸3~5壮,每日灸治1次,3次为1疗程。

艾炷隔肉豆蔻饼灸灯火灸
每日或隔日1次,每穴3~5壮。每次选2~4穴酌情每穴焠灸1~3下,3天灸治1次。

火柴灸

线香灸

同上。同上。

苍藳散敷灸纯阳正气散敷灸
24小时换药1次。每次取2~3g,每日敷灸1次。

湿热型__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取穴配穴
中脘、天枢、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内庭、止泻穴。①发热者,加大椎;②乳食不化者,加四缝(针刺)。

灸法

代针丸敷灸颠倒苦苍散敷灸
每次选2~4穴,每日换药1次,5次为1疗程。4~12小时换药1次。

艾炷隔盐灸

每穴灸3~5壮,每次灸10~30分钟,3次为1疗程,每日或隔日灸1次。

4.文献摘要

古代灸疗文献

1.《胜玉歌》

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二寸灸天枢。

2.《古今医鉴》

泄泻三、五年不愈,灸百会五、七壮即愈。

3.《针灸大成》

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逆气,灸上脘下一寸,名太仓七壮。

大便泄泻不止,中脘、天枢、中极。

4.《儒门事亲》

泄泻不止,灸水分五壮至七壮。

5.《医学正传》

一人吐泻三日垂死嘱付后事,予为灸天枢、气海三穴立止。

现代灸疗文献

小儿泄泻外治法 方春阳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6):18

(1)风寒型:治宜疏表化湿,采用苍藁散敷灸。陈某某,男,7岁。患儿因贪凉饮冷致腹痛而泻,清稀如注,日7~8次,伴发热,流清涕,咳嗽,脉浮略紧,舌苔薄腻。证属风寒外束,寒湿内蕴。

治疗方法:用苍藁散贴敷脐部,约3小时后排便次数明显减少,质亦转稠。次日,热退泻止,续行上法1次告愈。

(2)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采用颠倒苦参散敷灸。李某,男,3岁半。时值盛夏,患儿腹泻稀水便日十余次,色黄味臭,身热口渴,食入呕吐,哭闹不休。测体温38.5℃,舌苔黄腻,脉弦而数,指纹深紫。证属湿热乱于肠胃,热重于湿。

治疗方法:用颠倒苦参散,苦参与苍术以3:1混合,敷贴双侧涌泉穴。当日换药3次。次日体温降至37.5℃,吐泻止。续行上法3天而愈。

(3)伤食型:治宜消食化滞,先用朴硝敷灸,继用苍术敷灸。陈某某,男,5岁。患儿过食花生、鸡蛋、粽子等食物后,入夜刷烈腹痛,胀满拒按,大便5~6次,气味酸腐难闻,便后痛减。苔垢浊,脉滑,指纹紫。证属伤食。

治疗方法:急用朴硝敷灸,约3小时后,腹中雷鸣,畅泻一次后腹痛旋止。撤去朴硝,以苍术粉封脐。嘱家长严格控制患儿饮食。次日泻止,诸症亦退。3日后除去苍术,饮食调理而愈。

(4)脾虚型:治宜健脾燥湿,采用桂术散敷灸。陶某某,男,3岁。泄泻已1月余,泻下完谷不化,面黄无泽,身瘦发枯,且倦无神,四末清冷。舌淡无苔,脉沉细,指纹隐伏。当地用无味氯霉素治疗已11天,未效。证属脾阳受戕,健运无权。予理中汤加味救其脾阳,不料药入辄吐。

治疗方法:用桂术散敷灸,并用艾条灸双侧足三里各30分钟。每日换药,艾灸1次。3日后泻减,精神好转,一周告愈。嘱每日早晨服用老姜红枣粥调理,半月后健康如昔。

更多艾灸知识、学习艾灸请关注微信jiudaotang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