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时候的“王”字,是指斧刃朝下,斩杀的意思,不俯首称臣就斩杀

 醉古齋 2016-11-15

一个文字就是一篇故事,也是我们古代人民百姓的智慧,创造了无数的故事出来,那么大家知道王是什么意思吗?我们看看王字的演变就很清楚了:

(图片来源于象形字典网)

在说文解字里面是这样解释的:王,人心所向、天下归附和向往的英杰。董仲舒说“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横画中间用竖笔连接,叫作‘王’字。

三道横画,分别代表天、地、人,而能够参悟、贯通这三者的人,就是王。”

孔子也说“能以一贯三者为‘王’”所有与王相关的字,都采用“王”作边旁。

我们在看王字的金文,其实这个就是斧钺砍下时刀刃在下的特写,此突出生杀予夺的威权,由此引申指掌握生杀大权的君王,帝王。如《诗·小雅·北土》:賦天之下,莫非王土。(来自公众微信号:“慢摇的船”,值得推荐与学习)

也有资料显示:“王”字的字义的变迁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早先是生殖崇拜期,△=男性生殖器,上面的一点或一横指是,有优先交配权的雄性。后来进入青铜时代,△演变成斧钺,特指有杀伐特权的人,再后来用周易思维解释即是,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之间,中间一竖=gun,表连接沟通,中间偏上一横代表人,符合“三才”之道的解释。

所以古时候的“王”字,是指斧刃朝下,斩杀的意思,不俯首称臣就斩杀,那么现在呢?在当今的社会不俯首称臣呢?值得深思!“王”字从原始造字角度分析,也有资料显示应该是一个王座的背景图腾,高高的立柱。而在甲骨文中有空白,从一个立柱进化到一个高大的人,顶天立地!说明一个问题,在造字上又有了进步。后期在加一横,就通三才相匹配。更具有人文色彩。仔细看“十”图案在上,通达神谕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