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原生内容中心《数读》栏目(公众号:datablog163)出品,每周二、四准时更新。 近日,法国科技研究中心在知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指出,若全球气温升幅不控制在摄氏1.5度以内,地中海地区很有可能在本世纪结束前就面临沙漠化危机,未来会如撒哈拉沙漠一样干涸。而面临沙漠化危机的不只是丰饶的地中海地区,在中国的北方,这场危机已经持续多年,近五分之一的国土都是沙漠。 根据《纽约时报》最近刊发的专题报道,中国的沙漠在过去以每年超过3367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张,如今的面积已经比1975年时扩大了约5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欧洲国家克罗地亚的面积大小。虽然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对沙漠化的土地进行治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沙漠化的速度,但还是挡不住许多村庄被沙漠吞噬。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曾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六省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土地沙漠化敏感程度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不敏感意味着土壤质地为基岩,并且在冬春时节有茂盛的植被覆盖,而敏感度越高则意味着土壤质地逐渐转向沙质,植被越来越稀疏。过往结果显示,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面积增加的速度最快,从1990年的115.3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49.87万平方公里,轻度、中度敏感区的面积看起来有所下降,但实际上大部分因为生态恶化、土壤沙化和植被消失而成为高度敏感区的一部分。根据预测,到2020年极敏感区的面积将增加7120.04平方公里,那些原本还有些许植被的土地将彻底变成沙漠。 沙漠本就是地球地貌的一种,基本无法人为进行治理,所谓“治沙”治理的是人为造成的沙化土地。虽然气候变化是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但人为因素发挥了更大的负面作用。除去人口激增带来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规模的采矿业对地下水和土地造成严重破坏。矿业生产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水和土地,另一方面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向,加速土地的沙漠化。在既是矿业大省又是沙漠化最严重地区的内蒙古,今年耗时3个多月的矿产资源开发专项整治行动中就发现了违法行为477起,堪称疯狂。所以单纯把沙漠化的原因都归在努力求生存的农牧民身上并不公平,忽视掉疯狂的采矿业来制定的治沙措施,效果自然要打折扣。 由于治沙措施效果有限,许多沙漠边缘的地区开始实行生态移民的政策,被移走的大多是世代依靠畜牧业生活的农牧民,虽然政府提供了一定金额的补贴,但无奈离开的他们在走时已经卖掉了赖以维持生计的牲畜,移民后分不到太多土地,也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又无法很好地融入城镇生活环境,反而比以前过的更加辛苦,为恢复生态而告别家园的他们却成了“生态难民”。 作者:巫雨松 赵鹏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