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周期为王:如何用投资成长股方法论研究有色金属行业

 三余无梦生 2016-11-15


“双十一”以来,期货市场风云变幻,有太多冲动的多头被屠杀,杠杆这东西太可怕。期货容错率太低,和成功率关系不大,只有保持合适理性的策略和资金管理才能持续生存。


虽然笔者从事多年的周期股研究,但是从来没有做过期货,期货不像股票,容错率太低,如果没有很好的仓位管理概念,哪怕你的成功率高达90%,一次失败,也有可能爆仓,1000万到1万,和10万到1万,百分比的波动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非理性的一面,而参与期货更是如此,你需要一颗强大的大心脏和逆人性心理,期货是纯粹的零和博弈。


笔者一直有个形象的比喻,期货的多头和空头是天生的敌人,每一方都像是拿着砍刀随时准备互砍,但是最后胜利只属于一方,这便是期货的残酷性!参与的人想的永远是对手盘,战胜击倒对方才能胜利!国债327的历史大家耳熟能详,一夜之间,多少大佬的命运被改变;2015年股灾,期货界的中国利弗莫尔也由于期指离开了世界,他的期货历史也是非常辉煌的,这就是期货,容错率太低,和成功率关系不大,只有保持合适理性的策略和资金管理才能持续生存。


回归到正题,从方法论来说,有色金属行业的研究非常锻炼和培养基本面研究的,因为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链较长,品种多,大概分为贵金属、基本金属、小金属、新材料四类;从产业链环节来说,大致分为采选-冶炼-加工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决定了有色金属行业不仅仅是纯粹的周期品研究,因为加工(新材料)通常是成本加成模式,核心要看需求,订单驱动型,因此在2013年刚入行的时候,笔者提出了需求成长股的逻辑,上游的价格驱动暂时还处于下行阶段,这就是周期,持续时间长,判断周期的拐点是非常难的,当然14-15年有色上游的股票涨幅也很大,但事后来看,这是市场整体的杠杆牛,同金属价格背离太久,很难用基本面来解释。


总的总结,可以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研究方法来研究,自上而下是由于有色行业受全球宏观影响太大(这里要注意,不仅仅是中国因素,有色金属是全球定价,相对来说钢铁、煤炭主要是看中国,因此有色的宏观思考要全球来思考)。自下而上主要是针对中下游环节的加工类和新材料企业,围绕下游需求结构有增长的领域去寻找相关公司,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航空材料产业链、再生金属、军工、高端装备等细分领域,寻找具备产业链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通常来说,自上而下的资源类股票,公司的战略和治理结构影响力并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如果价格上行趋势无法形成,这类股票很难有强烈的信心持有,因为这就是周期的力量价格下行期,再好的企业也无力回天。自下而上的方法论其实类似其他很多行业,需要把握关键的内生性增长,需要判断和明晰企业能否通过持续扩大销售量太实现内生性增长,从收入构成来看,核心要看量,当然价格也很重要,如果实现量价齐升,当然是最perfect的投资逻辑,比如15年底的碳酸锂板块,09-12年的钕铁硼板块。


整体介绍下有色金属行业:


图1:有色金属简单分类


行业分类:贵金属、基本金属、小金属、新材料;


产业链环节:采选——冶炼——深加工(新材料);


盈利模式:这个非常重要,主要关系到行业属性的理解;决定了影响相关公司的核心变量,比如上游的公司核心要研究价格趋势;冶炼企业要研究加工费和副产品价格,当然顺周期弹性是更大的;加工类企业,需求增长更重要些。


图表2:有色金属产业链分类和盈利模式


图3:铜产业链为例理解有色的产业链构成



通常来说,价格判断是非常难的,笔者入行这么久,也很难拍准价格,价格判断需要很强的宏观政策支持(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宽松等等),如果判断精准,那么期货岂不是很好赚钱;因此判断商品价格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研究。


笔者不是宏观出身,简单回溯下13年的思考判断和16年初的判断。


13年的宏观环境判断:有色金属已经过了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大逻辑驱动的投资机会,过去的一年里,大宗商品价格受制于QE退出与中国需求减弱持续下行。大宗商品05-07,需求驱动(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验证),09-10中国四万亿刺激(投资驱动)+美国的量化宽松(金融属性),带来了有色金属两轮大的行情,但11-13年后的宏观整体环境是中国GDP增速下行,以及美国逐步退出QE政策(去金融属性),因此这制约了商品在11-15年的整体表现,除了部分小周期外,大部分处于单边下行的趋势,直到15年底结束。因此在刚入行的时候接手这么一个周期下行的行业时,笔者提出了需求成长股的逻辑: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生态环境、军备升级、信息消费、能源改革、新材料技术等相关制度红利却带来了多种投资机会,我觉得是时候抛开传统的资源股和周期股的逻辑,以崭新的新材料、新制造业的成长股的逻辑看待相关受益品种,走在市场前面。随后笔者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航空材料、军工金属、再生金属等四个细分景气度较高的子行业,挖掘了赣锋锂业、正海磁材、钢研高纳、格林美四个受益标的,事后来看推荐效果还是不错的。类似成长股的研究方法,要结合相关下游的需求拉动以及自身的产能扩张节奏寻找投资机会。


接下来谈一谈16年的变化,笔者年初总结了一副图:


图4:中国PPI指数同有色金属行业关系



追溯历史:

1、PPI环比转正带来的涨价行情,2006-2007:当时的时代背景,投资驱动,大宗最牛的时代;


2、QE1-3行情:货币特性,次债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大宗商品价格大涨,09-10年;


3、14-15年行情,背离,连续PPI下移,并没有明显的基本面支撑,整体由于A股系统的牛市;


16年初的时代背景:

1、中国供给侧改革,全球高成本退出,整体的供给收缩预期;


2、PPI环比确定性持续走高(拐点出现),近期原油、贵金属、基本金属、化工、农业等品种持续走强,短期通缩预期逐步消除;当然事后谁也无法想到商品竟然成为16年全年最厉害的资产,或许这就是周期的力量;


3、正值资产配置转移,资金驱动:大类资产倾向于配置实物资产,(一线资产不动产+商品(贵金属、黑色、基本金属、石油、化工等);


4、需求短期难以证伪,叠加补库存,大宗底部逐步反弹;


因此,笔者年初觉得,至少从供给层面叠加PPI趋势的好转,有色行业资源股是存在估值修复机会的,虽然需求层面的供需平衡表还难以匹配,但是商品价格底部或许已经探明,有色金属指数是存在机会的。因此16年重视周期,重视商品,事后来看,周期类行业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都是比较出色的。近期周期股的强势,笔者认为是两个大背景叠加,周期力量,有色行业通常来说投资到产出周期长(煤炭很短,这也是煤炭股供给弹性大的原因,今年主要是受供给侧改革影响,政策驱动),从勘探到采选设计到矿产投出,通常来说是需要行业规律的。


图表5:有色金属行业矿产开发周期


图表6: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因此可以看到,10-11年是上一轮有色金属投资的高点,16-18年后面的边际效应会越来越好,需求端,通常来看可以用全球经济增速来替代,供给边际递减,需求平稳,因此预期的供需平衡表会在16-18年逐步修复,这是大周期背景,因此这一轮有色金属行业的上涨是周期的力量,只是需求端很难重现05-07年的辉煌,但是不排除会有需求端超预期的可能(因此美国版四万亿在情绪上修复了未来的供需平衡表预期,当然政策的落地需要跟踪),从供需角度来思考,价格如果能够持续,那么有色行业的估值修复是能够修复的,今年锌的股票和期货背离太久,就是由于市场担心供给逻辑不能持续,复产和需求下行持续担心,从股票定价来看,股票是长期现金流的贴现,如果周期股利润无法持续,那么估值很难给上去,价格不稳定性决定了盈利的不稳定性,而盈利和估值决定了有色企业的市值空间,使得股价表现远低于期货表现,持续性非常差。目前还无法证伪美国版的四万亿,但需求预期开始修复,价格高位如果能够维持,现在的价格有色企业的现金流和业绩已经非常好的,只要价格波动不会发生崩塌的下跌,那么市场信心就会恢复,有色行业是值得配置的,因为业绩足够好之后,有色行业这种长期资产股债表够差的行业可以看PE和分红了,这便是市场最重要的预期改变,因此虽然短期价格会波动巨大,但是有色行业已经可以得到市场配置资金的重视或许有一天,有色行业也是高分红行业了。当然还需要跟踪验证,假设——验证——跟踪——强化预期,知道市场预期平复和一致,行业逐步回归正常,这便是行业的规律使然。


以上便是笔者四年的思考总结,作为行业的老兵,希望能够提出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有色行业品种多,每个品种都是一个小行业,因此各个品种也可以自下而上研究(会有品种的差异化),具体标的和公司比较多,笔者不结合案例讨论了,只是谈一点个人的研究体会,当然不一定完全对,因为投资研究没有定式,差异化是正常的,不然预期差也很难形成。


投资是长跑,每个行业都有轮动的规律,客观性和真实性是最重要的。2016年马上就要结束了,2017马上就要开始了,是时候储备2017了。


来源:节奏观市,已获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