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电影里高智商的主人公总被人陷害?

 木头1018 2016-11-16


文/简书作者:白小茉

昨天,我去见我的咨询师,和她聊到一个梦。

在梦中,我蒙受不白之冤,被警察追捕。 我逃到一个人头攒动的服装批发市场,买了一身极普通又俗气的衣服,在角落里一换,把原先的衣服扔进垃圾桶,混进茫茫人群。 在另一个场景中,我把自己藏在跨河大桥的外立面,躲过警察的搜捕。

与警察斗智斗勇时,我的感受既紧张又有一丝得意——为自己的智商和聪慧自鸣得意。 这种紧张的气氛也让我体验到快感。我执着的逃避搜索是为了自己洗刷被冤枉的罪名,并且我不太相信除了我之外的人有能力破解真相,还我清白。

同时,在回顾这个梦时,我也注意到我把自己放在了道德正义的一方。其他人都是坏人和庸才,我逃离到规则外是因为你们先不公平。

由这个梦,我想到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电影里高智商的主角总被人陷害?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那些被陷害的主人公

《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角因涉嫌谋杀妻子入狱; 《谍影重重》系列,马特达蒙饰演的男主角每一部都异常倒霉,失忆、女朋友被杀、下副本被队友坑; 《变脸》里探员儿子被杀、执行任务过程中被仇人占有了自己的脸,只好孤军奋战夺回自己的身份。

前面说的几个都是好莱坞的类型片。其实日本人也这么玩,《追捕》里正直的检察官被指控为杀人强奸犯。 小说家更会玩,《基督山伯爵》开篇,若没有船长被小人陷害打入黑牢,就没有后来的基督山伯爵。其实应该说《基督山伯爵》的脚本才是这个类型故事的源头。

其实这类故事如果写不好,很容易有一个原生Bug,那就是反面人物找人替罪时,为什么不找一个默默无闻、百口莫辩的无名小卒,而要找浓眉大眼、看着就不像是是坏人的主角。而且主角不但长得不像坏人,身份还往往是警察、特工、侦探等,刑侦能力强、反侦察能力强、智商和武力值都很高。谁陷害他,不是搬起石头砸折自己的脚吗?这个问题,就像是为什么罪犯总挑柯南在现场时犯罪一样无解。

以上是属于典型被陷害的,除了典型被陷害的,还想到两类变体。

一类是命运不公平型。

卓别林的《凡尔杜先生》,主人公虽然是个骗财骗色的“蓝胡子”,但是场景切换,他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又由于经济萧条而失业,甚至他对待流浪猫时都是温情的。这些主人公背景信息的设定,不只为他骗取富家女钱财的行为设定了看似正义的动机,也暗示着他本性善良的一面。

贾樟柯的《天注定》里,王宝强扮演的角色也是如此。看似是少言寡语的农民,抢劫杀人时却镇定自若,换装脱逃时行云流水、无懈可击。毫无预兆的抢劫过程让人觉得犯罪对他来说就像吃饭、买菜、打工,是如此简单正常。或许正是这种反差让警察追凶时更难想象到是他。片中虽然对这个角色抢劫的动机只有一些暗示,但全篇所渲染的显著贫富差距,却让观众陷入这个角色带有一定正义色彩的错觉。

另一类是假定被陷害型

诸如《记忆碎片》《禁闭岛》,这一类故事虽然最后的结局证明主人公并非被陷害,但是故事前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是在假定他被陷害的视角下叙述的。主人公一直在追凶、破案,直到最后结局反转。

为什么主人公总被陷害呢?

这里我想到两层原因,一层表面的,一层深入的。

先说表面原因。在类型片中,编剧要为读者呈现高智商犯罪、精巧的布局、狡黠的逃脱,与军警等权威对抗,但同时又需要给主人公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背景和动机。

这就是好故事与一般故事的区别,好故事对角色(至少是主要角色)行动的动机是解释得通的。在读小说或看电影时,你会觉得在那个情景下,以人物的性格,他就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所以编剧或作者必须先把主人公置于一个具有势能的位置上,这个势能足以撑100分钟或10万字篇幅。上帝的手指轻轻触动机关,一切就像是多米诺骨牌自然铺展开来。 而没有背景和动机的犯罪会给观众突兀之感,看完电影之后已经思考就骂娘。

再说深层原因。那就是通过我的梦,我意识到的一种想要颠覆规则的冲动与道德感的不调和感

以上所有故事中,使主人公遭到迫害的,一开始是恶人蓄谋的陷害,后来却变成了警察、司法机关、国家机器、法律等原本是为了维护规则、秩序、权威的存在。此时的局面就非常吊诡,规则的执行者无法维护正义,主人公靠破坏规则声张正义。

颠覆规则的冲动与道德感的不调和

有趣的是这种不调和看起来像个悖论,但其实又特别符合逻辑和规律。事实上人类生活就是这样的:所有的反权威最后都变成了权威,反抗者都变成了统治者,创新都变成了窠臼。

这里我想到了希腊神话的开端:

最早的神诞生于混沌中,那就是大地女神盖亚。盖亚创造了天空之神,又与天空之神生下十二个泰坦神。泰坦神中最小的孩子克洛诺斯砍了自己父亲天空之神的小丁丁,成为新的统治者。同时,他预知自己未来也会被儿子推翻,所以把生下的儿女全都吞掉。但克洛诺斯最小的儿子宙斯被母亲藏起来,幸免于难。宙斯长大后,伺机让父亲把哥哥姐姐们全都吐了出来,最终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主神。

人类一代代繁衍下来,必须自我更新,新的规则杀死老的规则,等自己也衰老后再被更新的杀死。如此,人类才得以在变化的外在环境中生存。所以这个颠覆规则的冲动就是人类创新的原动力

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情结来隐喻它,而后来埃里克森认为弗洛伊德的说法具有误导性,让人们的注意力关注在人对异性父母的爱慕。实际上比这种爱慕更重要的是人模仿父母、挑战父母的冲动、同时又怕父母惩罚的恐惧。这里的父母指的就是前面说的规则、秩序、权威。

“害怕惩罚”其实就是道德感,因为惩罚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内在的就是我们内化的规则、正义、良知。



柯尔伯格(L.Kohlberg) (1927-1987)美国心理学家

关于道德,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专门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六个阶段。其中最高阶段是:

第六阶段,个人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 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虽然研究的是儿童,但其实很多人终身也难以到达这个道德认知水平。实际上,在试验中柯尔伯格很难找到一个被试始终处在第六阶段,同时很少被试曾经到达第六阶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很多人的道德认知水平在柯尔伯格研究中的第四五阶段至第六阶段之间摆荡。

第四阶段,遵守和维护现有法律和社会习俗,把好人坏人区分开来。

第五阶段,把法律看作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认为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应该被修改,应该达到“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

开头所说的那些电影中,所呈现和讨论的是第六阶段的问题,略超出一般受众的认知,让观众有一种这样的感觉:主人公的思维和行为逻辑,超出了我平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但是又似乎很有道理。观察和思考他的行为让我感觉有乐趣,但我又一时难以完全想明白是应该赞同还是反对。

总结一下

1.很多电影都从主人公被陷害展开剧情。

2.之所以这样设计剧情,表面原因是为了让故事的推进合理自然。

3.深层原因是人类都有颠覆规则的本能冲动,同时这种冲动又与道德感不调和,因而观众产生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

4.同时,能够调和颠覆冲动和社会规则的最高级道德认知水平稍微超越常人的认知,使观众拥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快感。这就是此类电影引人入胜,观看后觉得回味无穷的原因。



白小茉:简书原创作者。李瑞文,一名北漂80后心理咨询师。希望综合运用心理咨询、职业规划、个人效能提升,陪伴8090后职场人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