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非银行支付行业风险与安全治理研讨会圆满召开

 yazhongwang 2016-11-16
编者按
为了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非银行支付行业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2016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13部委制定并印发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整治方案以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经营模式,清理整治无证机构为措施,致力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对于消除行业乱象,整顿行业秩序,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具有重大意义。整治意在通过整顿敦促行业回归正轨,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然而非银支付整治也让行业面临困局,整个行业急需探讨如何使整治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安全主要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一直以来关注并重点研究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发展和监管问题,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非银行支付行业的风险与安全治理”研讨会,受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驱动,重点讨论非银行支付政策监管问题、非银行支付行业发展的困局与展望,对实践中如何与整治方案衔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研究。
此次研讨会系属“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于11月15日顺利召开,与会嘉宾围绕着近期的整治方案、非银行支付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内部研讨,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迸发出思想和理性的火光。
中国金融科技论坛
非银行支付行业的风险与安全治理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安全主要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由奇虎360提供场地特别支持。
会议主题为“非银行支付行业的风险与安全治理”,具体议题包括整治方案的解读、备付金相关制度的落实、网络清算平台的功能和影响、业务模式改变带来的风险防范问题、无证支付机构的整治、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困局与出路。
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伍聪教授主持,会议紧紧围绕着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实践现状、监管态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行业发展和法律治理建言献策。伍聪教授指出,纵观金融发展史,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科技,都表现出从“野蛮发展”、“规范发展”到“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非银行支付行业作为新金融业态的根基,其发展需要在安全和效率价值之间寻求平衡。
研讨会首先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王溪若同学作主旨发言,汇报近期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教授的非银行支付相关课题研究成果。
易宝支付CEO及共同创始人唐彬先生对课题汇报进行了精彩点评,对杨东教授的课题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学者应当肩负为社会、为人民的责任感,奉行独立、自由、公正的价值观念,期待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能够作出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成果,为社会排忧解难。
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李政先生围绕着“金融大数据”和“互联网信息安全”两大主题作主旨发言。他不仅将信息安全聚焦于民生,更有胸怀天下的国家安全的考察和思虑。互联网金融应当将信息安全摆在重要地位,将技术与金融相结合,这一点不仅是互联网优势发挥的重点,更是非常明显的监管趋势。
北京市网贷协会秘书长郭大刚先生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监管成本收益分析、投资者保护的适当性原则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指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有偶然的部分,也有必然的部分,最关键的影响因子是互联网放大了外部性,使得监管面临安全与效率的博弈。包括非银行支付行业在内的新金融业态,应当尊重和理解监管,谋求长远、健康的发展。
会议现场嘉宾互动频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后、挖财研究院研究员王家军博士从技术的角度点评了非银行支付行业的风险与治理。网加互联(北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亚雄先生分析了非银行支付行业中商户端的市场潜力,并提出市场竞争的差异化、“有温度的服务”对金融的创新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