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纵深作战

 塞外明月夜 2016-11-16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被世人当成了一场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只有少数人认识到这不过是一场二十年的休战期。作为国际社会的弃儿,面对几乎被意识形态上和民族主义上的敌人扼杀在摇篮里的现实,在罗曼诺夫王朝的废墟中诞生的苏联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战争警惕感。从1927年到1937年,苏联以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了国家的重工业化,到三十年代末期,苏联的坦克数量已经到达世界第一。

  在苏联红军装甲实力逐渐膨胀的过程中,一种关于坦克飞机等新技术兵器使用的战役学观点在红军的高级指挥人员中酝酿,逐步完善,并且走向成熟。最终在史诗般的苏德战争中,成为了苏军战役模板,取得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的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着机枪的普及和火炮制退装置带来的火炮射速的革命,战术上的突破越来越难以达到,直到坦克在1916年康布雷地区投入使用。同时,火车运载能力的提高以及道路条件的改善使得被突破防御的一方能够及时地把战略预备队投入到被突破的地域,在对方到达前组织起防御,这使得战略上的胜利也越来越难以达到。

  几乎可以说,俄国人和德国人都是被拖垮的,而不是在战场上被打败的。1916年博鲁西洛夫在西南战线的攻势起初动摇了整个奥军防线,但是随着德奥军凭借着发达的铁路网调来预备队,以及长时间作战给俄军带来的疲劳,俄军在前进一百公里之后,失去了进攻的能力,而双方的损失都达到了上百万。同样1918年初,德军在西线的进攻也成功地突破了对方的一线,但是最后除了一些毫无意义的突出部以外获得的只有巨大的伤亡。技术进步给防守一方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在战后的初期,无数智慧的大脑都在思索如何抵消这种优势。

  富勒,霍巴特,古德里安都把眼光盯上在一战中崭露头脚的坦克,提出了坦克中心战,对坦克部队的建制和使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思想往往都堕落成一种万能的战争解决方案,即刻意地过分强调某一点而忽略了其他的因素。红军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代表的苏军提出的大纵深作战思想是一种战术上的联合作战,而在战役学上则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表明,在新的技术革新之后,步兵仅仅依靠炮兵突破能力有限,而纵深打击能力基本为零。这种作战方式决定了战争只能是一种线性的战争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到击退而并非消灭敌人。但是最为有效的消灭敌人的方法是合围战术,使用坦克来合围敌军也就成为当时流行的观点。在图哈切夫斯基看来,如果突破的纵深较小,迂回的曲率较大,那么敌军也就比较容易逃脱,除非敌军已经丧失指挥或者战斗意志薄弱。如果突破的纵深较大,迂回的曲率较小,那么敌军逃脱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小,这也就要求迂回的部队能够迂回到敌军的大纵深。新出现的装甲部队使得进攻方的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也使得这种突破敌军大纵深后的合围变为可能。从特里安达菲洛夫的《现代集团军的战术》,沙波什尼科夫《军队的大脑》到图哈切夫斯基编纂的苏军1936年作战条例,都一直在探索着一种新的作战方式,不同于以往的线式作战,而是在战斗的第一时间集中所有的火力对敌军的全纵深进行打击。这不仅仅需要坦克在敌纵深的突破,同时还要求空军力量对敌人补给线和交通枢纽的打击,空降部队对敌人预备队的迟滞。

  大纵深作战的精髓是利用装甲部队在侧翼达成突破之后果断的向敌军的纵深发展,在敌军到达第二线阵地前夺取这里,同时击败敌人的纵深预备队完成对敌人纵深的穿插。
为了能够拥有这种能力,图哈切夫斯基的想法是使得每一支迂回的部队都拥有足够击破当年敌人预备队的实力,同时宝贵的装甲部队应该被用来实施纵深打击而不是耗费在正面突破上,这一点是大纵深作战思想的灵魂,而同时期的所有其他关于坦克使用的观点即便注意到坦克纵深打击能力也没有将其于突破区分。为此图哈切夫斯基提出应该把部队分成突破集群和发展胜利集群(在早期的特里安达菲洛夫提到了分成三支:支援步兵坦克群,远距离支援步兵集群(消灭炮兵),发展胜利集群),使用突破集群打开突破口后再投入纵深打击集群以将战术上的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发展胜利集群首先打击敌军用来反击的纵深预备队,实现对敌人的合围,再解决被迂回的部队。首先投入的突破集群由步兵组成,加强有炮兵,但是装甲实力不应该超过总共的三分之一。为了能够达成突破同时又不消耗宝贵的装甲力量,就需要在决定性的地段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不仅仅是兵员上的优势,同时更需要的是火力上的优势。即便是在形势紧急的1941年,苏军也通过削减普通步兵部队建制上炮兵来组件强大的独立炮兵部队。可以说苏军的突破是在强大的炮兵部队的协助下完成的。只有在达成突破后才投入远战坦克群,这样就确保了宝贵的装甲部队的实力足以对敌人纵深目标实施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如果是突破集群因为敌军的反击而无法打开突破口,尚未投入的远战坦克群就是一支庞大的预备队,还可以发起新的突击。德军在42年夏天南线的攻势就是因为在沃罗涅日遭遇到了苏军强大的远战坦克群,肩负着在顿河河曲大量合围苏军任务的霍特被拖住了手脚,无法向顿河突击。至于在30年代强调的空军支援在战争中并没有完全体现,战争中的苏军空军类似德国空军,是一支强大的战术空军而不是战略空军。在43年库班大空战以后,苏军开始主导战场上的天空。苏军强大的强击机部队对德军装甲部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远没有达到像西线盟军依靠空中优势几乎屏蔽战场的能力。而空降兵的使用更加有问题,在战争中,苏军在维亚兹马和左岸第涅伯河会战中使用空降部队,基本上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反而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一般现在讨论的大纵深作战局限于装甲部队。

  说道大纵深的战役思想,就不得不提一下德国人的闪电战。在苏联提出大纵深作战的同时,德国人完善了他们闪电战理论的战役层次。闪电战体现了普鲁士军事哲学的一贯方针-先敌秘密动员、集结和展开军队,并且迅速地将主力砸向敌军的防线。这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思想,同样得益于坦克的普及,这种思想得以在战役层次上实现。其总体思想就是在某一点集中大量的突击兵力(包括坦克兵,突击炮兵,摩步兵,骑兵等快速兵力)对敌当前防御正面做出集中的突破。在突破的同时应甩开敌人纠缠全速前进,进而屏除敌人在浅近纵深的预备队,从而达到战役突破的目的。接着,由另一个同样强大的突击集团在另外一个不远的地段实施同样的突破。并且在敌人纵深处汇合,从而对敌重兵集团实施合围。可以看的出,德军与苏军战役思想极为接近,都是使用装甲部队向敌军纵深实施突击,在敌人后方合围敌人。但是投入步兵与装甲部队的顺序截然相反。战争初期,德国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使得闪电战几乎成为胜利的代名词。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战争初期的胜利有很大的侥幸成分,无论是西线的盟军还是东线的苏军当时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无论人员还是技术装备都处于很大程度上的劣势,在突然被强加上战争时,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这种前线部队建制以及后方指挥与补给的混乱又会进一步加重自身的劣势。步兵缺乏足够的反坦克武器和反坦克经验,面对坦克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当德军在战役初期就投入大量装甲部队必然会导致对方防线的破裂。也就是说德军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手对装甲作战的不适应。而在战争的中后期,随着大量的反坦克武器的配发,对付坦克的经验也在战争中积累下来,步兵对抗坦克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对付闪电战的战术思想也在成熟,比如苏军的大纵深防御使得传统刚性防御变成了柔性的防御,梯次布置的防御工事与预备队如同海绵一样吸透对方冲击的威力。在库尔斯克的南线,曼施坦因庞大的装甲集群突破苏军3道防线之后几乎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而要达到战役计划中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路程,而且北部的莫德尔已经转入防御,合围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事实上,苏军高级指挥学院在30年代的研究中就提出过三种不同情况下装甲集群使用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在对方的防御极为薄弱或者己方拥有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才可以不先进行旨在突破的攻击直接投入装甲力量进行纵深打击。而如果对方有充足的准备,使用装甲力量进行突破就会将宝贵的装甲部队消耗在无谓的突破上,使得纵深打击能力大大降低。

  在三十年代肃反的扩大化中,苏军中最杰出的军事思想家图哈切夫斯基和乌博列维奇被错误地镇压。但是大纵深的灵魂已经影响了整个红军,肃反中倒霉的老红军们反而为信奉机械化大纵深作战的青年将领腾出地方,可以说在二战中,苏军反攻的每一场战役后面都站立着图哈切夫斯基的幽灵。苏军对大纵深的实践也充满着曲折,在战争初期的边境交战中苏军的装甲实力几乎损失殆尽,以至于到了斯模棱斯科战役和基辅会战时就根本没有强有力的机动打击集群可以对德军突击实施及时有效的反击。在莫斯科战役中,苏军挡住了德军装甲突击。但到了反攻时,缺乏坦克的苏军只能大量使用骑兵和滑雪部队穿插到敌军纵深,骑兵虽然比步兵拥有更强的机动性,但是其攻坚能力比步兵还要弱。此时的德军已经是处于气势上的崩溃的边缘,但是苏军反攻完全是一场线式的击溃战没有达成大量消灭有生力量的目的。以至于朱可夫后来感慨:如果苏军那个时候的能够多出400辆坦克,那么西方面军就有可能封闭维亚兹马的包围圈,继而推进到斯模棱斯科一线。到1942年,搬迁到乌拉尔一线的苏联工业基地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苏军装甲实力开始复苏。为了夺取哈尔克夫,苏军第一次准备实现图哈切夫斯基设想的大纵深的攻击。但这场会战却最终演变为一场巨大的灾难。缺乏经验的苏军指挥官显然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投入发展胜利集群。苏军西南方面军一线部队已经打开了突破口,但是因为缺乏对战场形式的正确估计,装甲力量迟迟没有投入来扩大战果,给了德军预备队在二线展开防御的机会。同时德军在苏军的侧翼部署有大量的装甲部队,他们本来的计划就是向苏军侧翼发起突击,消灭苏军的巴尔文科沃突出部,计划的进攻时间略晚于苏军进攻的时间。在打开突破口数天以后,苏军装甲集群仍在后方,而当苏军投入坦克准备扩大战果时,德国人恰恰对苏军的侧翼动手了。德军魏克斯集群得以直插苏军用于纵深打击的12个坦克旅的后方,直接切断了苏军的补给,庞大的苏军装甲力量就这样冤死在顿河的大平原上。西南方向的战事再一次崩盘,德军借势发起蓝色攻势,一路凯歌地猛冲到了顿河河曲,克来斯特的装甲武士打开了高加索之锁――罗斯托夫,希特勒一直惦记的巴库油井仿佛就在眼前,苏联人则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著名的第227号命令就是在这个时候下发的。同一时期,在中央战线,德军严密的防御加上装甲部队浅纵深反击以封闭苏军的突破口,使得很长时间(两次勒热夫-塞乔夫卡战役),苏军在中央战线除了巨大的伤亡几乎一无所获。直到43年四月,苏军依靠巨大的损失逼迫德军放弃了直接威胁莫斯科的勒热夫突出部。

  斯大林格勒,苏军第一次大规模成功地运用大纵深作战思想。少量的装甲部队和大量的炮兵配属给突破力量在正面实现突破以后,由装甲组成的发展胜利集群才实施纵深打击,就如同教科书一般的顺利。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人的防线首先被无情地撕碎,然后苏军的7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将德军纵深冲得七零八落。德军的预备队第48装甲军的反击被无情地击退,苏军三个方面军得以合围整个第6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一部,霍特随后发起的旨在救援第六集团军的进攻也被苏军成功挡住。如果此时苏军的胆量再大一些,简直可以直插罗斯托夫,锁上高加索的大门,让整个A集团军群步第六集团军的后尘。在北翼,沃罗涅日和西南两个方面军也借势发起突击,一度合围了第二集团军的主力。整个二月,德军南线在苏军冲击下难以建立一道稳固的防线,从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到刚才高加索撤退下来的A集团军群之间被撕开了一个四百公里宽,纵深两百公里的巨大口子。如果不是西线调来的装甲预备队击退了坦克与步兵脱节的苏军,或许战争会提前一年结束。从苏军的三个方面军开始合围到曼施坦因力挽狂澜的下涅茨河奇迹,苏军非常成功地实践了大纵深的思想,同时敏锐地抓住了德军的一个巨大劣势。德军的兵力处于劣势,而南部战线拉得过长,侧翼往往是由仆从军来保护的,虽然德军也留有一定的预备队,但那是远远不够的。仆从军战斗意志薄弱,而且装备差,属于典型的软柿子,在这里比较容易达成突破并且投入纵深打击集群。

  此后,苏军也不断地在战争中完善自己的战术战役理论。在白俄罗斯会战,在雅西-基什尼奥夫会战,强大的工业基础保证了充足的武器供应,再加上先进的战役战术思想打得德国人根本没有脾气。只有在遥远的东普鲁士,快速突进的近卫11集团军被德军在背后捅了一刀,算作是苏军后期少有的失利。

  到了七十年代,随着新的空地一体化思想的成熟,苏军也开始了奥尔加科夫的军事改革,以装甲突击为核心的大纵深的理论逐渐淡出了苏军作战条例和军事教材。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欧洲常规武器条约》,大量的T64和T72走向坟场。一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装甲力量没有经过实战就走向坟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