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思维: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应有视角

 youxd 2016-11-17

据搜狐网 一、一个不该被忽视的现象:学生依赖记忆而不是依据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

学习需要一定的反复,这是我们的共识。但当我们对学生数学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习以为常,认为让学生多认认、多练练即可时,那么我们则需要警惕更大问题的存在与演变。请看两个案例。

【案例1】

在四年级下学期,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后,当呈现多个平面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名称时,部分学生会把图1中的四边形误判为平行四边形。虽然他们照样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的特征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不难发现,他们是通过观察图形的样子,然后根据图形概念的本质作出了判断。那为什么还会发生误判呢?怎样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呢?

学会思维: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应有视角

图1

【案例2】

还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之后,教师经常会提供这样一道挑战题:用3根整厘米数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8厘米、5厘米,第三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首次接触此题时,如果学生尝试未果,教师大多会直接告诉学生“第三根小棒最长要小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和,最短要大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差”,并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加以解释说明。

这两个案例中,学生的学习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案例1中,学生只是根据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或表象进行简单的判断,并没有主动运用学习工具去验证其对边是否平行。同样,案例2中,学生也是没有主动运用认知工具一一列举,只是无方向地尝试或等待教师讲解。从广义的范围来讲,数学学习工具包括可见的学习工具和隐形的认知工具。直尺、三角板等是可见的学习工具,而策略、模型等则是隐形的认知工具。显然,案例中的学生缺少主动运用数学学习工具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其背后,实际上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存在缺陷,即学生依赖于记忆而不是依据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

二、三大对策:引领学生学会思维

学生真的不能依据思维来解决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要教师信任学生,解放学生,引导学生依托真实世界进行学习,充分参与其中、经历过程和自由表达,数学学习自然会有通透之感和灵动之意。

(一)关注数学经验的质量

数学学习经历,是学生的数学经验自我唤醒并不断丰富、拓展的过程。通过真实参与、及时反馈、多途径交流以及高位的学习指引,可以帮助学生重构数学经验,提升思维能力。

1.重视过程性数学经验的构筑历程。

对于案例2,除了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或者一一列举找答案,还应带给学生更多思维层面的过程性经验。比如,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师应去掉题目中“整厘米数的”几个字,让学生思考:“小棒的长度还可能是多少厘米?”“3.1厘米行吗?3.2厘米?12.1厘米呢?12.9厘米呢?”由此,把学生的思维触角从整数引向小数,即从离散量的思考过渡到连续量的思考,水到渠成地建立起思考原型“3厘米<><>

2.体悟知识何以使人有效地面对问题。

最有可能促进学生转变已有观念、形成科学认识的情况是:学生对自己的理解现状不满意,发现新的观念是合理的,承认新的观念确实比旧观念更有成效。比如,分数约分的最快捷的方法,是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来约分。但初学时,学生由于没有感受到此方法的优势所在,往往不以为然。只有经过大量、多次的约分特别是混合运算后,才会逐步领悟这个快捷方法的价值所在,从而自觉地运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来约分。

3.彰显失败解题经验的学习价值。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此浅显的道理,在数学教学中却未能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观察图2中的问题和解题过程,不难发现,这位学生进行了独立而艰辛的探索,第三次才取得成功。但他认真画图理解题意,首先由现成的4个数据演绎出数学结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驶12千米”;在无法继续列式解答的情况下转向了“列方程解答”,但是根据等量关系“甲车10小时行驶的千米数+240=乙车10小时行驶的千米数+360”列出的方程却无法继续解下去,出现了方程左右两边的式子相同的问题;这时,他想到了重新寻找等量关系“乙车7小时驶的千米数=甲车3小时行驶的千米数+240”,从而顺利地求出了方程的解。

学会思维: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应有视角

图2

很显然,这位学生从解题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包括“已知的条件,有时演绎出无用的结论”“列算式可能无法解答实际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试着列方程来解答”“列出的方程未必能求出方程的解”“方程两边相同无法求解时,可以寻找新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等。对学生个体而言,这些解题经验异常珍贵,不可小觑,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和元认知能力。

4.展现批判性思考和认知风格。

例如,对于题目:“一辆汽车行3/2千米用汽油3/25升。行1千米用汽油多少升?”教学时,教师往往会讲评主流方法“3/25÷3/2=3/25×2/3=2/25(升)”,介绍列式依据“升数÷千米数=每千米的升数”。其实,少数学生的非主流方法“3/25÷3×2=3/25×1/3×2=2/25(升)”则颇有个性色彩。“3/2千米”的本义是“把1千米平均分成2份路程,3/2千米相当于有这样的3份路程”。3份路程对应的汽油是“3/25升”,行1千米所需的汽油对应着2份。先求出1份路程对应的汽油升数,再求2份路程对应的汽油升数,即行1千米路程所需的汽油升数。这些学生抓住“3/2千米”的概念本质,利用份数准确地把整数和分数进行了区分和勾连,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值得点赞和认可。

(二)践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皮亚杰说:“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实践也表明,有些问题仅仅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当学生经历“实物—图形—符号”的抽象过程,自然而然地就创造了知识,发展了思维,积淀了智慧。

1.指向问题的关键突破。

在知识的习得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总有那么几个关键节点影响着学生的判定与抉择,需要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感受。为此,我们需要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关键节点上取得突破性的理解。比如,对于问题:“在长11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部分学生不是不会计算半圆的面积,而是不知道最大的半圆的直径是多少厘米。显然,学生缺少把长方形剪成最大半圆的操作经验,这从学生画的两个示意图(如图3)便可知晓。为此,可以让学生用直尺画出一个长11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表示长方形纸),然后用圆规去画一画,看看直径为4厘米、11厘米的最大半圆画出来究竟是什么样子。多次尝试后,学生即可发现,半圆的大小取决于半径,而半径最大为4厘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一画,思考“在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使其进一步丰富数学经验。

学会思维: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应有视角

图3

2.指向方法的深度理解。

有时,了解方法的适用条件至关重要。比如,对于问题:“把一张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剪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学生常用的方法“长方形的面积(总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每块的面积)=正方形的个数(块数)”显然脱离实际,是不正确的。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学生头脑中“平均分”的经验已形成定势有关。教材的编写是“平均分”的情况远远多于“不平均分”,而生活实际却与教材的编写情况正好相反,即“平均分”的情况远远少于“不平均分”。可见,解题时需要转化视角,改变方法。当学生真正制作一张符合规格要求的长方形纸去剪出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时,就自然地领悟了方法要领——即:首先,看长方形纸的长里面有几个5厘米,确定每排的个数;接着,看长方形纸的宽里面有几个5厘米,确定一共的排数;多余的边角料没有用,不能拼凑成小正方形;最后,推算小正方形的总数。

3.指向能力的稳步生长。

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明显差异的,有些学生数学能力较强,无须教师搭建学习支架即可取得认知的成功;而有些学生数学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搭建学习支架为其成功的认知活动提供实现的条件。比如,低年级的个别学生判断小正方体的个数(如图4),由于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他们对照图数来数去就只有9个。这时,我们无须再作讲解。科学的方法是提供多个小正方体让他们摆一摆,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其明白有5个小正方体藏在图形里面起到支撑的作用。然后再要求他们离开实物观察图形进行想象,分类统计5堆小正方体的总数2×2+3×2+4=14(个)。

学会思维: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应有视角

图4

4.指向工具的升级运用。

一般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主观反映。工具运用意识是操作实践的结果。比如,案例1中的学生没有想到借助直尺和三角板,通过平移验证对边是否平行的方法,这与平时操作训练的欠缺有关。没有一定的训练量,操作经验难以得到强化,应用意识自然就不强。再比如,案例2中可以提供长度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3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让学生去摆一摆,从而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本能。当然,我们更可以引导学生不用小棒,而是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这一认知工具来辨析和判断,经过假设、验证、否定、筛选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找到最终的答案“最长12厘米,最短4厘米”。当然,这又与教师对更新和升级数学工具的认识有关。

(三)聚焦真实的问题或情境

聚焦真实的问题或情境,意指建立和恢复知识与真实世界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实现学习知识的情境与应用知识的情境的统一。事实表明,在真实学习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是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的,不会变成缺乏迁移能力的毫无活性的惰性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学生没有心理抗拒,对事物的认识是整体性的、情境化的,是自我建构的,也是易于内化的。

1.经历“慢”“长”的自悟活动。

“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在‘悟’的过程中,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悟有所得,才能称为素养。”笔者认为,教知识,不如教方法;教方法,不如设计一个真实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悟方法。比如,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讨,让学生充分经历“为什么要转化”“动手剪拼”“不剪,在头脑中思考”“不转化,如何直接计算”的探索过程,把学生置于慢体验、长思考的状态之中,计算方法不断优化,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来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2.解决真实遭遇的数学学习问题。

数学教学除了讲解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解决学生所遭遇的问题,从而为其掌握更多的知识提供智慧支持。知晓和了解学生的真实问题(包括数学迷思与误解、学习困难与疑问等),最好的方法就是“问道于生”。经由“一对一”“一对多”形式的专题指导,定点清除学习障碍,增强学习效能感和内驱力。比如,学生无法辨析实际问题是求最大公因数还是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利用真实任务“铺地砖”和“剪裁纸”,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实际问题的结构,进行正确的区分。

3.挖掘来自生活世界的学习任务。

基于项目、案例、活动、问题形式的学习,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作为学生的真实学习任务,数学知识的建构可以得到真实经验的支持。比如,围绕书籍页码问题,可以探索“已知页码数,求书中一共含有多少个数码”“已知页码数,求书中某个数码出现的次数”“已知书中包含的数码数,求书的页码数”三类实际问题;围绕模糊计算主题,可以估算回答“小朋友的身高(年龄)是爸爸的几分之几”“对比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的书籍厚度,猜一猜它们的比是几比几”。

4.挑战类似数学家们研究的问题。

了解数学家们如何应对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比如,对于问题:“平面上有13条直线相交时,最多交点的个数是多少?13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为几个部分?”可以让学生在足够大的纸(如报纸)上,讨论在哪种情况下交点的个数最多,分成的部分最多。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沿着“动手操作画一画和数一数→反思直线条数更多时(如130条)如何应对→小数值范围内的探索→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这一研究思路展开学习,“学会思维,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这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涵义”所在。

综观上文,不难发现,三大对策虽然是从不同视角分开论述,有所侧重,但在实际教学中,它们却是浑然天成、一体多面、相辅相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